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审美性略论
2018-04-02肖砚凌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068
肖砚凌 刘 敏(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具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其形成是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积累的历史经验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经验的总结。这个理论体系,内容博大、思想深邃,涵盖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出哲学思考的高度、政治经济学的敏锐、科学社会主义的融通宽广,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与革命的政治指引、行动纲领,是正确治党治国治军的有力保证,是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更是一个蕴涵着丰富的审美特性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终极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崇高审美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则建构出当代中国审美的基本形态。
一
马克思认为,美来自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劳动。人是劳动的存在,动物是本能的存在,动物的存在只是生物本能的意义,动物不能按照其他物种的需要来进行劳动,而只能按照自身物种的尺度生产供自己生物繁衍的资料;人的劳动除了生产自身繁衍需要的物质资料外,还能将自身物种的需要运用于其他的生产,把自身物种的尺度与其他物种的尺度相结合,因此,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劳动创造了美。
从马克思的论述可以看出,美的本质在于自由而全面的人的生成,在于人与自然交往实践带来的自然的人化,只要是表征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趋向融洽、自然不断地向人生成、人性的生成不断地迈向更高级更完善的活动,就是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其最终目标不仅在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还在于通过发展生产力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它与美学所倡言的审美理想是一致的。正是马克思所谓的美的生产,是按照美的规律的实践,这就从根本上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美学的契合点,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审美特质。
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发展与重要构成,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理论形态中,其终极价值目标无一不是马克思所说的按照美的规律的实践。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的是走了邪路了”①。“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②。共同富裕理论是一个极美的理论,它要解决的不仅是贫穷与富裕的问题,还是可贵的关切人的幸福与快乐追求理想生存境界的人本思想。共同富裕指的是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共同富裕,是所有人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远大目标,尽管前人已对此问题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但就目前情况来说,这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邓小平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重新赋予“共同富裕”这个问题以深刻的内涵,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这就说明了,共同富裕应与人民民主紧密相连,只有发展、坚持人民民主,才能走向共同富裕。当人民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中拥有合法、合理的权利和义务,当他们通过努力创造所获得的财富能为自己所享用,他们的国家主人翁意识才会不断增强,才会调动自己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在国家建设中尽力发挥其所有的力量,而这将推动国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人民民主和共同富裕相互依托,共同富裕是人民的共同追求,而人民民主则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和保障。将民主视为共同富裕的政治保证,就将这一理论从物质金钱上的获得提升了人类社会理想的追求上,突显出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审美意义。
2000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考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论述,2001年7月1日,在中共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将其概括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是中国革命和实践的伟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其内容的审美脉络。“三个代表”分别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中第三个既是出发点也落脚点。也就是说,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的幸福快乐、美好生活、理想社会是与最先进的生产力、最先进的文化相联系的,这就彻底摆脱了仅仅是物质的发达、金钱的丰富的低层次的狭隘的幸福和利益,这样的人民观、幸福观与古往今来的智者哲人对美的认识、对人的认识是一脉相承的。亚里氏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马克思认为人的实践因为有理性的指引而能使自然人化,而能创造美,江总书记提出人民的利益与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相联系,赋予人民的利益以宽广博大的胸怀和理性科学的气度,显示出社会主义革命伟大实践内在的美的规律。
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的规律与美的规律的契合性则更加鲜明。2003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胡锦涛总书记谈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③,其中就包含了重要的审美精神。美的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它的属人性质,鲁迅先生说:“并非人为美而存在,乃是美为人而存在的。”有了人,世界才有美,世界的美是人创造的,人才是世界的美。那么,人怎么会成为世界的美呢?马克思说:“囿于粗鄙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对于一个忍饥挨饿的人说来并不存在人的食物形式,而只有作为食物的抽象存在,食物同样也可能具有最粗糙的形式,而且不能说,这种饮食与动物的饮食有什么不同。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④也就是说,只有拥有自由意识的人,才能和现实发生审美关系,才能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地发展,正是要坚持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获得审美的解放。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关系的方针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的根本方法”⑤,在协调整个社会各个部分、各个层面、各个群体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共同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既要注意眼前的发展,也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既要注意全面发展,又要注意重要的、关键性问题的逐个突破;既要注意兼顾各方利益,又要注意其动态的平衡。其根本目标是个人与社会、区域与整体、历史与当下、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是天地间的大美。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这点:“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⑥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是把和作为一种最高的美的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⑦。这个劳动,无疑就是中国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正是指引我们去追求最高级的美的伟大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它承继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终极诉求。无论是邓小平指出的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江泽民提出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还是胡锦涛创立的科学发展观,都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人为本”的主旨。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无产阶级革命最终目标不仅在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还在于通过发展生产力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充分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它与美学所倡言的审美理想是一致的。总的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终极价值目标、核心价值理念、基本价值原则无一不闪烁着美的光辉。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指导、行动纲领,其深刻的审美内涵决定了它也必然渗透到从意识形态到生产劳动的社会活动各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则是为当代中国审美形态的建构提出了新的架构。若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概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发现它们实际指涉了国家、社会、个人这三个层面。中共中央办公厅2013年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曾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国家、社会与个人,将其融合为一个整体。其中,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是整个体系的核心,社会层面位于国家层面和个人层面中间,其既是担负着连接国家与个人的桥梁作用,亦是两个层面价值要求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而个人层面则是整个体系的基础。国家、社会、个人三者之间的内在和谐,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审美精神。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位于最高层次的价值理念,是从价值目标层面出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结,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摄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富强,即国家强盛,人民富足,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应到达的理想状态,国家强盛表现在政治的强大和军事的强健,这是人民有尊严生活的保障,人民富足主要表现在物质生活的丰足,这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民主,即尊重民意,让人民当家作主,这既是人民最高的政治立业,也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文明,是国家发展状态的体现,包涵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其既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状态,也是个人教养的体现。和谐,其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精髓,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其基本含义是千差万别的世间万物能协调发展,并生共存,在社会中的具体体现则是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这是我国人民积极追求的社会目标,亦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出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结,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坚持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并非具有恒定的表现,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下拥有不同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由指在社会主义的背景之下,人民的意志精神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各项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人民在经济上、政治上拥有平等享有的权利。平等是指人民群众拥有平等的社会权益和社会义务,在经济、政治等各项权利面前具有同等的地位。公民的人权应该得到保障和尊重,每个人努力付出就能获得回报和成功。法律不可凌驾于任何人之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即是公平与正义,其内涵丰富,既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亦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是国家和社会的根本价值理念。法治,既是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推动力,“只有制定良好的法律,并且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以及全体公民都严格依法办事,才能在各自追求自己正当利益的同时,不妨碍其他人的合法权益,避免纷争和混乱,实现人和人的和谐相处”⑨。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出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结。它覆盖了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即是个人对祖国的深厚情感,表现为依恋、爱护等,并有具体行为体现,比如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为人民服务,保护中华传统文化。敬业,既是指对工作、生活所抱持的认真、尊重的态度,它不仅是对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对自己所处的集体,所从事职业的积极推进,亦是对整个社会、甚至于人类历史的有益影响,它所强调的既是个人的责任感、荣誉感,亦是沉甸甸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责任,每一个个体的敬业精神将凝结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诚信,即是诚实守信。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其要求每位公民信守承诺、诚实工作,人与人之间要坦诚、尊重和友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的将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个人幸福融合在一起,与时俱进、开创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与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个人,都具有审美活动的特性,包含着审美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坚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以实现人的解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审美指向,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点道路的建设目标相契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下,人民进入自由的审美状态,从而终将成为自由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10):111.
②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373-374.
③胡锦涛.十七大的报告.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83.
⑤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
⑥国语·郑语.
⑦依靠诚实劳动开创美好未来.四川劳动保障.2013-05-15.
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光明日报,2013-12-14.
⑨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06.
⑩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