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 突破高级教师“天花板”困局

2018-04-02张年雄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困局高级教师天花板

张年雄

(福州第十一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1)

教师,虽只立于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但成长空间却很大。可在现行的教师管理制度之下,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尤其是年龄在40-50岁的高级教师,他们的成长似乎已经处于“触顶”状态,教学上按部就班,熬着年头待退休。这样的“天花板”困局如何突破呢?这是学校管理者不可忽视的问题。

何谓“天花板”困局?其实,“天花板效应”最早出现在1986年《华尔街日报》中,是以一种比喻的方式来形容设置一种无形的、人为的困难,以阻碍某些有资格的人在组织中上升到一定的职位。正如一些高级教师,当其将高级职称收入囊中,而特级教师或更高的行政职务对他们而言又望尘莫及时,他们会进入教育生涯的一段“停滞期”,缺乏对工作的激情与动力。

是什么造成高级教师的这种“天花板”困局呢?

(一)制度因素。一方面,从晋升制度来看,一些教师达到高级后,想要继续晋升,不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职称晋升空间也越来越窄,自然有“触顶”之感。另一方面,就学校管理制度而言,有时学校只重职称晋级前的引领,而忽视了职称评定之后的跟进考核与聘后管理,使得一些取得高级职称的教师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缺乏了进取的动力。

(二)职业因素。中学教师常有这样的一种固定思维:只教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就使教师被孤立地放在自己的某个学科里,固定为某个角色,狭隘地打上了专业化的美名。对于高级教师而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专业化”的教学早已得心应手,一课之重难点也了如指掌,虽然面对着不同的学生,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力琐事的增多,倦怠感凸显,宁可选择扮演单一的角色,重复着机械的教学。

(三)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造成高级教师“天花板”困局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步入中年的高级教师不仅要承担着学校工作的重担,还要担负家庭子女的责任,双重压力之下,有的无法承担太多的压力而选择以家庭为重,有的因压力之大而产生不适应,无法调整好情绪,进而导致消极地面对工作;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对学校缺乏归属感,取得高级职称后更已无所求,认为平平安安到退休就好。

正是这些因素导致高级教师易走入“天花板”的困局中,原先的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渐渐地逝去,留下的是消极颓废之态。安于现状、固步自封、得过且过,教学工作成为不得已而为之的任务,乐于守着“专业化”的一套,在哀惋叹息中坐等退休的到来。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作为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更是教学工作的引领者。因此,面对高级教师的“天花板”困局,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以人为本,探寻化解“天花板”困局的有效策略。

一、学会理解与尊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以人为本”要求学校的管理者能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学会理解和尊重教师,不能要求教师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可提倡“家庭第一,健康第二,工作第三”,让教师在顾好小家、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全力为学校的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尤其对于高级教师而言,进入40多岁后,长年累积的职业病开始出现,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加之家庭琐事等等都会成为他们静心尽力工作的阻碍。这时,学校的管理者不能以高位自居,一方面要理解教师,立足服务于教师,在生活上尽学校所能关心,在工作上尽力协调帮助教师,让教师看到学校管理者对自己的理解与关爱。另一方面,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更要身体力行,要求教师做到的事自己也一定做到、做好,做教师的榜样。学校管理者在言行上的理解与关怀,就是对教师最大的尊重,有的高级教师在感受到这份理解之后,反而在工作中会以“工作第一,健康第二,家庭第三”来要求自己,为教育教学工作竭尽全力。

在理解与尊重的同时,学校管理者也应立足学校长远发展,关注教师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健全人事管理制度,加强对高级教师的考核工作。不能打着“人文关怀”的旗号,制定出诸如50岁以上教师可以不上公开课、可以不参与校本培训等等特殊条例,从制度上将高级教师推向了“天花板”。学校应制定相应的高级教师聘后考核机制,可以减轻部分常规工作量,侧重强调高级教师的专业引领与指导作用,让管理制度成为一把“双刃剑”,在约束中有激励,让管理制度也更具人性化和人文关怀。

二、重视专业引领,实现教师价值最大化

高级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块宝藏,长期以来他们不懈的努力,让学校硕果累累;他们一代代人的艰苦卓绝,夯实了学校的文化底蕴。重视高级教师专业引领作用,就需要学校管理者有高超的管理艺术和智慧,让老教师们发挥好余热,充分发挥他们的学科优势和人生智慧,让他们勇挑工作重任,当好参谋和顾问,最大限度地实现高级教师的自身价值。

(一)搭建平台,专业指导。搭建学科专业学习平台,让青年教师有机会得到高级教师的专业指导,让高级教师在专业指导中发挥所长。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笔者学校开展新教师教学视导课,校领导、中层干部、教研组合力深入检视、研讨、提升教学;创新地实施“共享助力”课程化师资成长计划,推行导师制,落实青蓝工程、新师培训、师资进修培训等。学校一系列的培训课程都是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发挥校本名优骨干师资开展的,这其中以高级教师为主。这可以营造教师岗位练兵的良好氛围,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能更好地发挥高级教师的专业特长,让他们学有所用、学有所值、学有所乐。

(二)创设氛围,交流学习。与智者为师,与高人同朋,在学习交流中相互促进。学校立足本校优秀教师资源,打造校内名优教师工作坊,由名优高级教师引领,以课题为依托,开展研课、磨课、课题研讨、讲座等活动,在学科专业交流学习中,创设研学氛围,让名优高级教师分享几十年教学经验,指导青年教师实践于课堂,研讨于课外,收获于内心。而在工作坊成员的思想碰撞中,名优高级教师也会产生进取的动力,不断地反思、创新,让以生为本的课堂能更加有活力。

(三)参与讨论,进言献策。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人,要参与到学校的发展规划建设中来。学校的管理者应充分尊重广大教师的意见,尤其是在校工作几十年的老教师的意见。例如在教学工作的人事安排上,教研组长对本学科教师教学情况较熟悉,可请教他们的意见;在部分教学工作细则制定的过程中,也可广泛听取高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让教师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学校的工作,献言献计,才能让教师以学校为己任,为学校谋一份力。

三、着眼个性与兴趣,打造命运共同体

教师不仅仅只是一门“教师职业”,教师更是一个活生生的社会的人。教师的发展应该包括教师作为社会“人”的全方位发展,教师不仅只是教书育人,而且也是懂得生活情趣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着眼于趣,在工作生活中既关注教师的兴趣爱好,又重建共同愿景,打造成长命运共同体。

教师虽然专业不同,但可以志趣相投,以趣为友,结成兴趣联盟,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如笔者学校根据教师兴趣爱好,组建了摄影社,由有摄影专长的老教师担任社长,开展校园采风、专家讲座指导、摄影作品分享会等活动;开展“相约星期五”文化沙龙活动,让语文组的资深教师引领大家共读一本书,共赏一部电影。在共赏共读中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在美的欣赏与滋养下润泽教师的精神世界,在浓厚的校园文化中感受老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智慧生活哲学,在浮躁的生活中感受学校这个大家庭的真诚与温暖。

一份归属感,一个愿景,才能打造教师成长的命运共同体。沃伦·本尼斯曾经说过:“在人类组织中,愿景是唯一最有力、最具有激励性的因素,它可以把不同的人联结在一起。”高级教师的“天花板”困局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来自于学校的发展,来自于对学校的归属感。有的高级教师在获得职称之后就不思进取,裹足不前,一部分原因就是学校的发展现状无法激起其继续奋发进取的愿望,对学校发展漠不关心,不再努力为学校出谋划策。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发展,没有意识到只有学校发展了,才能给自己带来发展的机遇。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有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智慧,在鼓励个体愿景的同时,更要把学校愿景给予教师,“我们的学校能成为什么样的,又将成为什么样的校园”“我们的教师能成为什么样的教师”,这样的愿景让教师们在关注个体愿景时,更多地关注该如何教学生和如何齐心工作方面,如同当下笔者学校的共同愿景就是共创一级达标校,而这共同的愿景也成为了个人愿景努力的方向。虽然一级达标校对于许多高级教师晋级而言无太大益处,但他们对于学校发展的期望自然地落实到了个人教学工作中,落实到了对青年教师的引领指导中。正是这种对学校的期望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激发起高级教师挑战现状的勇气,敢于打破常规,解除思想的禁锢,勇于尝试,去迎接职业生涯的第二个春天。

猜你喜欢

困局高级教师天花板
敲碎天花板之后 广汽埃安AION LX Plus
“任意”“存在”型双变量问题分类辨析
感觉
职务纵有“天花板”,干事也没有
中小银行外币清算困局与应对
论高级教师奋进思想的激发策略
Trouble I’m In
三尺台传道授业 二十年甘为人梯——记重庆市酉阳县第三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何毅
三株直销困局
对初中体育学科上微型课的再思考——以高级教师评审之课堂教学评价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