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课堂注入新活力

2018-04-02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杨屋第一小学钟惠芬

师道(教研)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号数学课程课程标准

文 广州市花都区花城街杨屋第一小学 钟惠芬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明确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新理念,对数学教育教学的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并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让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些共同的趋势和热点,既构成了实施新课程目标,改革数学教学的基本路向,又为构建数学教学新体系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和框架。这也正说明只有科学地认识新课程目标,科学地实施新课程目标,才能达到发展与创新的效果。

一、角色转换、明确方向

所谓角色转换,就是要确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单纯教师问,学生答。但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中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大胆猜测,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首先创设一个设有悬念的学习情景 (课件出示三个圆锥形的雪糕筒,让学生大胆去猜想,哪个雪糕筒的体积大)。通过设计这样的问题教学情境,学生的求知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师生的合作交流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后,利用公式学习例题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先出示例题,然后提问学生,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应板书,以此传授知识。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采取练习的形式,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尝试练习,教师适时加以点拨,结果反馈显示,教学方法是成功的。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二、合作交流、发展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提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合理地调整,丰富自己的认识,获得数学知识。

时下在许多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构成一个教学环节。那么,如何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呢?这就首先要求教师从设计教案开始起,就确立 “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要真正给学生以信任,体会他们的学习过程,摸索他们的认知规律,分担他们的忧虑,分享他们的喜悦,努力使数学课堂成为主动学习、充满探索精神的乐园。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充分估计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要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努力组织一些丰富的,现实的教学活动,设计启发性、开发性和可合作性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俗语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力量大”,在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时,与其教师自己竭力地去演示讲解,不如创造条件,利用集体力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新课程标准下的新教学理念启示我们,数学实验教学应倡导开放式实验。在实验中尽可能不给或少给限制、提示,让学生自主选用不同材料,自主设计不同实验方法,探究同一个问题,产生殊途同归的效果,学生实验空间广阔,思维不受限制,个性得到张扬,创新才能得到展示。

三、多元评价、教学相长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提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评价关系到课程标准的落实,有什么样的评价,就会有什么样的数学教学。传统的教育评价,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评价主体单一。我们过去对学生进行评价就是 “教师说了算”,不允许学生说话,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评价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可以是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评价,甚至是学生评价教师。也许有的教师担心让学生来评价自己,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经验告诉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教师在反思过程中那种坦荡的胸襟,不断要求进步的精神,不但不会遭到学生的轻视和鄙视,相反,会得到学生的喜爱、支持和尊重。

二是评价功能单一,过去教师对评价功能的理解仅限于甄别与选拔,较少从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出发。

三是评价语言单一,传统的评价语言都是 “好” “不错” “你真棒”等低效的评价语言。现在的教育评价不仅要有激励性,还要有发展性。激励性评价,要求教师要以积极乐观自信的态度看待教育行为,对学生在成长中所发生的一切,不能够戴有色眼镜,应以欣赏、赞赏、理解、期待、关注、真诚、合作平等的眼光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而在更高层面上提升学生内心世界渴求进取向上,完美的崇高欲望。发展性评价,要求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学生。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评价的时机,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四、巧设结尾,延续激趣

成功的一节课,除了教师重视课前的巧妙导入,还应精心安排好课堂教学的结尾。俗语说,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堂结尾的巧妙安排,使学生感到 “课已尽,而意无穷”。有助于学生继续保持学习兴趣,课后继续探讨问题,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采用了游戏巧设结尾,延续激趣。首先,请学号能被2整除的同学站起来,并大声报出你的学号,即可走出教室。然后,请学号能被5整除的同学站起来,并大声报出你的学号,即可走出教室。最后,请剩下来的同学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还留在教室 (因为他们的学号不能被2或5整除)。这节课,每个学生的学习情绪空前高涨,在高高兴兴的游戏中结束了本节课,并牢牢地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通过游戏进行结尾,很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起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可进行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数学应用,培养探究精神的重要措施,所以,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并同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猜你喜欢

学号数学课程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我们来打牌
尝试亲历的过程,感受探究的快乐
学生学号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