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下利用PPP模式进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探究

2018-04-02

福建质量管理 2018年20期
关键词:医养结合医养养老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一、PPP模式发展“医养结合”的现状

自2012年以来,我国就医疗养老服务方面不断推出相关意见及政策。过程中明确了我国发展养老服务过程中“医养结合”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我国相关人群不断受到西方文化中机构养老理念的影响,对于养老机构的需求的陡然上升。然而我国养老机构显然供小于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出现明显缺口。政府虽然不断出台政策,但在财政方面无法靠一己之力全力支撑“医养结合”的发展全过程。

基于以上情况,政府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医养结合”的建设中管理来。利用PPP模式,政府与社会资本联合建立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进而推动“银发经济”的发展。

二、PPP模式应用于“医养结合”的类型

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简称,该模式不仅具有简单的投融资关系的特征,还具有合作关系,即“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征。这正符合了“医养结合”发展的需求。根据民间资本介入项目的职能和程度不同,可分为以下三中类型:

(一)公建民营。公建民营是政府根据大数据统计分析后,确定不同区域对于发展“医养结合”项目需求的不同,由公家出资筹建,将经营权承包给民间资本的模式。该模式实现了管理权和经营权的完全分离,政府保留管理权,对民营部门是否按照相关法律政策和签订的合同规定进行正常的经营管理进行监督。社会资本则保留经营权,为了提高自身经营养老机构过程中的合理利润,同时降低投资风险,不断地提高项目的运行效率以及管理水平。此类模式在发达国家中应用较为广泛,但约束条件较多,需要配备相关的法规条款,并对政府的资金实力有较高的要求,比较适用于经济发达地区。

(二)民建公助。该模式是指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优惠扶持,如直接资金支持、水电减免,为项目提供更好地经营环境。社会资本则提供先进的技术经验来提高服务的效益和质量。这达到政府希望更好地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的目的。以此,该模式的应用是最为广泛和较为完善的。目前民建公助主要有以下模式:

BOT模式(建设-移交-经营)。是指由社会资本出资建设,经营权早期也在其手中,而政府机构拥有所有权。机构建成后,政府出资购买得到经营权。该模式对于资本规模要求较高,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大资本才采用该运作方式。

BOOT 模式(建设-拥有-经营-移交)。该模式是社会资本进行筹融资以及建设,政府给予特定时期和一定数目的政策和资金补贴,特定时间即特许经营期。该机构完全为社会资本所有,待期满以后,民间资本必须将所有权移交给政府。这种方式可以提高项目建设速度,降低建设过程中的时间成本。

(三)民建民营。BOO(建设-拥有-经营模式)。该模式特点是“医养结合”机构的主体是民营资本,政府只起协助作用。社会资本直接拥有所有权,利益自得,风险自担,政府只依照行政法规行使监督权,不参与运营。民间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过程中提供优质的服务,政府监督过程中提高了治理水平,被服务者,享受了优质的服务,实现了多方共赢。

三、PPP应用于“医养结合”的问题

(一)我国PPP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虽然我国在2015年时十部委就联合发布相关意见和文件支持社会资本采用PPP等模式参与建设或发展养老机构。但是这些文件都没有相应的法律政策作为支撑,不成体系。对于我国PPP模式的实施,没有一个总体的权威标准进行指导和规范。“医养结合”项目在其中属于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的项目,使得社会资本不敢轻易涉足。

(二)“医养结合”定位不清晰,政策落地难。“医养结合”项目涉及到民政、医疗、社保等多部门,各部门工作独立,相关政策可能衔接不连贯甚至存在冲突。要想要“医养结合”项目落实,则需要获取多个部门的相关资质。由于项目即既有养老性质,又有医疗性质,目前无法确定归属的管理部门,进而无法明确管理标准、可享受的优惠政策以及如何明确事故责任的问题。

(三)“医养结合”的医疗资源和管理人员短缺。“医养结合”的各种模式都可能有医疗资源短缺的情况。第一种是社会资本和医疗机构合作,可能有优质医疗机构缺乏合作积极性,民营医疗机构缺乏群众的认可;第二种是医疗机构自身设立医养机构,有可能出现优质公立机构缺乏精力和动力,民营机构面临入住率低的风险;第三种是社会资本筹建新机构,回收期长,风险大,社会资本动力不足。在项目的管理层面上,缺乏“医疗+管理”复合型人才,导致项目整体收益水平低于期望,使得投资者对养老领域信心较低。

四、结合“大数据+PPP”发展“医养结合”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建立专门管理机构。首先在政府现有的鼓励“医养结合”发展的法规条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形成一个权威的规范标准。其次由于项目涉及部门多,需建立一个专职机构与各部门进行协调、对接以及统一管理。政府还需提高参与度,制定“互联网+”与“医养结合”服务融合的方法。从顶层设计开始提供整体的发展框架。

(二)进行“互联网+大数据”医养结合平台建设。现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作为技术支撑,将老年人作为分析主体,围绕其特征和群体特征进行挖掘,以期得到“医养”项目中纵向贯通各阶段、横向覆盖各部门、领域以及行业的所需信息,面向政府、社会资本、老龄产业提供智慧型、定制型的信息服务。由政府牵头地方运营商合作,在宏观层面建立“互联网+大数据”医养结合服务数据支撑平台,对上承接政府或产业的业务需求,对下连同其他行业的需求。同时政府规范统一数据接口、业务标准,保护相关信息安全,为以后的创新型养老服务打下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面临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医养结合”发展问题时,应利用社会中坚力量,转变政府职能,灵活应用PPP模式谋求更快更好地发展,并要结合“互联网+大数据”这一强有力技术支撑更高效的构建医养结合服务系统。

猜你喜欢

医养结合医养养老
医养当兴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医养结合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养老之要在于“安”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