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吟诵使古诗教学漾起谦谦君子之

2018-04-02张书献

师道(人文) 2018年9期
关键词:折柳赵老师平仄

张书献

唐诗中蕴含的送别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吟诗留别、折柳相送、设酒饯行、十里长亭……无数文人墨客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悠悠深深沉沉、凄凄切切戚戚、拳拳眷眷恋恋,在星汉灿烂的古典文学时空里不绝回响。

吟诵是唐诗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传统诵读方式,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在唐代送别诗教学中,我们很有必要采用 “吟诵”这种方式,来助推中小学生对中华 “送别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使其渐渐拥有一定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渐渐培养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下面以深圳赵志祥老师曾执教的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等 “送别组诗”为参考,细谈之。

一、用吟诵曼声长吟,油然荡起悠悠送别古韵

吟诵是中国献给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吟,即吟咏,是像唱歌一样地 “读”;诵,即诵读,是音乐化地 “念”。吟咏的主要对象是古诗词曲;诵读的主要对象是经典文赋。吟诵时,曼声长吟,气度平和,音韵雅正,富于君子之风。

因此,吟诵是遵循中国古典诗歌的平仄、押韵、格律、吟调等规则,体验、玩味、理解、感受、领悟诗中美妙音韵的吟哦、吟咏、吟味;是理解与传承唐代送别文化,培养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最为恰当的教学方式;是百年以前,由西方传入中国的 “朗读” “朗诵”难以企及的 “诵读”方法。

那么,怎样用 “吟诵”曼声长吟,在课堂上油然荡起悠悠送别古韵,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 “送别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呢?我们不妨走进赵老师的课堂,来管窥一二。

师出示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全诗

师:会吟诵吗? (生齐回答会)

生齐吟一遍。

师:吟得不错。我想再听一遍。

生再齐吟一遍。

师 (出示 “平” “仄”提示):来,按照提示再吟诵一遍。

生又吟一遍。

师 (换成平仄符号提示):来,再吟诵一遍。

生又吟诵一遍。

师:真好听!会不会吟唱?(会)

生吟唱一遍。

师: “西出阳关”的 “出”上面,为什么有一个 “!”?

生1:因为 “出”是入声,要吟得短而快。

大家知道,唐诗属于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并有五言、七言之分,讲究平仄与对仗等。那么,何谓平仄?有口诀云:一二声平三四仄,另有入声很奇特。有何规定?又有口诀云: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同句相间,同联相对,邻联相粘。平声用 “—”表示,仄声用“|”表示,入声用 “!”表示。

吟诵时,平长仄短。平起诗(即第一行第二个字为平声):五言,则第一、四行第二个字拖长,第二、三行第四个字拖长;七言,则第一、四行第二、六字拖长,第二、三行第四个字拖长。仄起诗则相反。入声字,在唐诗中有很多。如 “日” “月” “雨” “雪”“出”等,要吟得短而快。一般情况下,除入声字外,所有行的尾韵都要拖长。按这样的规则吟诵,方能吟得诗味。

上面的课例,赵老师一开课,就引领学生按该诗的平仄规则曼声长吟,音韵格律声调之美,在悠扬的吟诵中油然而生,教室里回荡着悠悠送别古韵,确实精彩绝伦。

二、用吟诵情通古人,心领神会凄凄离别意蕴

确实,中国古典诗歌,拥有平仄、长短、高低、轻重、徐疾、开闭口音之妙,平水一百零六韵之分,平上去入之别。诗中每个字(尤其是平声)的 “音长”,往往超过人们的日常口语,可让读者慢慢“吟”得其中之 “意”。正所谓,古诗 “语音”有意义,诵错就会理解错。所以唐诗等古典文学作品的涵义,往往蕴含在富于曼妙变化的“音韵”里。只有采用千古口耳相传的 “吟诵”,才能顺利地 “品”得其中之味。

所以,用吟诵的方式学习唐代送别诗,吟者可把诗的 “语言”渐渐 “化境”,渐渐 “情通”诗人,吟得文字之外的境中之象,悟得诗人依依惜别之状、恋恋不舍之貌、离愁别绪之感、悲苦凄切之怀、黯然销魂之情、歌吟不绝之态、凄入肝脾之辞、哀感顽艳之文。沉吟字里行间,悠悠送别诗韵荡气回肠,脉脉离别诗文润泽心房,谦谦悲苦诗人默契感应,凄凄离别诗情豁然贯通。

接下来,我们继续走进赵老师的课堂,倾听孩子们吟诵时发出的天籁之音,感受其悄然吟得诗人之凄凄离别之情的超然境界。

师 (把题目改为 《渭城曲》):来,从题目开始,再吟诵一遍。

生齐吟一遍。

师 (又把题目改为 《阳关曲》):从题目开始,再吟诵一遍。

生又齐吟一遍。

师: “西出阳关”的 “关”,怎么吟?

生1:把声音拖长。

师 [出示标有 “安西 (库车)←阳关 (敦煌)←渭城 (咸阳)”的地图]: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要把 “关”字拖长了吧?

生2:把 “关”字拖长,可以想象到,从阳关到安西的路途非常遥远、非常难走。

师 (出示译文):还用不用读译文? (生不语)明白诗的意思了吗? (生回答明白了)好,不读译文了,会吟诵即可。 (再出示原诗引领吟诵)

生再齐吟一遍。

师:真是天籁之音!想不想听老师吟诵? (想)

(师吟诵。生掌声)

师 (出示 “夏青先生” “张本义先生”的照片,介绍):想不想听大师吟诵? (想)

师 (放录音):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一种离愁别绪,心里很难受。

要知道,吟诵在古代私塾,如同今日之识字写字一样,是众多蒙童学习的必备基本技能。所以在那个时代,私塾的读书声,即吟诵声;学童读过几年私塾,都会吟诵。一般情况下,学童吟的是诗词曲,诵的是文赋。先生教的时候,除了解释一些关键字外,并不讲解诗的意思,只是一遍一遍地领着吟诵。

所以,弟子学习,就是跟着先生,一遍一遍乐此不疲地吟诵。学童一旦学会了吟诵,也就吟得了诗的平仄、长短、高低、轻重、徐疾、开闭口音之妙,悟得了诗的丰富意蕴。因此,在古代,学童吟得多,就学得多,悟得多。当然,积累的,也比现在的多得多。

前面赵老师的课例,学生反反复复吟诵了 《送元二使安西》后,诗中之意便在他们心中悄然而生,根本不需要再读什么翻译了。可见,吟诵之妙,非同一般!

三、用吟诵思接千载,神会心融切切吟诗别离

大家知道,唐诗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当初那个特定的生活场景、社会环境、国家态势里,用 “吟诵”的方式真真切切、切切实实、实实在在地,一字一字、一词一词、一句一句 “吟”出来的。不仅反映了当时诗人独特的情感、超然的气质、卓越的才华,还从侧面展现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那个环境的人情人味、民风民俗、国势国运等民族传统文化。

的确,那个年代,交通不便,通信落后,亲朋好友今朝一别,数载难以重逢,一去不返、杳无音信,也是世间常态,所以人们非常看重别离。分别之际,离愁别绪涌上心头,文人雅士便即兴吟诗留别。所以,送别诗是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古人在芳草萋萋的长亭、落日依依的南浦、路途漫漫的祖道、举杯频频的酒楼……依依惜别的情景,蕴含着丰富的中华 “送别文化”。

教学时,可用 “吟诵”的方式,引领学生思接千载,把诗中字音本身的意义放大、加强与夸张,神会心融当初诗人之切切 “吟诗别离”之情,助推其对 “吟诗送别”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

下面请欣赏赵老师在这方面教学的匠心独运。

师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生齐吟一遍。

师出示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生齐吟一遍。

师出示 《别董大》 (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生齐吟一遍。

师出示 《南浦别》 (唐·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生齐吟一遍。

师:第一句中的 “别”是入声(!),第三句中的 “看”是平声 (-),吟得很准。

师:古人送别时,是写诗?还是吟诗?

生齐:吟诗。

(板书:吟诗送别)

诗歌发展到唐代,达到了创作的巅峰,无数文人面对生活、工作、事业中的悲情别离,都会用“诗”来表达那份黯然销魂情感。从而铸就了一个经典的、永恒的、不朽的、传统的、绝伦的 “送别”主题,诞生了一群精于格律、喜于音调、乐于音韵、善于平仄、长于歌吟的诗人,创作了一类规模宏大、艺术高超、感人肺腑、千古传承、空前绝后的 “送别诗”。

诗人当初在吟诵创作的时候,会把字音拉得很长 (尤其是平声),所以诗的意义,蕴含在 “声韵”和“字面”里面。那么今天,唐代送别诗的声韵意义,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来体会呢?当然唯有 “吟诵”莫属。只有通过吟诵,才能引领学生体会出诗的全部内涵,有效地理解与传承中华传统 “送别文化”。

上面的教学片段,赵老师在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体味 《送元二使安西》后,顺势推出了一组送别诗。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吟味中,悠然悟得了唐代的 “吟诗送别”文化,实在令人欣慰!

四、用吟诵视通万里,默契神会戚戚折柳愁绪

创作古诗,非常讲究含蓄凝练。所以,诗人们表情达意,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写 “景”,则借景抒 “情”;咏 “物”,则托物言“志”……正如刘勰之 “神与物游”,谢榛之 “景乃诗之媒”,王国维之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确实,诗人在创作时,都是用 “意象”来抒发情感的,其主观之 “意”蕴含在客观之 “象”里。每一个被选中的 “意象”,都融入了诗人的喜怒哀乐、性情理趣、生活意志、人生追求、美学理想等。

汉语中, “柳”与 “留”谐音,暗合了 “留别”之意,所以古人在 “送别”的地方,常常种上一些 “柳树”。细长柔软的柳丝在风中 “轻轻舞动”之状,传神地契合了亲朋好友离别时的 “依依不舍”之情。再加上,柳树好栽易活,可以插柳成阴,能够很好地寄托留别之情。所以在唐诗中,诗人吟咏离愁别绪时,往往会与 “柳”融合在一起,使 “柳”是表达戚戚别情常用的一种 “意象”。

接下来,我们继续走进赵老师的课堂,欣赏其如何用 “吟诵”,引领学生视通万里,默契神会古人之戚戚折柳愁绪,理解与传承中华传统 “折柳送别”文化。

师出示 《离亭赋得折杨柳》(其二) (唐·李商隐)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

生再齐吟一遍。

师出示 《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生齐吟一遍。

师出示 《杨柳枝》 (唐·柳氏)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生齐吟一遍。

师再出示王维的 《送元二使安西》。

生齐吟一遍。

师:这几首送别诗,都提到了一种事物。什么事物?

生1:柳。

师:为什么送别诗都会提到“柳”?

生2: “柳”和 “留”谐音。

(板书:折柳送别)

中国诗学一向重视 “意”与“象”,亦即 “情”与 “景”、 “心”与 “物”、 “神”与 “形”的关系。亦如王夫之所说, “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所以,诗人们常常在诗中移 “情”于 “景”、存 “心”于 “物”、凝 “神”于 “形”、寓“意” 于 “象”。

唐代送别诗中, “柳”这个意象,就是诗人寄寓了离情别绪,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实际上,折柳送别这一民间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因此, “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中华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赵老师在课例中,非常关注古诗中蕴含的 “折柳送别”文化。他巧妙地用 “吟诵”这种方式,串起一组含有 “柳”元素的送别诗,引领学生吟味其中,渐渐理解、体味、感悟、传承这种传统文化,真是独具匠心。

五、用吟诵雅正心灵,融会贯通眷眷饮酒别情

中国,是诗的王国,也是酒的王国,拥有丰厚的 “诗”文化与“酒”文化。 “酒”作为一种文化元素进入 “诗”中,可以使 “诗”浸润着清冽甘甜的美酒,飘散出浓郁沁人的醇香,弥散出悲歌击筑的哀愁。所以,唐诗中因 “酒”而成的独特意境,是诗人之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相互融合的艺术之境,表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与审美理想,体现了中国古代独特的 “诗酒”文化。

学习唐代送别诗,学生通过“吟诵”品味 “诗酒”文化,可以体验诗人的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与审美品位。因此,用 “吟诵”的方式,学习蕴含 “酒”文化的唐代送别诗,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最佳途径。

现在,让我们继续走进赵老师的课堂,欣赏其怎样引领学生,用“吟诵”雅正心灵,融会贯通诗人之眷眷 “饮酒送别”豪情。

师再出示王维的 《送元二使安西》。

生齐吟一遍。……饮酒送别。

(板书:饮酒送别)

师:诗人王维的这一杯酒,包含着怎样的感情啊!

生1:依依惜别……

师:对。这是一杯惜别酒!来,喝了这一杯惜别酒! (师生仿古人饮)吟——

生齐吟诵。

生2:兄弟情……

师:这是一杯友情酒!来,喝了这一杯友情酒! (师生仿古人饮)吟——

生再齐吟诵。

生3:祝福情……

师:这是一杯祝福酒!来,喝了这一杯平安酒! (师生仿古人饮)吟——

生又齐吟诵。

生4:壮别情……

师:这是一杯壮行酒!来,喝了这一杯壮别酒! (师生仿古人饮)吟——

生又齐吟诵。

师:吟诗,折柳,饮酒,南浦,长亭,酒楼……属于古代的送别文化,坚守吟诵,追溯古风,诗海拾贝,去学更多的诗……

“酒”,或芳香,或绵甜,或清冽,或温醇……进入 “诗”中,可以让诗人的情感发酵,使诗人之喜愈喜、悲愈悲、愁愈愁……吟者吟起来自然也 “酒不醉人人自醉”。“诗”中有 “酒”, “酒”中有“诗”; “诗” 人醉 “酒”, “吟” 者醉 “诗”。郁郁酒香,溢满了浓浓诗意,穿越千年的文学时空,弥散着中国古代 “诗文化”与 “酒文化”的无穷魅力。这一切,都赖以 “吟诵”,使国人可以真真切切地,体味到古人传给子孙后代的文化福祉。

然而, “吟诵”,这种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形式,现在几乎没有被传承下来。老一辈的著名学者中,周有光、季羡林、霍松林、冯其庸、叶嘉莹、吴小如、戴逸、钱绍武等,多数都会吟诵。万幸的是,近些年来,像赵志祥老师这样,越来越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开始自发把 “吟诵”引回基础教育体系,努力尝试恢复这种传统文化。

是的,中国的 “诗”,及其他古典文学,是“吟”的、 “诵”的、“唱”的。这,是西方人早就普遍知道而且羡慕的事情,是西方人眼中一种彰显中华民族独特艺术魅力的传统文化。西方人对中国的 “吟诵”竟如此艳羡,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用 “她”来优雅中国,让华夏大地上早日恢复谦谦君子之风呢?

猜你喜欢

折柳赵老师平仄
我的 “蜡烛”老师
孙钢坪
折柳寄情
赵老师的眼睛
捣练子·春
超级难写的字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一斛珠·灞桥折柳
春天的马蹄声
滇风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