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2018-04-02李家发龙正印卢永雪都慧慧
李家发 龙正印 陈 松 卢永雪 都慧慧
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李家发 龙正印 陈 松 卢永雪 都慧慧
(阿坝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四川 汶川 623002)
文章对四川省内16所本科院校、4个教育行政主管部门、25所中小学校、15家企事业进行走访和调研,访谈专家19人,收集资料80余份。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三个方面对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设计和研究。旨在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实践教学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应用型;实践教学;构建
随着《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临近末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逐步完善,地方性本科院校在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转型发展中成果显著。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转型发展,技能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地方本科院校顺应教师专业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体育专业人才的内涵要求。在当今社会中,高校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随着需求的提升而不断发展,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得到了一定的深化,逐渐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符合。四川省作为教育大省,拥有62所地方本科院校,其中32所高校拥有体育教育专业。因此为了更好地在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背景下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主要针对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程体系、职业能力需求以及就业情况等进行了具体的调研和分析,以达到更加完善人才培养策略,为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了深厚的发展基础。
1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就业难的原因调查
1.1 高校扩招政策带来的就业压力
通过调查有关资料可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随着上世纪的学校扩招出现了非常大的增长幅度,过多的毕业生人数使当前的工作竞争日益增大。时至2017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历多年增长,超过了770万人。而在“十三五”到来之际,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出现新的增长,将给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1.2 毕业生职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不健全
此次的考察范围主要集中在四川各地,调查对象种类丰富,数量繁多,最终到手的调查资料超过80份。在分析调查资料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用人单位对于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比较复杂,过硬的专业能力已经成为基础性要求,而公关、合作、动手实践等能力都成为了企业方面的招聘要求。不过就实际各高校培养情况来看,大多数的高校却并没有着重对学生的此类能力进行培养。所以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能力欠缺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知识结构不够牢固,专业知识欠缺,综合能力不足等,“一专多能”的能力并没有在目前毕业生中得以体现。
1.3 课程设置和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整合
1.3.1 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内容陈旧
在16所高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体育教师知识结构更新速度慢,基本上是只需要保持自己的本职知识能力便可教授课程,但正是因为这种更新缓慢的知识结构,很可能会降低课程的实效性和实用性。除此之外在一些高校中通常都比较注重竞技类技术,所开课程类目繁多复杂,并且这些课程的市场针对性不高,自然就降低了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选择范围。这些毕业生走入社会其专业技术和能力都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一旦专业不对口,学生的就业困难必然会骤然加大。
1.3.2就业指导不系统
通过调研发现,四川省内各高校就目前所具有的就业指导模式、对象、内容都面临着范围较窄的问题。学生就业部门若不能充分理解就业指导工作,那么学生所能接受到的就业教育就会更加有限,而就业指导全程化的欠缺就会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面试与专业技能的掌握也会因此而下降。必然会使学生的就业形势陷入困窘。
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目前这个知识经济性时代,人才培养的需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水涨船高,其中的具体表现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知识水平。从业者自身首先要掌握过硬的知识水平,时刻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其次,知识创新。此类创新能力主要包含有研究、思维、表达以及学习能力等各种综合性能力;最后,人文素养与底蕴。主要包含自主性人格和独立能力,而必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十分重要的特质。因此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体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了岗位能力或专业能力,同时也融合了就业、创业以及再生性能力。其中专业能力需要立足于科学基础之上对体育技能进行升级和改革,需要以综合性的技术体现体育技能的特性。
3 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
3.1 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而言,应该立足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这就要求不断改变传统而老旧的教学方式,在竞技性体育教育的基础上加入娱乐、健身、生活等方面的教育方式。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扩宽教育面,力求培养出全方面的复合型人才[1]。同时也要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无论是社会实践或专业实习都需要落实到实处。就办学方向而言,应该将单一性的专业教学转化为多元化教育,不再禁锢于教师职业,而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
3.2 结合市场调整专业设置
众所周知,在当今社会中教师资源已经接近饱和,但是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却逐渐蒸蒸日上,全民健身、全民运动等计划已经成为了当前的时代热点,市场正需要大量的体育指导和管理相关的专业人才。而此类专业人员的输出任务将主要来源于体育类院校的毕业生[2]。所以,在未来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需结合市场调整专业设置,在完成规定体育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其能够选择包括体育投资人、经纪人、健身指导、体育导游等各类职业,满足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断上升的职业需求。
4 科学设置实践教学体系
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指向,以健康为主线,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见图1),以提高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抓手,做到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职业素质协调发展,构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3]。
图1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理念
4.1 依据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立实践课程设置方向
在《体育与健康》中明确规定了体育教师应该满足的专业要求,同时也整改了体育专业的课程设定和教育方案,以此来适应学生不断变化的知识、智能结构以及综合素质[4]。由此可知,在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满足几种特征:一是需要认识到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在知识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的情况下及时对课程体制做出调整,保障学生以及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二是体育教学的专业知识相互联系,结构复杂;课程设置最初必须要立足于当代和未来的社会发展,满足发展需要;在课程设置中严格以提升实践能力作为目标。
4.2 结合学院实际和社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
4.2.1课程设置以学科为核心、注重学科与术科相结合
对于体育专业相关课程而言,学科和术科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这两种科目能够较为直观地影响体育专业人才质量与培养目标的发展[5]。当今高校针对于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多地偏重于理论,而且这种偏重情况也更多地体现在考核过程中,因此而忽略了学生整体素质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成此类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进行能力和知识结构互补,将存在内部联系的学科进行改造与合并,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完善理论系统的同时获得指导实践的知识。
4.2.2 突出技能课程的师范性、实用性和社会性特点
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四川省内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要教学内容依旧是以竞技类体育活动为主题,一些教学项目已经和中小学校中的体育教学活动出现了脱节,例如单双杠、田径投掷等较为复杂的项目。若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就要立足于健康教育的重要思路,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进行项目增减或课程指导,例如可以在较为复杂或难度较大的动作和活动中加入游戏进行编排。同样,也可以在新的课程中增强技能的实用性,把健康锻炼、运动游戏等融合到课程中去。同时也要尽可能增强学生的职业教育技能训练,在理论课程中加入教师技能培训以及教育理论普及等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体育竞技、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
4.2.3加强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建设、开设健康课群
因为体育教育专业自有的特殊性,其课外知识的提升也尤为重要,因为在平时的培养过程中不应过于偏重理论而忽略实践以及课外学习。应该多利用课外运动、俱乐部形式来突出体育教育专业的特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在新课改后,传统的体育课程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健康的重要性得到了明显提升[6]。因此在健康课程开设中,可以考虑将运动营养学科、运动康复类学科、学校卫生、健康教育等学科作为课程群列入到培养方案内容中,从而达到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与课程教学相得益彰。
4.2.4 重视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
课程外的实践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但是现有的实践活动局限性比较大,大多数只发生于教育实习期间,不仅实践空间和学时不够,能力上也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与实践能力。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必须注重教育实习环节与过程,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7]。要达成此目标,可以通过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来实现(如图2)。首先拥有双师型的师资保障,在第一、二学期完成基础实践教学,为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奠定牢固的基础。在第三学期开始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和寒暑假社会实践为学生提供模拟教学课程和社会实践机会巩固实践能力。最后在第六、七学期将学生输送到相应的实习基地掌握实践能力。这样使学生定期的实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学生在每一学年都能够得到丰富的锻炼机会,这不仅可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初步适应社会,提升学生自身的技能和实践能力。
图2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环节
4. 3 改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动手能力
根据调查发现,各院校目前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业考核内容主要包含课程考试、教育实习以及毕业论文三个部分。在考试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对于实习过程而言,应该注重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多实践,从实践中找出不足,达到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目的。在撰写毕业论文阶段,鼓励学生立足于书本,但并不局限与书本,勇于探索与研究。
5 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和越来越多的机遇。如何迎合市场职业需求,如何建立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类问题对于培养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而言十分重要。所以,在当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应立足于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增强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力度,将时代特性与学生特征结合起来,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设计和改革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标准,为社会输送综合性人才,同时也为全社会的体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1]郑青青.北京体育大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为例[D].北京体育大学,2017(11):45-46.
[2]宋海宾.体育院校“行业——专业——职业”三维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6):109-101.
[3]周伟,周静.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与探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7(3):123-125.
[4]茅菊兰.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保障实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3-95.
[5]时伟.高师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生成与运行[J].教师教育研究,2012(5):1-6.
[6]周军覃,兴耀.关于高专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4):31-32.
[7]孙晨红,顾红,莫延利,等.基于新课程下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J].成人教育,2010(11):45-46.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PE Maj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Reform ——A Case Study on Sichuan
LI Jiafa, etal.
(A Ba Teachers College, Wenchuan 623002, Sichuan, China)
阿坝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JY16-02);阿坝师范学院2017年质量工作教学教改重点项目(课题编号:20171230)。
李家发(1984—),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