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师范生基础课教材建设的专业化路径探索
——以《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教程》为例

2018-04-02薛志红

现代出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师范生教材幼儿园

◎ 马 玲 薛志红

20世纪80年代,国家规定各级师范院校都必须开设教育基础课程。一般情况下,教育基础课程对各专业的师范生统一开设,所配套的教材也都不分专业方向,统一使用。但是,由于各专业师范生将来所面临的教育对象具有鲜明的年龄阶段性特征,内容相同的教育基础课程显然缺乏针对性。与此同时,教育基础课程教材领域的诸多教材,通常理论层次较高,在高职院校,出于对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效果的考量,教师在授课时只能选讲或浅讲其中的部分内容,并未能发挥其最大功能。此外,教材的呈现方式是教育学学科概念构成的学科原理体系,而非渗透着基于“教育事实”的职业属性,这与专业培养目标相脱离。因此,高职院校师范生基础课教材存在专业化欠缺的问题。

高职院校师范生教育基础课教材专业化路径探索要遵循两个原则。其一为“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原则,即一个知识点讲到什么程度,或者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必须从专业要求出发,保证教材的应用性和实用性,切实为专业服务,为学生日后的职业道路服务;其二为“理实一体化”原则,即在教学环节,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边做边学,激发学习兴趣。

一、突出专业功能

“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使用的教材与非学前专业所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教材相比,有以下特点:

第一,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展示等职业技能,并运用在具体工作情境之下。该教材的内容与体系结构充分反映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理论、最新技术和应用成果,并以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为主线,以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为目标,从应用技术改进课堂教学和优化课程学习来凸显技术能力的构成。在应用教育技术改进课堂教学方面,关注幼儿园教师利用教育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练习与反馈等所应具有的能力。

第二,该教材与幼儿园教学和管理的要求充分对接。教学知识点使用图文并茂的高清图来呈现,全书降低了理论难度,加大了技能强度,重点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注重培养幼师生的实践能力。教材在技能训练项目上采用模块化结构,训练内容侧重当前幼儿园最新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样例。训练项目的编排,无论在体例设计还是逻辑架构上都追求务实、规范与创新,显示了宽阔的视角和开阔的思路。

第三,为了突出学前教育专业功能,教材编写团队始终跟幼儿园保持密切联系。教材提出本学科对学生的实习实践任务,要求幼师生定学期到幼儿园进行教育实习。在教育实习中,学生零距离接触3-6岁的幼儿,了解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认真完成各种实践任务,感受教育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在幼儿园的实习,可以很好地锻炼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整合专业资源

幼儿园教育活动具有广泛性、启蒙性、游戏化的特点,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存在随机性和潜在性。“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数字化时代,要让数字化的高端产品走进幼儿园,服务幼儿园。配套教材的建设要能够充分开发、整合、利用专业资源,提高专业化程度。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专业资源的整合。第一,整合幼儿学习资源——这是整合的内容,强调课程内容经信息技术处理后成为幼儿的学习资源;第二,整合要利用信息技术——这是整合的途径,强调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第三,整合为了改变幼儿的学习方式,这是整合的目标,强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幼儿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叠加在一起,而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到课程中,在融合的过程中,主体是幼儿园课程,不是信息技术。

在该教材中,关于如何实现专业资源的整合,模块“信息化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评价”将作为重点内容讲授。在实施幼儿园信息化教学过程时,信息化幼儿教学设计是重中之重,从操作过程看,实际上是对课程的基本要素,即目标、内容、学习活动、媒介、空间和环境、活动策略、评价等,按一定的方式方法进行编制和处理。

三、结合专业认证标准

《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教程》的编写首次将学前现代教育技术内容与江苏省教育厅对学前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相结合。认证标准中指出教学内容应注重基础性、全面性、先进性、实践性,吸收保教科学的前沿知识,引入学前教育研究与改革的最新成果和优秀的保教活动案例,丰富、优化课程内容。达标细则要求如下:

第一,注重师范生的主体参与和实践体验,采取案例教学、探究教学等教学方式,注重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反思和研究能力。

第二,注重在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锤炼自主学习的精神、掌握自主学习的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效能。

第三,注重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引入多媒体教学,建立教学网络平台,开放慕课(或SPOC)、微课、课堂实录等学习资源。

第四,与学前教育专业相关的信息化教育设施和数字化教学资源满足专业学习需要,网络系统及运行质量满足课堂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拥有与学前教育必修课、选修课相关的数字化资源并不断更新,方便学生使用。

《学前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版发行填补了全国幼儿教育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教材的空白,目前已在20多所高职高专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使用,受到读者广泛好评,这与该书编写出版过程中明确的专业化取向密不可分。

(马玲,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副研究员;薛志红,南京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副编审)

参考文献:

[1] 雷运清.浅谈高职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0(11):89-90.

[2] 于忠海.教师教育“教育学”教材专业化缺失与重构[J].高校教育管理,2008(5):70-74.

[3] 胡寅生.师范院校教育学教材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03(10):54-58.

[4] 赵洁.高职高专优质教材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3(17):72-75.

[5] 王艳萍.五年一贯制学前专科教育专业教材选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3.

[6] 靳玉乐,王洪席.十年教材建设:成就、问题及建议[J].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12(4):12-16.

猜你喜欢

师范生教材幼儿园
教材精读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爱“上”幼儿园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