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沂蒙山区“老行当”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2018-04-01范晓萌姜自立

视听 2018年3期
关键词:沂蒙山区行当临沂市

□ 范晓萌 姜自立

所谓“行当”,是职业与行业的划分,比较统一的行为称之为“行”,应该做的事称之为“当”。“老行当”一般是指生活中逐渐消失、难以见到的职业或者行业类别,比如绣荷包、皮影戏、修钢笔、打铁、焗碗等都是当代城市化发展中难以见到的职业类型。“老行当”的发展与没落不但是市场经济快速迭代更替的选择,同时也是可代替行业之间竞争的结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老行当”为我们传统文化建设与生活带来了许多贡献与影响,很多“老行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传统民族精神与记忆传承的载体。为了探索城市化进程中“老行当”的传承与创新策略,现以沂蒙山区所在的临沂市及其周边地区为例做简要分析。

一、沂蒙山区传统“老行当”的生态与现状

沂蒙山区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指的是以蒙山、沂水为地域标志的革命老区,主要包括山东省临沂市的三区九县。我们采取就近原则,选取了离临沂市比较近的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费县等3区1县的农村市场以及相对临沂市比较偏远的蒙阴县、沂南县、兰陵县作为田野调查点,对沂蒙山区传统“老行当”的生态与现状做区域调研。

(一)手工煎饼

煎饼是临沂地区的特色美食,手工摊煎饼是旧时期家家户户都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煎饼也是临沂人喜爱的一种饮食文化传统。当前,随着电磨、电烤箱、烙煎饼机等新型机械设备的不断出现,已经很少再有人愿意用传统的工艺去手工制作煎饼了。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洋食品、快餐店的冲击导致煎饼成为一种快销品,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二)泥人面塑

泥塑是20世纪80年代风靡临沂的文化元素,当时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挑着担子卖泥塑的艺人。时过境迁,当前传统泥塑文化在人们生活中已经很难见到,而传统技艺传承过程中留下的也仅仅是一些坚持梦想的人。如今,由于生活上的艰辛与经济上的窘迫,导致泥塑行业的发展举步维艰。

(三)皮影戏

提起皮影表演这一传统的民间演艺技术,可以用一首诗生动形象地刻画:“三尺生绢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皮影艺人挑个木挑箱,搭个小小的戏台子,手里翻转飞舞,边动边唱,就能引得台下喝彩声一片。现如今,随着电视、网络节目的日益丰富,娱乐形式多彩多样,能够做到边动边唱的皮影小人变得越来越稀有,而能够玩转皮影的手艺人更是越来越少见。

二、城市化进程中“老行当”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新兴技术的发展,导致“老行当”需求下滑

“老行当”在过去很少具有竞争对手,个别行业甚至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比如临沂地区的手工理发行业,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每一家理发店都人满为患。但是随着新时代美发行业的兴起,各种新兴的设备与潮流的发型设计对传统理发行业产生了冲击,大部分客户被新开的美容美发或形象设计店面吸引,导致传统手工理发需求直线下降,严重影响了传统理发行业的收益水平。

(二)城市经济发展快,传统手工制作成本提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阶段的不断更替,新兴事物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对我国传统行业产生了冲击,而其中一些行业更是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比如临沂地区十分盛行的烙煎饼,当前传统烙煎饼依然存在于市井当中,但是其市场份额与工业生产的煎饼相比微乎其微。这不但是由于人工成本不断增加,同时也是由于销售渠道不熟悉、扩展途径不流畅等问题所导致的。

(三)“老行当”后继人才储备不足

与工业生产不同,“老行当”往往都具有较强的技巧性,历经少则几十、多则几百年的发展,“老行当”作为传统手工工艺技术,学习难度大、传授率低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再加上本身行业属于没落阶段,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也就造成了后继无人的情况。

三、城市化进程中“老行当”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一)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模式

“老行当”之所以“老”,主要是由于模式旧、设备旧以及行为意识旧。以剃头匠为例,随着先进设备的不断发展,当前传统的剃头手艺存在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以及环境差等问题,在当下城市人素质全面提升的条件下,这些问题很多是人们难以忍受的,所以这些“老行当”自然会受到“新行当”的压缩。经过走访调查,笔者了解到,临沂地区依然有很多乡镇周边存在大量的剃头匠,他们大多都是通过零活的方式维继着生活,即使开店,生意也在不断下滑。面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与时俱进、发展新的商业模式、转变营销手段才是实现“老行当”存活的核心与重点。当然,考虑到“老行当”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水平不高,营销能力不强,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应该通过政府与集体的引导来逐步完善并实现。比如通过在乡镇周边建立“传统理发店”,在干净、卫生的条件下尝试使用新型的剃头工具,重现传统剃头流程,相信也会有许多的顾客慕名来体验,从而提升行业的发展水平。

(二)政策引导,政府助力,为“老行当”发展创造条件

在传统行业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资金是一个最为主要的限制因素,但是人才和技术才是其最大的敌人。众所周知,这些从事“老行当”的民间人士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资金匮乏,再加上长期从事本行业,对于其他行业甚至社会发展阶段都不太了解,导致技术断层、后继无人的情况。特别是比如捏泥人、做泥塑等一些具有明显文化艺术特色的“老行当”,在城市化大规模发展和工业技术不断提升的今天,其在生产数量上已经不具有任何竞争力,不断压缩的市场更是导致参与学习的人员不断减少。另外,社会意识形态中拜金主义的盛行也是导致年轻人对“老行当”避而远之的重要因素。要想实现技术、人才与资金的结合,还是要依靠政府与当地文化组织的力量,进一步强化内部教育与外部协调,从而为“老行当”的发展创设条件。

(三)以文化发展为基础,以经济建设为导向

许多传统行当已经丧失了市场竞争力,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该行当就应该彻底消失,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文化保护的形式将其传承下来,通过开发拓展相关产业来提升“老行当”的竞争力,从而保持“老行当”活力的同时为当地的文化发展与传承做出贡献。比如,临沂市兰山区的吕婷,就凭借面塑手艺成功当选为奥运火炬手,并通过火炬传递的宣传,帮助其更好地推广自己的面塑产品,提升了手工面人的市场竞争力。

四、小结

综上所述,“老行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做出过不同的贡献,其中许多尽管延续至今,但是由于人才匮乏、需求下降以及城市工业化发展等问题受到严重的压缩,甚至行将消失。我们在接受并理解这种现象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老行当”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的问题,与时俱进地转变发展模式,强化资金、技术与人才等方面的建设,并通过政府确立“以文化发展为基础、经济建设为导向”的“老行当”发展方向,为“老行当”的存留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1.林萍姗.逐渐消失的“老行当”[J],就业与保障,2016(10).

2.林云,王睿.“老行当”焕发新活力,上台阶尚需再努力[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4(08).

猜你喜欢

沂蒙山区行当临沂市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老年大学校歌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临沂市兴盛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论博物馆对老行当档案的保护与利用
沂蒙山区优秀民间音乐的传播与创新
网络网际之网络新行当
“花衫”行当考辨
传统笔墨与现代构成形式视域中的沂蒙风情
沂蒙山区方翅网蝽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临沂市彩叶植物的园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