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如何在跨界中谋发展

2018-04-01周应军

视听 2018年3期
关键词:纪录跨界纪录片

□ 周应军

纪录片跨界,一直是行内热议的一个话题。而如何跨界,如何在保持记录的本质下创新发展,如何在影视剧洪流、自媒体滥觞中保持独特的记录本质而不走偏颇,已经成为中国纪录片当下要思量的重要问题。面对市场化的大潮,在互联网+强势冲击下,纪录片如果再依靠传统的制作、运营模式,走一步算一步,势必要走下坡路。毋庸置疑,跨界,已经成为纪录片发展壮大的关键而又必须的途径。

一、纪录片跨界的重要性

在各个不同的时代,纪录从来没有中断过,纪录的工具和手法也一直在创新变化,在跨界。现代的记录方式已经突破了旧有的传统的外在记录,新的更加抽象的思维记录正在掀起记录的浪潮。无论记录主体是集体亦或个人,都有它所固有的共同性——记录的工具也在不断相加融合:文字、照片、磁卡、录音、录像;传播渠道越来越受欢迎:从传统的电话、计算机及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到以微信、微博、各种APP客户端为主的新媒体、自媒体,人类的记录方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下的纪录片亦是如此,在坚守中跨界——跨领域合作、跨平台传播以及跨行业融资等各个方面,这将会推动纪录片行业资源的流动与分享,凝聚起纪录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共赢。

二、纪录片跨界风起云涌

这几年,纪录片跨界风起云涌。《航拍中国》,走的是纪录片+航拍工业片的跨界;《芈月传奇》,是纪录片+电视剧行业的跨界;《茶界中国》,是纪录片+众筹模式的跨界;《奔跑吧兄弟》,是真人秀+纪录片的跨界,就连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都跨界到体制外了……由综艺节目跨界而来的知了青年CEO丁武望,作为纪录片“新兵”,短短两年不走寻常路,导演了《了不起的村落》《了不起的匠人》系列,成功“闯进”纪录片的核心区。目前,“了不起”系列衍生出视频、短视频、平面、音频、书籍、展览、线下观众分享会等产业链。对此,丁武望给出的说法是:纪录片产品首发时产生的收益仅仅是40%,还有60%是需要进行持续化运营和深挖的,一旦把60%的剩余潜能发挥出来,它的收益远大于综艺,远大于其他类型的产品。

跨界,不仅极大丰富传统纪录片的表现形式,更是为纪录片带来自身价值以外的衍生商业回报。纪录片与各行业、各领域的跨界合作逐渐增多,如银行、汽车、奢侈品等。这不是一种简单的经济行为,而是逐渐打造成为品牌合作,二者不仅是品质互融,更是价值联动。正如2017年热播的纪录片《茶界中国》,就是由纪录片行业外的人完成的项目,而《茶界中国》不仅仅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本我,还有从属于品牌之下的“茶”这一范畴,取得了纪录的内在价值的泛传播和品牌效应持续发酵的效果。

纪录片跨界合作,首先要了解合作品牌的理念和价值,双方找到合适的观点,并通过纪录片的形式,把双方共同的价值挖掘出来,打造发展共同体。

三、纪录片要跨平台、跨媒体传播来增强收视率、影响度

当前,中国纪录片正在向“公众时代”的纵深迈进,呈现出与以往不同且有持续固化倾向的“新常态”。事实已在证明,以往纪录片的传播渠道的主体——电视台传播力度和影响性正在削弱,中国纪录片布网在以微博、微信、B站、各类娱乐APP移动端为主的新媒体、自媒体的观念已成行业共识。

另外,纪录片需要从电视屏转到手机屏,也需要从电视屏走到大银幕。《我们诞生在中国》是五洲传播中心在纪录电影方面的“首秀”,在北美斩获跨越千万美元票房,成为北美自然类纪录片中影史票房第8名,超越了该片在中国大陆的票房纪录,票房口碑齐双赢。可见,纪录片也可以走上大银幕,也可以以纪录电影方式打动人心。

短视频的火爆给我们提供了探索微纪录片的可能性。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短视频相关创业领域的融资规模达到53.7亿元,平均每五个人中就有接近一人是短视频用户。一时间,短视频从蓝海迅速沦为“腥风血海”。各大互联网公司相继入局短视频平台,且出手不菲,短视频受到热烈追捧。央视纪录频道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加快纪录片创新步伐的谋划,从2017年开始,其生产模式正悄然发生改变:片长规格除已有的50分钟、25分钟两种,正式增加5分钟短视频与90分钟的纪录电影。2018年元旦开始在央视纪录频道黄金时间播出的5分钟短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就是当前碎片化阅读境况下纪录片跨界的积极探索。

网络互动形式下的传播以及有受众介入的营销传播形式正成为当前的主流的传播形式,而新媒体、自媒体则是现今最重要的平台,谁控制了网络,谁就控制了用户,谁就控制了传播的主导权。电视媒体在互联网时代面临转型困境的时候,新媒体、自媒体将在纪录片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纪录片成功跨界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创新

在国产影视剧的观感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中国纪录片也成为观众鸡蛋里挑骨头的对象,今天的纪录片要想满足社会大众的胃口,归根到底还是要在自身的创新下手。要在故事呈现、影像画面、叙事文本和同步声音等内容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和处理,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内容的纪录片类型。《航拍中国》在黑龙江一集中拍摄哈尔滨茫茫的冰雪世界,从高空俯视冰雪世界的全景是另一番感受,而这些冰雪的雕塑都是能工巧匠雕琢而成,也都是来给人们欣赏的,这就不单纯的是解说景致,而是和人进行了潜移默化的联系。

纪录片内容的创新也体现在纪录片故事选题的创新、拍摄手法和角度的创新、语言风格的创新、叙事手法的创新等多个方面都需要跨界。《我在故宫修文物》在选题上摒弃了宏大叙事,创新性地以年轻人角度来平实地记录了文物修复师的日常,用白描叙事方式平铺直叙,温情地表现了平常人的伟大。《舌尖上的中国》的火爆,离不开其独特的创新拍摄和剪辑——将画面进行快闪式剪辑,“每集50分钟长,平均镜头量多达850个,每个镜头3、4秒”;对拍摄主题进行特写式的反映,人物故事弥漫在美味佳肴中;最令人称颂的莫过于舌尖体:厚重香浓的酱汁将土豆泥绵密寡淡的滋味驯化,青豆的清甜加上玉米的软糯滋润,这质朴的美味蕴藏着阿巴拉契亚山区人们对南方美食的依恋感触……

纪录片的内在创新,是中国纪录片转型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纪录片势不可挡的跨界步伐下,内在创新已经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

五、中国纪录片要跨地域、跨国界实施“走进去”战略

中国纪录片要“走进去”,而不仅仅是“走出去”,要使越来越多的纪录片成为“文化使者”,将中国故事带到世界,并且要深入人心。2016年播出的大型人物纪录片《孔子》取得了国内外文化界强烈关注以及热烈的反响,该片以质朴的影像语言娓娓道来,对孔子进行了生动鲜活、国际化的影像呈现,从国际视野寻找孔子的灵魂与终极意义,传播孔子与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意义重大。

由于发行渠道和市场的差异,纪录片的制作国际化成为了一种潮流。获取国外媒体或国外公司的资助,引入国外先进的制作理念和方法,获得资金来源,解决拍片经费,拓展全球发行市场,成为一些中国纪录片导演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江苏广电总台与美国A+E电视网联合制播《南京之殇》,这是国内首次用完全西方人的视角和表述方式去讲述南京大屠杀这一主题的纪录片,也是国内首次将南京大屠杀这一主题通过纪录片的方式搬上西方主流媒体的屏幕,使得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能够让世界范围内更多的观众知晓。

1.马海江.国际合作:中国纪录片“走出去”大趋势——201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直击[J].声屏世界,2011(6):41-42.

2.陈宏.纪录片在跨界[J].文化产业导刊,2014(9).

3.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5年)[R].2015-12-08.

4.丁薇.跨界创新,纪录片更应讲好当下故事[N].中国艺术报,2016-05-11.

猜你喜欢

纪录跨界纪录片
跨界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出版纪录
跨界设计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科教·纪录》
跨界之道
央视纪录频道国际版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