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寄情情不同
——浅论李白《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二诗

2018-04-01陈晨安徽省六安市文广新局安徽六安237001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猿声白帝城天门山

陈晨(安徽省六安市文广新局,安徽 六安 237001)

酒入豪肠啸剑心,朗朗如月诗盛唐。敢问千年流转,何人为诗而生,何人为诗而死?来一声酝酿千年的咆哮,便是一句“唯我李太白”。诗是心的流泻,注满双目的盛世绚烂,澎湃胸膛的社稷苍生,万物于心便是情于万物——于是江山是诗,山、水都是流淌在诗人血液中的无穷无尽的情愫。李白的山水诗自成一派,是诗人不平凡的一生和其追求理想与自由、豪放不羁性格的集中体现。本文试图从《早发白帝城》和《望天门山》两首诗的比较论述中,探讨李白山水诗中不同的情感内涵和独特的文学魅力。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唐肃宗乾元二年,李白因永王李璘之事被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之时,恰遇大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那彩云变幻、阴晦转明之际,何尝不代表诗人此时重获自由之心情。于是就此东返,直下江陵,济苍生安社稷之心又重新如火般在诗人的胸膛中燃烧。“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白帝城与江陵相距千里,而此刻在满心欢喜、满腹憧憬的诗人眼里,又何足挂齿?不过是一日而还的距离。清晨,行船从彩云之间的白帝城出发,这美好的氛围就是诗人欢快幸福的心情的写照。直下江陵就是直下诗人最美好的愿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舟行江上,猿啼山中,猿啼历来被作为哀怨凄凉的声音原型,而在诗人的笔下却成为舟行江山最酣畅的伴奏,变得轻快、欢乐,似乎在为他喝彩为他赞叹。猿声啼不住,轻舟过万山,一切好似都有神助,诗人在瞬间已经随那滚滚东流之水行至千里之外。于诗人眼里,舟与人一般如释重负,在瞬间“轻”舟已经穿越了万重“高”山。舟行亦何急,人心亦何促。山也好、水也好,舟也好··一切的一切都成为诗人外在情绪和内在深层情感的化物。“与其说是写景,不如说是比兴。”在这里,诗人作为万物的灵长,怀抱着可以冲破一切的信心和激情,冲破高山险水,走向仕途坦荡;冲破人生阴霾,走向生命康庄。全诗无一句抒情,却句句言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突出表现了一个“快”字,充分调动起读者的视觉、听觉乃至触觉,自然明快的语言表达,带给人一种酣畅淋漓的艺术“快感”,从而让人感受到诗人在这段生命狂欢之行中,对快意人生的无限追求。诗人用速度挑战自然,用豪情挑战人生。这就是李白,可以超越自然征服自然的李白,万丈豪情尽胸怀的李白。而在另一首诗中,这种对自然的征服,变成了完全不同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难道那就不是李白了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没有了彩云变幻,没有了一日千里,没有了猿声啼岸,没有了轻舟重山,没有了如有神助的快意潇洒,二者虽然都是兴到神会、一挥而就,写得浑然开放,但不同于前诗的“快”与“急”,后者更加“徐”而“缓”,整体显得宁静而深沉。天门山高耸于江畔,两岸似被楚江从中断开,碧水东流至此北折。山水相依,融为一体,互为映衬,相得益彰,从而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和谐的画面。相似的景象,诗人曾在《西岳云台歌》中写到“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相比较来看,便可以体会到《望天门山》中的意境宁静了很多。那么,这份宁静从何而来呢?“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叶扁舟,徐行江上,顺流而下,诗人立于水中央,随那缓缓流动的江水,在落日的余晖中融入这无尽的山水自然之中。微风荡起涟漪,青山深沉肃穆,诗人已不再是诗人,只是这宁静自然中一个单纯的生命元素,伴着山与水、舟与帆,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徐徐前行。山水自然于诗人也不再是外物,二者突破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界限,展开了思想的交流和心灵的对话。此时,诗人的情感与思维在自然中自由驰骋飞翔,诗人回归单纯与本真,而山水自然也充满了无限的生命活力。人于自然如镜,自然于人如镜,诗人与山水自然合二为一,天地之中万物和平共生。这里没有征服是融合,这里不是快意是平和。那这还是李白吗?这当然是。这是儒释道并行不悖的盛唐的李白,这是拥有海纳百川气魄的李白,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诗人自由精神下把自己放之于天地自然不局限于一隅的广阔胸怀。唯有这盛唐、唯有这胸怀,才能成就这伟大的诗人最深沉的华丽。

盛唐的时代氛围赋予李白建功立业的期望和热情,不落俗套的理想追求给予他包容万象的视野和气度。李白的山水诗通常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很少有对客观景物具体而细致的描写,常以奔放的气势一气呵成,书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具有以“气”夺人的特质。而其奇特的想象、夸张的表达以及异乎寻常的衔接,往往随情感的流转而变化多端、离奇且富有趣味。自然江山被李白赋予生命和灵性,李白笔下的山水明净、灵动、雄奇,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诗人自我个性的生动显现。丰富的情感、浓厚的诗意,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然、华丽、宁静、深邃的有机统一,凸显了不同于他作的独特文学魅力。

生命有尽诗无尽,李白是盛唐的李白,但他超越了他的时代凝固成永恒。历史虽然渐行渐远,但是每个时代的人们都能从李白的诗作中感受到生活的激情、生命的感动以及心灵的慰藉,李白是当之无愧的诗中天子,他留给了后世永恒的精神遗产和无价的文化财富。

猜你喜欢

猿声白帝城天门山
文学地理学视阈下古典诗歌中的“猿声”意象研究
猿声
早发白帝城
天门山
《望天门山》
游白帝城有感
丁酉岁暮感怀
唐·李白《望天门山》(草书)
中国·庄河天门山第二届冰雪节
白帝城下,收藏一片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