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音乐演唱风格中“声音造型”的探析

2018-04-01刘赛一深圳大学广东深圳518060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音域声线演唱风格

刘赛一(深圳大学,广东 深圳 518060)

1.前言

流行音乐在国内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因为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和特色,在大众中的流传度较广、接受度较高,逐渐成为受众人数最多的音乐类型。因此,流行唱法成为越来越多的歌手在唱法上的选择,形成了流行音乐的演唱风格。流行音乐的演唱风格要求歌手除了对歌曲的风格进行选择和考量之外,还需要具有特殊的声音特征,从而符合歌曲的内容,这就要求歌手进行声音造型的工作,即对自身的声音进行包装,通过对声音的美化或是重塑,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情感、传递作品的内涵和思想,让听众产生舒适的欣赏过程和审美体验。

2.流行音乐演唱风格中声音造型的组成部分

流行音乐演唱风格近年来在大众中的接受度和流传度不断上升,这与其朗朗上口的旋律、直接明了的情感表达、多变的音乐元素以及多文化的音乐包容度等优势密不可分。而流行音乐演唱者在进行歌曲演唱时,多将自己的声音进行包装和造型,以实现与音乐作品相融合的目的,从而更准确地通过声音进行音乐思想内涵的传递。而声音造型则是指演唱者通过对声音构成的各个部分进行加工和构建,在保留本身的声音特征的基础之上,通过嗓音的变化、技巧的应用、情感的融合等手段,让演唱者的声音更加具有辨识度和个人特色。让听众能够在演唱者进行演唱时获得充足的听觉和心灵的审美享受,感受声音带来的魅力。

声音造型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声线的造型

演唱者在进行声乐演唱的过程中,个人的演唱风格和辨识度的形成都离不开演唱者独特的声线特点。声线,就是指一个人在进行发声时最基础的声波特征,它的产生是依靠人体的声带作为声音的震动体。人体的口腔和胸腔等腔体作为声音的共鸣装置,为单一的声带摩擦声增加浑厚和回响的声音特质。最后经过介质的传播,形成的具有声音状态、声波传播、声区划分三个组成部分的声线。对于声线的进一步理解,可以首先从其字面上进行解释,线属于空间中连接各个个体之间的介质和桥梁,点动成线,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具有流动性和不定向性[1]。因此,对于声音的“线”来说,可以理解为在演唱者进行演唱时,发声的单元为一个一个单独的声音点,在进行连贯和串通之后,形成了声线,也就是说,演唱者通过不同频率和不同简短节奏的声带震动,形成了连贯的有变化的声线。体现在外,由听众接收到的就是演唱者声音的粗细、高低、连续或者间隔等等。同时,声线可以作为演唱者由内心情感直接抒发表达呈现的方式,对于听众来说,是最先也是最直接感受到的。因此声线作为演唱者的声音“武器”,在进行流行音乐演唱时,一定要学会通过不同的方法对自身的声线加以控制,呈现出最独特动听的一面。

(2)音色的造型

音色也就是指演唱者个人所具有的音质特点,像指纹一样,音色对于每一个演唱者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音质的好坏,将直接决定演唱者对于流行音乐的演绎效果。音质的决定性因素,主要是演唱者个人在发声时每一个音符的声谱,声谱由泛音组成,其数量和强弱的不同配比和组合,将形成不同的声谱,进而形成不同的音质特点。即便是对相同音调的音符进行演唱,不同的演唱者的声音依旧会有很大差别,这就说明了音质的重要性。对于流行音乐作品来说,不同演唱者用各自不同的音质进行演唱时,得到的效果也必然是千差万别的,有的歌手天生具备一副独具特色的音质,在演唱时声音的辨识度较强,很容易与其他歌手区别开来,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听到某一首歌曲的时候能够自然而然地想到是哪位歌手所演唱的。但是对于演唱者来说,仅凭与生俱来的音质进行演唱是不够全面的,有时候,当遇到在风格和情感上与自己的音质不尽然相匹配的作品时,演唱者就需要对自己的音色进行造型和包装,通过调节演唱时的发声部位、共鸣区域、情绪走向等方面,实现诠释和驾驭不同作品的目的,从而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演唱风格[2]。

(3)音域的造型

对于传统的声乐演唱例如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等,在进行合唱排练时,都需要针对每个人的声音特点进行声部的划分,其主要依据就是演唱者的音域。音域决定了演唱者在演唱时音调高低的极限,音域越宽,音调的极限越广,演唱者能够进行演唱的歌曲就越多。虽然流行音乐对于音域的要求远远不如传统音乐,但是现代流行作品在进行编曲时,大多都比较注重曲调对情感的诠释和表达,因此,较为高亢的歌曲往往传达的是更加强烈的歌曲内涵,曲调较为平稳和悠扬的传达的是相对含蓄内敛的情感。因此,虽然流行音乐演唱者的音域可以不受作曲的限制,但是在情感传递上,仍需要通过对音域的锻炼和摸索,尽量拓展自身的音域宽度,以适应更丰富的歌曲内涵,为听众带来更加和谐的听觉享受。

(4)情感的造型

当代流行音乐的创作和演唱,与传统音乐最大不同的地方在于,情感表达的方式更加直接和明了,随着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开放,作品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对于流行音乐演唱者来说,除了需要对自身音质、声线、音域进行锻炼和提高外,最关键的是需要演唱者对自身的情感进行造型和包装。在演唱作品时,关注音乐背后的故事和传递的精神内涵,让自己能够沉浸并融入在音乐中,带动自身情感的抒发,与音乐产生共鸣,从而在演唱时能够全情投入,将情感和歌声合二为一,向听众传递精神力量,达到感染人的目的,也就是歌唱中的“走心”。情感的造型,需要的不仅仅是演唱者丰富的内心体验,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一些技巧性的辅助,帮助演唱者更快的达到情绪的高潮,例如通过音高的升高来传达高亢的情绪,通过喃喃细语式的吟唱引发听众宁静哀愁的情感共鸣等[3]。

3.小结

流行音乐演唱风格,在经历了短短一百年的演变和发展之后,成为了当今音乐演唱风格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风格代表,演唱者最多,听众最为广泛。这就要求演唱者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演唱技艺和演唱水准,那么就需要演唱者更多的关注自身的声音,进行“声音造型”工作。以上内容中,在对声音造型的内容和重点组成部分进行介绍和解释的同时,也为演唱者如何提升自己的声音造型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方式方法,进而力求推动演唱者将声线、情感等各部分进行充分融合,呈现出更好的音乐作品。

猜你喜欢

音域声线演唱风格
水声中非直达声下的声速修正方法①
基于声线法的特殊体育馆模型中声场均匀性分析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纠缠的曲线
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
午晤念
三维温度梯度场中本征声线轨迹的求取*
浅谈普米族民歌的演唱风格与技巧
午晤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