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的需要
—— 对绮罗人物画及其作品的解读

2018-04-01李翼轩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仕女画仕女人物画

李翼轩(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开元天宝之际,由于经济繁荣、社会富足,贵族阶层生活更加豪华,宴饮游乐无虚日,描绘贵族形象和生活的绘画作品盛行于时,宫廷画家的创作尤其代表了这一倾向,我将从下面三个角度解读绮罗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并从作品中加以分析和引用。

一、绮罗人物画审美倾向的表现

1.丰肥腴体 曲眉丰颊

唐朝在中国封建王朝里屈指一数,皇权贵族为了彰显自己天朝盛世的局面,人民生活充足富裕的社会经济实力,审美一度被改变,丰肥健硕成为上层社会追求的审美标准,中层官宦和下层人士也都争相效仿,一时间,这种美态成为衡量人美与丑的评判标准,“以胖为美”的风气渐渐由上至下演习开来,贵族们对于这种美的需要更是趋之若是,也寄予一种希望通过画作满足统治者的虚荣心。唐朝百姓大都安居乐业,后宫嫔妃更是养尊处优,平日闲暇时间颇多,自然也就丰满肥硕,体态欣长,由于当时民风开放,女子大都穿着袒胸露乳,大胆性感,整个唐朝的仕女画以富贵雍容之资著称。

从历史画作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中有迹可循,图中可以看出前后共有九人,疏密有致,虢国夫人在画面中部的左侧,她身穿淡色窄袖衣杉,肩部搭配白色的披肩,下身着鲜红而雅丽的红色长裙,长裙上刺有金色的花瓣,栩栩如生,由于在马背上,裙下微微露出红色的绣鞋;秦国夫人居右上首,微微侧首,正向虢国夫人诉说什么,整幅画面因为这些尊贵华丽的女子的着装配饰显得十分富丽动人。夫人们的体态丰姿绰约,表情雍容华贵,脸庞面若桃花,具有‘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的特色。奔走的马儿骨肉匀称,丰肥健硕,气质昂扬,这些无不体现着唐朝衣食丰足,连牲畜也尽是健壮成长,仕女丰满,珠圆玉润的特点。

2.绮罗衣衫

唐朝对于女子着装的包容程度是历史上所从未出现过的,统治者的血液中流淌着浓厚的胡人血液,当时丝绸之路的开启使得波斯,印度,地中海各个国家的交流极为密切文化的开放,人们的思想也冲破了礼教的束缚,变得大胆又开放,勇于接受新鲜的事物,这在女子着装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唐朝女子衣服样式也尤其多,可着男装,虽然有着男女服饰不可同穿,可在唐朝,女子穿男装别有一番韵味,而被上层允许,起初是在上层社会和宫女之间,渐渐被流传宫外,深受广大女子的喜爱,女子们也试图穿丈夫的衣衫,宽大且艳丽,把一个大唐社会打造的色彩缤纷。在唐,有襦裙,上窄下宽,上身是越短越好,裙子欣长且宽,相接处以腰带做装饰,有些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韩服,体现出华贵雍容之貌,唐人的血统中有胡人血液,所以胡服也多为女子喜爱,只是多以舞女作为装饰物件取悦贵人,唐朝女子露胸是封建王朝之中所没有的,披有流苏长纱,走起路来,翩舞飞扬,灵动仙美,煞是动人好看。更有诗云“胸若暗雪脸若云”露胸装只在贵女嫔妃之间穿着,舞女也可半露酥胸起到为舞蹈增添美趣,从而达到取悦上位者的目的,下层劳动女子是不被允许穿这样的服饰的。

周眆的《簪花仕女图》中,女子或侍弄花草,或逗弄珍禽,穿着清透性感,薄纱披肩,长裙拖地,摇曳生姿。制裙面料以丝织品为主。裙腰可以向上自主提高度,有的可以掩盖胸部,有的则是显其腰部,下半身着抹胸,外披轻薄罗衫,服装头饰繁华缛丽,不管是样式还是颜色都超过了前代,可谓是群芳争艳,瑰丽多姿。

二、绮罗人物画形式语言特点

1.线条

绮罗人物画也叫作唐代工笔仕女画,它的线条是为了体现出贵族妇女慵懒、丰满绚丽的特点,着重表现人物面部和肌肤的光滑质感,体现贵妇服饰薄而透明的材质感,故线条不能用刚强、雄健、粗狂来表现,而要显示出那种雅致柔媚的感觉。比较长的线条流畅连贯,因是表现女子,圆润在画家的考虑范围内也运用得当,短线条细劲有力,具有活泼、含蓄的特点。长线条和短线条的交叉运用,使得唐朝仕女图线条丰富。

2.色彩

唐代在色彩方面并未对不同阶级的人民有限制,这就方便了画家在色彩方面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唐代仕女画气度恢宏、色彩绚丽,在色彩方面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形成大唐丽人的高雅秀丽之美。因为表现的是贵族,故在色彩着色方面比较浓艳,在色彩上形成富丽华贵的效果。唐代工笔仕女画主要以暖色调为主,但并未给人以焦灼燥热的感觉,相反具有非常清丽动人的感觉,色彩雅致,既温馨可人,又艳而不俗。

3.材质肌理

在唐代,画家都是通过渲染来表现物品的质感,技术虽不比现在发达,但是其表现力仍然被后代的我们倾佩。现在我们对唐代工笔仕女画通过研究和探索,更加被古人运用高难度的矿物质颜料来达到“出乎自然”的色彩所折服。

三、绮罗人物画内容题材的选择

女性繁衍后代,让人类继续在这个社会中承担主动者的角色,她的使命是不可替代的,从原始社会中的母系社会到后来演变为父系社会,虽然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在变更,但毫无疑问,在作用方面和历史的发展方面她们不可缺少。女性身体的曲线是地球上最完美的自然杰作,具有天然的形式美感,而且女性的温婉柔媚在社会生活中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因此,仕女题材进入绘画领域是必然性和肯定性的统一。仕女题材的绘画最初不是在唐朝出现的,也不是由唐人创新的一种新颖的题材绘画,早在战国和东晋这两个时期里仕女题材绘画已经占据了画作的主要版面,而在唐朝,仕女画则被多位著名人物绘画大家推上了新的高度,把仕女之美演绎到了极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她打破了历代以来男权统治制度一成不变的局面,使得女子不但在政治地位上占得一席之地,而且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和地位日益加重,玄宗时期,杨玉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便应验那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谚语,此后杨家上下富贵荣华。虽然结果仍然避免不了男权统治,但是唐代女子的地位比起这个素来以男尊女卑为评判标准的封建社会中的其他朝代的女子,地位要高出许多,女子丰满的体态,如花的面容,更是体现出一个朝代的审美风范,因此,唐代的人物画很多是以仕女作为绘画的表现题材。

猜你喜欢

仕女画仕女人物画
中国传统仕女画与当代陶瓷仕女画之比较研究*
苏州博物馆藏仕女画精品展
闺阁红粉 千秋佳人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仕女画
浅论陶瓷艺术中的仕女纹饰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唐代传统仕女画探讨
从《宫乐图》看唐代仕女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关于写意人物画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