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典咏流传》谈文化类节目创新发展
2018-04-01秦立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秦立(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一、古典诗歌的创新-以《经典咏流传》为例
(一)节目形式
据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副主任许先生表示《经典咏流传》是传输经典诗歌文化,并以“创造性转化、创新和发展”为目的的节目,该节目具体形式为邀请流行音乐歌手演唱中国传统古典诗歌,即“文化+音乐”的全新创作形式。这种模式突出了节目形式和发展理念的创新与突破,开创了央视文化节目标的新局面。
特别是运用目前流行的方法,与流行元素相联合,创作和诠释古典诗词,巧妙地解决了简单的文化展示、大众传播受限、音乐展示文化不足的弊端。可以说,这种创新的结合,让经典变得新鲜、流行,更符合当代生活。
(二)节目内容
从这档节目需要改编自古典诗歌内容和内容沟通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创造的音乐需要充分显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并与当代流行音乐的美学相结合,它可以表示,《经典咏流传》丰富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内涵。节目中表现的一系列精致、优雅、大气的歌曲给中国流行音乐创作带来了正面向上的引领潮流,从“娱乐噪音”到“人文静美”,对流行音乐的积极引导较为有利。此外,通过中国古典诗歌的流行音乐“包装”,中国古典诗歌与时俱进,更接地气,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该剧不仅选择了《三国演义》、《明日之歌》等脍炙人口的诗歌,还选择了《苔》较为小众化的诗词,梁老师以清新的歌声进行教学和表演,让听众切身体会到他在贵州省山区进行支教的伟大。
(三)节目立意
节目创新的核心在于《经典咏流传》的传唱角色选择。节目选择不同的角色,有学者、教授、学生和老师,也有罗家英等老一辈的艺术家,也有谭维维,王俊凯等其他受欢迎的年轻明星星和为我们的国家赢得了荣誉的运动员,也请作曲家谷建芬大师,如钢琴家武夷巫漪丽…由此可见,《经典咏流传》节目在诗性意境的基础上,选择了形象与气质更为一致的歌手。以这些明星为主导的表演效果为观众提供了文化灵感,效果更加显著。此外,场景营造的氛围与这首诗非常一致。
二、文化类节目的发展-以《经典咏流传》为例
(一)抛弃传统“打包”传播模式
以经典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的文化综艺节目发展势头正猛,根据“明星+经典”形式可以用来传播知识竞争,通过明星带领观众阅读经典文化作品或与明星进行知识竞赛,进行简单的包装后直接向观众展示经典的传统文化。这种模式使得这样的文化节目很难摆脱“新瓶装旧酒”的困境。观众所被传递到的传统文化内容多为同一类型,难以形成深刻的印象和清晰的理解。
《经典咏流传》的创新在于其歌曲的写作风格也非常多样化,涵盖了古风、民间和摇滚音乐的风格,呈现出多种形式。优秀的歌曲可以“除旧推新”,为观众呈现新鲜的内容和真挚的作品,从而解决了广大观众对传统古典文化仅此一种表达形式的疲惫感。另外,观众更容易接受歌曲的形式,创造出深刻的节目记忆点,有利于实现经典传承的核心目标。
(二)“四位一体”结构与跨屏传播
《经典咏流传》显示在屏幕上和传播古典诗歌交流主要是为了适应古诗词,在表演的过程中观众表达的形式为“开启红心”,从而对作品进行支持,经过评委对文本解读和诗歌创作的评论后,形成了一套“传唱人+表演者+评委+听众”的整体结构组合,构建“四位一体”的节目模式,以增强凝聚力。
尽可能从节目的角度来加强观众的参与,扩大观众的范围,吸引观众。对现场观众来说,让他们与评委们一起参与“点亮红心”活动,通过大屏幕实时汇聚能量,让现场观众有强烈的参与感。使用“微信摇一摇”在非现场观众中衍生节目。换句话说,跨屏改编歌曲的传播具有大屏幕和小屏幕的双重影响,这导致了两个流行的微平台的共享,充分扩大了节目的线上线下影响力。
三、结论
《经典咏流传》充分体现诗歌文化的内涵,创造性地进行表达,坚决不成为“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行为,解决了大众传媒缺失和纯音乐文化背景缺失的弊端。这档节目最成功的部分是为世界传统文化的传播问题找到一个专属中国的解决方案,形成流行时尚与传统文化的协商机制,真正做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型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