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人与环境”的互动性探究

2018-04-01王格格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丝路艺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互动性景观设计景观

王格格(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一、引言

地球上自从孕育了生命,便产生了人类活动的印记。马克思先生曾经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这个问题的观点,他认为环境决定人的观点必将会导致唯心史观的出现。他和恩格斯先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详尽地阐述了对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解,并得出了“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的经典结论。 正是马克思总结出的这种人与环境的微妙关系,在今天看来,对当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具有非同一般的指导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当代城市居住区景观的设计也在景观设计的领域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这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成为了评价居住区建设的标准之一。因此,居住区中的景观设计不但要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同时又要具有美观、安全、生态等特性。除此之外,居住区中的景观设计还要体现一点,那就是互动性。“互动性”并不是单向存在的,而是人与生活

环境发生着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不思虑人与环境的互动性问题的景观设计并不是完整的景观设计。

二、研究现状

从我国建国到现在,随着我国经济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和商品化住房程度的加剧,我国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经历了以下的四个时期:

(一)建国初期

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城市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还被人们单纯地理解为小区绿化设计,当时的“绿色”概念成为了主要的流行趋势。到了50年代中期,在规划居民住宅区时,采用了封闭的格局,此时的人们交通购物都很不方便。景观设计者也仅仅是在模仿欧美风格的设计,在此期间,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生活环境与自身的联系。

(二)改革开放

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的前期,由于国家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便采用了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形式。所以,住宅区的居民大多是来自同一个社会群体,具有相同的社会属性,这从而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互动型文化模式。直到后来,有些地区的人民先富裕了起来,这时的居住区景观设计,便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也发展了起来。

(三)90年代

在90年代的住宅规划设计阶段,最明显的特点体现在:这一时期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因素,居住区的整体空间结构开始结合自然的院落空间形式,同时,重视住宅区周围气氛的设计。这时的房地产业也相继发展起来,开始标新立异,踏入创意的潮流。居住区景观设计在这一阶段产生了重大性的突破:第一,景观规划和设计开始融为一体,景观设计的体系中也包含植树种草、建筑物等硬的陈旧方式,并注重主体的塑造性。第二,引入绿色住宅的理念,设计者把设计重点放到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上,注重生态性。 第三,为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于是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如增加小区会所,屋顶花园,设计人车分流的道路等。

(四)21世纪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们面临着地球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困境,气候、水源等生活问题日益加重,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新世纪的城市居住区景观已逐渐被现代化、时尚感的风格所取代。这也要求居住区景观设计要与居住者主体产生关系,让人们重新找到具有归属感的生活环境。

从上述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四个演变阶段中,可以看出:我国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当今正处于第四个阶段,在这个时期里,许多居住区都出现这样一个景象:仅仅为了绿化而绿化,为了造景而造景。并没有从人们的实际主体性出发,考虑到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性。

三、“人与环境”关系中的互动性理念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环境”关系论的创新

当远古的祖先经历并完成了从猿到人这一进化过程时,他们便开始用自己的双手进行劳动创作,同时与客观环境物质发生了交换。这时,人们便不由自主地在头脑中产生了与环境关系之间的思考,直到出现了马克思揭示科学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其间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来自于普罗泰戈拉的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以此确立了人类相对于客体的主要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对于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出现了人性的智慧超越神灵的倾向,哲学家们解释了人、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他们认为:人归属于自然界,同时又受制于自然界。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西方文明和哲学思想领域的智者,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并确立了思想学说。在探讨“人与环境”的关系的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人类的本质及主体性的发现,而对前人的思想观念进行了超越式的批判。他们提出了:第一,历史应该同生产现实相结合在一起,第二,确立了“人—环境”互化的实践观,第三,表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体的人与环境的关系论,从而实现了理论的创新。

(二)“人与环境”关系论中互动性特征的现实意义

在探讨人与环境关系的问题上,恩格斯先生批判了自然主义的历史观点。他认为:自然主义的历史观点是单方面的、不完整的,因为它只是认定自然界会对人类产生影响,只有自然条件才能决定人类的发展。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便提出了关于自然界、人与社会环境的新观点,并确立了辩证唯物的人与环境互动的思想。这一思想的确立,对我们今天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我们要积极地继承这一思想观点,注重劳动人民创造环境的主体地位,实现人与环境双向的互动交流。

四、当代城市居住区景观中的“人与环境”互动性

(一)城市居住区景观的发展

城市居住区指的是具有不同居住人口规模和城市干道或自然边界线所围合的生活居住区域。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出,在2000至2010年间,全世界有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而到了2025年,世界城市人口的比例将会达到60%。届时,城市人口将会超过农村人口的数量,从而进入到快速发展的城市时代。

(二)城市居住区景观中的互动性原则的体现

1.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居住的场所已经被划分成了一个一个的单元,小区里的人们便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使是经常碰面,但却从未主动交谈过的现象。 所以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以下几点:第一,应当合理地规划住宅区的总体布局,在总体的布局中满足居民的各项需要。在进行总体规划的时候,应将活动场地与小区景观的设计一并考虑进去。第二,居民活动的空间应当适宜,这是能否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前提。因此,在实际中,适宜的空地面积要达到60%以上才能实现这一要求。第三,居住区的功能划分,比例应当合理。

2.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性

在城市居住区景观中,除了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之外,还应当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人们与景观的关系,并不只是满足于观赏游览,还应当满足娱乐、休闲的功能。我国的古典美学中曾把“可观、可游、可居”作为景观设计的设计理念,所以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还应重点考虑景观与人的互动性。其中,人与植物之间的互动性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当今充满钢筋混凝土味道的城市里,绿色植物能够帮助人们赶去疲惫、带来心灵的舒适。

五、“互动性”原则对居住区景观的影响

(一)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中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天人合一的原则

在环境设计中有很多要讲究的地方,例如空间的围合、尺度的比例大小,以及空间的对比统一和焦点视觉的中心等要素。而人与环境并不是两个单独存在的个体,它们是相互联系并相互作用的。

2.因地制宜的特色

在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域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因为人们会对自己生活的某个地域文化很熟悉,在心里上会认可这种设计的表达,所以这也是景观设计要表达的主旨之一。但传承因地制宜的思路才是根本所在,并不是其形式的本身。

3.舒适宜人的环境表现

如今,人们为了追求理想的居住环境,从而重视在景观设计中能否创造出舒适宜人的环境氛围。要想创造出适宜的居住环境,合理利用自然气候条件这一要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居住区景观的设计上,要做到合理利用自然气候的条件,例如光影、气温等。

(二)“互动性”原则对居住区景观的影响——以南京东原亲山居住区景观设计为例

南京,又称金陵,它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和丰富浓厚的文化底蕴。南京东原亲山居住区的位置坐落于南京宝华山下,它的周围覆盖了大面积的山水资源,可以说占据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此居住区景观的设计,主要表达了隐逸山间的悠然禅意,为居住者营造回家的舒适感受。通过设计,以此带给居住者望、行、游、居的心灵之感,增加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使人们留恋于这份回家的欲望。

1.居住区功能布局的新探索

本居住区在总体布局上有了新的探索,具体表现在:人们回家的路线依据地势的高与低,运用了递进的表现形式。首先,入口处的设计蜿蜒曲折,寓意着人们经过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回家放松的那份舒适。接着,往前走便会发现:每个递进都有不同的体验,设计师将周围的风景融合了进来,形成了有机的整体,同时将空间概念转变为了时间进程,连廊的设计加强了空间的纵深感。入口的设计与内庭相融合,并巧妙地隐藏在林间,内庭与连廊的设计也采用框景的手法,使得人们不论是在庭内中行走,还是在廊中漫步,都会产生一种“你在园内看景,我在廊中望你”的意境。狭长的竹木过廊设计在视觉上产生变化,引导人们将视线转移到内庭中。在上山步道的设计上,设计师采用曲径通幽的竹径和拾级而上的形式 ,使得狭长的步道再次起到引导人们视线的作用。同时,具有日式枯山水风格的居住区环境,可以让居住者的心灵再次沉淀下来。因此,从整体的功能布局上,设计师把握住了“人与景的互动”原则,使景观不再单纯地成为欣赏的对象,而是成为指引居民回家之路的方向。

2.设计韵味的体现

若想体现出居住区景观整体的设计韵味,巧妙的细节设计非常重要。因此,设计师运用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即:充满古典韵味的毛石墙和干净的白墙相结合,不仅外观清朴典雅,在使用上还可以做到隔水、防霉。而作为入口处的大门——山门,在设计的风格上主要以东方禅意为主题进行设计,门内的植物均采用竖向种植的方式,在人们的视线上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同时加强了空间的纵深感。站在此处,向山门外观望,可以欣赏到远山的朦胧与神秘。这时,人们居住的环境和自然之间就产生了一定的联系。山门把人们的生活与远方的自然景物联系到了一起,使得人们在视野上更加开阔。

3.材料及艺术手法的表达

在材料和艺术手法的表现层面,设计师通过融入自然山水的肌理,运用“水”元素的特色、与其和谐相生的特点进行了设计。在视觉上,它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人们能够从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并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

六、结论

本文通过结合实例——南京东原亲山住宅区景观设计的分析,以此体现了当代居住区景观中的互动性这一原则的重要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叙述的:“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人与环境之间具有互动性。”这不仅是居住者情感的需求,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人们通过创造的景观环境来满足自我返璞自然的心理需求,同时,自然景观又能为人们带来美的精神享受。因此,这必然会成为当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要注重发扬人的主体性,在城市居住区景观中融入互动性的理念,让人们在一天忙碌的工作之余,享受到归属的幸福感。

猜你喜欢

互动性景观设计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景观别墅
基于CDIO模式的互动性动画视频受众群体特征挖掘方法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玩转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