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空间联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综述

2018-04-01汤长安张丽家

商学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要素区域经济

汤长安,张丽家

(1.湖南商学院 湖南省区域战略与规划研究基地,湖南 长沙 410205;2.湖南商学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区域之间经济来往密切,并且相互依赖不断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发展状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的经济实力显著提升,但随之而来的区域差距扩大、产业结构失衡、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经济持续推进面临困境。因此,缩小地区差距,打破二元结构,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随着全球化经济的持续推进,产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学者们从产业分工、产业集聚、产业协作、产业空间联动以及要素积累、要素流动等角度,对新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梳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脉络,进一步探讨新时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的发展过程,由以前的非均衡发展到追求均衡、充分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着严重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学者们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理论演化、水平测度、影响因素和发展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演化

虽然从学科进程上来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是我国经济学者从我国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个科学概念(覃成林,1998)[1],但是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国外要比国内早。早在20世纪中期,一些经济学家就在传统发展经济学增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古典区域均衡发展理论。Rosenstein(1943)[2]的大推进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该全面发展产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经济高速发展。Perroux(1950)[3]提出了增长极理论,认为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主导产业,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之间的关联乘数效应可以推动其他产业发展。该理论承认了区域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现实特征,推翻了新古典均衡理论。Hirschman(1958)[4]采用集聚的视角来分析“核心-外围”理论,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区域发展会形成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以上的不均衡理论,一方面承认了区域不均衡发展这一事实,另一方面却未能找到合适路径破解这一问题,在这一情况下,不均衡发展理论顺势而生。梯度、反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发展理论和网络开发理论都是典型的非均衡发展理论。梯度、反梯度转移理论都强调通过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同的只是转移顺序,但是这两个理论都会导致产业的重复,引发经济结构趋同等问题。虽然增长极发展理论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产业层面,但过度强调增长级而忽视了其他区域协调、配套发展的分析。网络开发理论强调了区域间网络化结构形成的重要性,但简单的网络化效应分析缺乏有效的说服力。不管是均衡发展理论还是非均衡发展理论都表达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期望,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但是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自20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念提出起,学者们就对其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覃成林(2011)[5]从市场开放程度、经济联系程度以及经济发展方向三个角度出发定义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认为在区域开放的条件下,区域间的联系、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并且相互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的情况下,如果各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并且差距越来越小,那么该区域就实现了经济协调发展。范恒山(2011)[6]在充分考察我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基础上,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该包含五大内涵:一是区域间人均GDP差距应处于合理范围内;二是不同区域的居民可以平等地享用基本公共服务;三是地域比较优势得到充分有效发挥;四是区域间良性互动;五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刘俊英(2012)[7]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首先要保证经济发展总量和效率提升,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将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而实现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区域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的研究有所不同,但是都强调了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开放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总的来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保持国民经济整体高效运行和适度增长,另一方面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且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要稳定在适当的范围内,从而实现各区域协调互动、共同发展的一种发展理念。区域经济协调理念表达了各区域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发展诉求。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首先要进行的是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解和测度,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测度,国内外学者均作出了较多贡献。Chen(1996)[8]在利用solow模型分析中国各省经济数据时发现,改革开放战略的推行使中国各省人均收入发生了相反的发展趋势,呈现出速度为5.6%的条件趋同状态。不同于以上学者,Demurger(2001)[9]在运用Barro模型研究中国各省1985—1999年经济发展情况时发现,各省之间不存在绝对趋同现象,而存在相对趋同效应。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国内学者也进行了较多的研究。韩兆洲(2012)[10]将我国各省经济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自相关莫兰指数对其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相关性较为明显,并基于此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覃成林(2013)[11]以我国四大区域和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了空间莫兰指数、区域经济增长系数和区域经济差异系数,并用平均赋值法将这三个系数合并起来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

测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是进行后续研究的基础,国外学者主要采用间接方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从经济趋同、经济差距和经济空间联系等方面出发,间接的测度方法可以反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而国内学者主要是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通过一系列的统计方法进行直接测度,更直观,更有效。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测度。

(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和发展机制

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机制方面,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较多研究,综合学者们的研究可以发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大体可以从政府、市场、企业三个方面。Barro(1990)[12]发现政府公共支出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变量之一,因此可以通过改善单个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的方式来实现经济增长。Devarajan等(1996)[13]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分为资本性、经常性支出两类,并且两大性支出对于区域经济有着截然相反的作用。经常性财政支出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而资本性财政支出却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要有选择地发挥政府机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Breton(1998)[14]所提出的“竞争性政府”理论,认为政府间的竞争是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国内学者也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杨向辉(2010)[15]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对该市的科技资源配置以及技术转移的总体效率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科学技术边际产出弹性较高,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刘生龙等(2011)[16]通过实证检验,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正向影响路径。张辽等(2014)[17]在研究中发现,政府竞争会对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产生影响,进而改变原有的经济格局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区域之间能否缩小差距,实现协调均衡发展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等的。政府政策、市场机制和企业等不同因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应该综合发挥各要素的作用。

总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就成为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梳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演进、内涵和影响因素对于产业合理布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产业创新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区域产业之间在经济、技术等方面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区域产业间竞争与合作并存。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越来越成为学者们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角度。纵观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学者们主要从产业集聚、产业转移和产业空间联动的角度出发进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一)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集聚是指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同处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具有关联关系的企业或者机构,由于生产共性或者互补性等特征而在地理区域形成的一组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产业群现象。这些产业基本上同处一条产业链,产业与产业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通过彼此之间的溢出效应,实现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的共享,从而获得规模效应,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Nicholas Craft 等(2003)[18]在研究中发现产业在特定的区域集聚会对经济绩效、规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显著的推进作用。Fan 和Scott(2003)[19]在对比东南亚国家和中国经济发展时发现,产业集群战略的实施能够吸引FDI,促进经济共同发展。李娅丽(2016)[20]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了金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可以采取措施提高区域金融产业的集聚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旅游业集聚往往会带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胡锡琴等(2017)[21]从空间的视角出发通过成渝城市群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FDI和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能大力促进成渝城市群的发展,缩小中西部城市群的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包琼雪(2017)[22]在研究温州物流业集聚情况时发现,温州市的物流业集聚程度远远低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温州市急需调整产业结构,通过不断地提高物流业的集聚程度,充分发挥物流产业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带动作用。当今世界,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知识创新越来越成为各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首选途径。黄贤俊(2017)[23]比较了长三角和珠三角高技术产业集聚演进过程,结果显示虽然两区域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和演进过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但是均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学者们从不同产业出发,研究产业集聚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具体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群内逐渐出现了生产要素成本提高、市场饱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要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还必须根据地域比较优势进行适当的产业转移。

(二)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指的是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反映了地区资源配置条件和区域空间布局的变动,是经济发展规律性的现象,也是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从转移的方向来看,产业转移可以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区际产业转移和城乡产业转移。通过产业转移,在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区域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R.Vernon(1996)[24]主张产品都存在生命周期,认为在一个完整的产品生命周期里,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的方式将本国落后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通过产业转移可以集中财力物力进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生产,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承接产业所带来新技术和新工艺会极大地提高生产率,实现经济的优化发展。Feenstra(2008)[25]以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国家产业转移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产业转移中跨国公司通常把低技术含量的非核心产业外包给欠发达国家,这一行为均可促进转移国和承接国的产业结构优化。王欣亮(2015)[26]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现状出发,在充分了解发达区域和欠发达区域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产业转移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的结论,这一结论也通过我国的经验数据得到了验证。翟仁祥(2016)[27]在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基础上,发现要素的跨区域自由有序的流动能促进区域产业转移,而区域间产业的梯度转移又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靖学青(2017)[28]采用2000—201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同样证明了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正向效应。

产业发展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即尽可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生产要素成本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在经济动机的指引下,产业会发生主动或者被动的转移,产业的跨区域转移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不论是产业集聚还是产业转移,都未能发挥产业分工与合作的最大效应,因此学者们从理论和实证中继续寻求新的方向。

(三)产业空间联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不论是产业分工合作、产业集聚还是产业转移,都是在成本提高、市场饱和、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面临困境时区域间产业被动进行调整,因此效率比较低。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区域之间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产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跨区域产业联动要求打破要求突破区域、产业和市场的制约实现资源全球配置,发挥产业间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效应,实现产业区域合理布局,联动发展,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随着大量产业联动行为的出现,有关产业联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Ichimur(2003)[29]在研究高技术产业时发现,高技术产业可以为联动网络中的相关联产业,提供各种形式的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从而加速联动网路中其他产业的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基础。通过产业联动,处于同一联动网络中的产业,为高技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拓展了空间,有利于区域科学技术进步。蒋军标(2016)[30]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例,通过灰色关联度测度19个产业的关联度,结果发现该经济带产业联动发展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为了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必须采取措施促进产业转移和升级开发,加强产业空间联动。阳琴(2017)[31]从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和产业群联动发展的动力机制入手,提出了促进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洞庭湖经济发展效益的具体措施。江小国等(2017)[32]在梳理了区域产业空间联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测度了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分析了两地区产业联动的现实特征,并通过构建区域产业联动潜力评价模型,测出了皖江城市和长三角城市之间的产业联动潜力,形成最大联动效应城市组合,为两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具体思路。学者们以一定的区域范围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对区域内各产业间联动的具体情况及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进行大量实证分析,为其他区域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最重要的是要促进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布局和联动发展。不同于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产业空间联动突破了企业、产业和区域的界限,在优化了企业关系、产业关系、区域关系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带来了1+1>2的协同效应。产业空间联动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但是以上研究并没有对区域间产业空间联动产生的内在原因及产业在空间上如何互动做出详细的解释,这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三、要素视角下的产业空间联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空间联动是区域经济利益要素在空间上的具体表现,是突破单个区域资源和生产率制约的有效途径,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最为实质性的内容,也是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和重新配置。产业空间联动的主体是产业,而生产要素又是影响产业生产和布局的关键,因此学者们从要素积累和要素流动的角度出发,研究产业空间联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要素积累

生产要素是顺利开展经济活动的基础条件,而生产要素积累对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Fitzgerald等(2004)[33]实证检验了OECD国家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认为生产要素的积累能够提高其他产业的生产效率,并且要素积累差别也是造成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制造业集聚差异的重要因素。专业化集聚的MAR外部性可以通过强化地区要素积累促进地区内产业技术创新,进而提升地区产业效率。Jacobs(1969)[34]强调地区生产要素的积累更多体现在异质性人力资本的流动和集中,而这种人力资本的积累对集聚地区的知识溢出和新知识创造均具有重大意义。张小雪等(2015)[35]从理论方面分析了物质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通过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证实了上述理论。金春雨(2015)[36]综合采用卡尔曼滤波和卡尔曼平滑算法估计模型,研究不同要素积累效应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正向促进作用。王检等(2016)[37]拓展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采用财政支出效率与产业结构的要素积累模型,实证检验了资本和劳动积累能够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动的结论。生产要素积累改变了地区经济生产的成本,有利于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要素流动

新古典增长理论指出,要素价格的不均等是要素跨区域流动的主要原因。义旭东(2011)[38]在研究中指出要素的有序合理流动是形成新型区际关系的基础,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可以充分发挥要素非均衡性的作用,因此依靠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Shioji等(2001)[39]从理论上论证了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可以通过加快劳动力的流出速度来实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可行性。李新安(2013)[40]认为要素流动往往会带来区域间更加频繁的经济交流,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更加密切的关联互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张辽(2013)[41]基于1997-2011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考察了要素空间流动、产业地区转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结果显示要素流动能大力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韩彪等(2015)[42]在研究中发现,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不仅大大地优化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也极大地提高了技术溢出水平,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梁碧波(2016)[43]提出政府指导下的要素流动和区域产业转移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吴军等(2018)[44]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对1978—2013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区域经济水平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政府政策影响下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流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根据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可知,要素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而要素的跨区域流动通过提高要素的边际生产效率成为了经济增长更加深层次的原因。要素区际流动可以重构一个区域的要素结构。处于不同要素结构下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组织生产的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因此研究产业空间联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时,需要从影响要素结构的要素流动视角进一步展开。

四、研究述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新时代,统筹区域经济,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不断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基于各国具体实际情况,学者们不仅从宏观层面的产业集聚、产业转移和产业空间联动的角度,也从微观层次的要素积累、要素集聚和要素流动的角度探讨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机理,并且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也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目前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大部分是从产业或者要素某个单一的角度进行的,未能从要素积累和要素流动的规律特征,结合产业转移、产业集聚和产业空间联动的典型事实,研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与机制问题。在后续研究中,还有待于从微观层次的要素视角,结合宏观层面的产业空间联动机制,探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本文只是对以往学者们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对要素流动、产业空间联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机制研究也有待进一步加深,并且也缺乏实证方面的检验,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更加注重模型构建和计量方法的运用,以达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统一。

[1] 覃成林.论经济市场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经济纵横,1998(1):7-11.

[2] P.N.Rosenstein Rodan.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Europe[J].Economic Journal,1943(7):1-15.

[3] 弗朗索瓦·佩鲁.增长极概念[J].经济学译丛,1988(9):10-15.

[4] Alber O.Hirschman.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 lopment [D].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5] 覃成林,张华,毛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辨析、判断标准与评价方法[J]. 经济体制改革,2011(4):34-38.

[6] 范恒山.全方位深化中部地区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J]. 宏观经济管理,2013(5):26-29.

[7] 刘英俊.公共支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综述与研究动态[J]. 经济问题探索,2012(10):73-73.

[8] Chen J, Fleisher B M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an explantion for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China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1(29):95-117.

[9] Demurger S.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an explanation for regional disparities[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1(29):95-117.

[10] 韩兆洲,安康,桂文林.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 统计研究,2012(1):38-42.

[11] 覃成林,郑云峰,张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J]. 经济地理,2013(1):9-14.

[12] Barro,R.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8):103-125.

[13] Devarajan,V. Swaroop ,H. Zou. The composition of public expendi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96(37):313-344.

[14] Breton A,Scott A. The economic constitution of federal states [M].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78.

[15] 杨向辉,陈通.基于VAR模型的天津市技术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动态关系研究[J]. 软科学,2010(9):67-70.

[16] 刘生龙,胡鞍钢.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J]. 经济研究,2011(3):72-82.

[17] 张辽,宋尚恒.政府竞争、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当代财经,2014,(03):21-28.

[18] Crafts N,Venables A. Globalization in history: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M]. Globalizat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323-370.

[19] Fan C C,Scott A J.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development:a survey of spatial economic issues in East Asia an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regions [J]. Economic geography,2003,79(3):295-319.

[20] 李娅丽.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山东财经大,2016.

[21] 胡锡琴,张红伟.空间经济视域下城市群FDI、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基于成渝城市群的实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116-125.

[22] 包琼雪.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集聚程度的相关性研究——以温州市为例[J].中国商论,2017,(15):42-43.

[23] 黄贤俊.基于空间计量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及知识溢出效应研究——珠三角与长三角的比较[D].深圳:深圳大学,2017.

[24] R.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190-207.

[25] Feenstra,Robert C..Offshoring in the Global Economy[R].Ohlin Lectures,presented at the Stockholm School of Economics,2008(9).

[26] 王欣亮.比较优势、产业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5.

[27] 翟仁祥,黎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献综述[J]. 新经济,2016(12):9-11.

[28] 靖学青.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 求索,2017(3):125-130.

[29] Ichimura H.,Konishi Y.,Nishiyama Y. An Economietric Analysis of Firm Specic Productivities : Evidence from Japanese Plant Lecel Data[J]. Discusion Paper ,2003(2):1-16.

[30] 蒋团标,常玲.珠江-西江经济带产业联动的实证分析[J]. 改革与战略,2016(2):6-83.

[31] 阳琴,陈国生,陈晓亮.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城市群与产业群联动发展的动力机制及保障措施[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53-56.

[32] 江小国,周海炜,贾兴梅. 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地区产业联动性研究——基于空间引力模型[J].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7(1):148-153.

[33]Fitzgerald K.,Harmon.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ade[D].Anaesthesia,2004(59) :1028-1029.

[34] Jacobs,J. The Economy of City[J].New York:Vintage,1969(2):268-269.

[35] 张小雪,李诗争. 要素积累、外部性与可持续增长:理论及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经济经纬,2015(3):132-137.

[36] 金春雨,程浩.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来自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还是要素积累效应——基于状态空间随机前沿面板模型的计量分析[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7):30-38.

[37] 王检,石大千,吴可. 财政支出效率与产业结构:要素积累与流动——基于DEA和省级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6(3):15-18.

[38] 义旭东.论要素流动对新型区域经济发展之推动效应[J].现代财经,2011(2):28-45.

[39] Etsuro shioji.Public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A Convergence Approach [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01(6):205-227.

[40] 李新安.生产要素区际流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区域经济评论,2013(1):129-134.

[41] 张辽.要素流动、产业转移与经济增长——基于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当代经济科学,2013(5):96-128.

[42] 韩彪,张兆民.区域间运输成本、要素流动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J]. 财贸经济,2015(8):143-155.

[43] 梁碧波.产业转移、要素流动与结构优化——基于中心-外围模型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J]. 经济问题探索,2016(4):88-96.

[44] 吴军,魏安喜.区域经济空间相关性的趋势分解及影响因素探析——兼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建议[J].经济经纬,2018(1):1-10.

猜你喜欢

要素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