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四重机制*

2018-04-01祝大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培育价值观

祝大勇

[内容提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建立由被动到主动的教育动力转化机制、由认同到内化的个体心理接受机制、由融入到引领的作用发生机制、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生长机制,实现以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以校园文化丰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局面,使大学生在最重要的人生阶段不仅获得知识技能,更获得良好的文化熏陶,确立指引人生的价值尺度和坐标,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1]。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独特的时空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这些优势在高校校园文化中得到综合性的集中体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因此,有必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机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机制保障,切实发挥好价值引领作用。

一、强化教育引导,建立由被动到主动的教育动力转化机制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恰当的教育方式对教育对象的个体价值观施加积极影响的系统过程。[2]对于正处于成长中且具有强烈个性、渴望自由发展的青年学生不能使用纯粹的行政手段等外在力量强迫其接受、认同核心价值观,而必须基于价值观教育的循序渐进性、引导性,以文化人。由此,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应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建构由被动到主动的动力转化机制。

教育动力可以细分为内驱动力和外驱动力。在以往的学术研究中,学者们多强调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外在驱动力。如有学者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包括六个方面:环境助推力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在引力;文化整合力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撑;实践推动力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理论发展力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源泉;主体牵引力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靠力量;制度支持力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约保障。[3]其中,除了主体牵引力,其他五个推动力量基本都属于外在的力量。还有学者认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建构科学的动力机制作为支撑。基于学界研究可见,建构以及如何建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机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依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机制应该是一个由思想牵引、内心驱动和外部推动三方面力量构成的动力系统。由此,我们认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应有意识地完善这些动力机制,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建构由被动到主动的教育动力转化机制。

探索教育动力转化机制,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工作重心,意义重大。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教育者要调动多种因素、运用多种方式手段对价值观培育对象施加积极的影响,虽然这种影响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但是在尚未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之前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外部的,是外在的社会环境加之于其身心之上的,学生个体处于被动的受教育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着科学性和价值性、历史性与逻辑性的统一,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大众接受的理论品质和现实依据。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并不会因为处于主导意识形态的高阶位,就可以简单地、直接地依靠这种强势地位而入脑、入心。如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纯粹依靠强势地位以及外部力量而缺少培育对象的主动参与,即使校园媒体大力宣传、相关校园活动丰富多彩,也未必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根落地,反而会使一些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和逆反情绪。杜绝以上负面影响的关键在于,这些外在的教育力量是否可以顺利地转化为培育对象的内在驱动力量,当培育对象产生了学习、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驱力之后,教育过程中的学生个体就会由被动状态转化为主动状态。

外部驱动力产生的是被动状态,内部驱动力产生的是主动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具有产生内驱力的身份认同基础。“认知内驱力”来自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自身需要,这一需要通过个体自身主动的探索学习而得以满足。美国学者奥苏贝尔仔细研究了“认知内驱力”,他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逐渐学习适应社会角色和履行社会规范的过程,社会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需要明确行为规范并按照规范生活,以获得基本的安全感,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换言之,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是有着对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潜在认知需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追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实现培育对象由被动状态到主动状态的转化。[4]外部驱动力包括理论感召力和社会规范力、环境助推力、制度支持力等,但教育对象在外部驱动力下只是处于被动状态,只有当个体产生认知和行为动机并朝着确定的方向发展时,其主动状态才得以被激发。从教育效果来说,外驱动力必须转化为内部驱动力才能产生实效。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培育对象也是从被动的接受状态开始,并经过主动的自我教育阶段,产生主动的认知、行为动机,进而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注重实践养成,建立由认同到内化的个体心理接受机制

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研究中被频繁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学者们基于不同理论学科背景对认同进行了多重意义的界定。综合学界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认同的本质在于自我认同——无论是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其核心都是将自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与某种特定的文化、政治、价值建立起联系并实现同一的过程,是处于多重社会关系中的个体的自我身份确认和归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指大学生通过一系列心理运作机制,实现自身价值观念构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一。陈佳薇认为,心理认同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大学生的心理认同机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5]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接受机制是指大学生在政治心理、道德心理、学习心理的相互作用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体悟、心理认同进而最终达成自觉践行,这个过程包括情感认同机制、理性认同机制、需要驱动机制和行动体验机制。所谓情感认同机制,是指大学生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呈现形式和行为规范的了解、熟悉,逐渐形成比较愉快、信任等的积极的情感体验。理性认同机制是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即在认识上将自己已有的价值认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统一,这个阶段是相对于情感认同的更高阶段。所谓需要驱动机制是指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自觉地、主动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分析问题、解决困惑、调整认知、确立价值观,满足自身成长中的深层次的发展需要,并准备将其付诸行动的机制。这个阶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阶段,是个体实现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的过程。行动体验机制是大学生在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和需要驱动的接受机制之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付诸实际行动,并在行动中调整改变原有不完善的价值认知,消化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自身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呈现形式和活动载体之中,不断调整、提升、完善自身价值观建构的心理过程。在这四个阶段中,情感认同是基础,理性认同是关键,需要驱动是核心,行动体验是归宿。

需要驱动是价值观认同的心理动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接受机制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把握好这个阶段有利于培育对象实现由认同到自觉行动的转变。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需要曾这样写道:“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6]人的需要与人的本性存在辩证统一,人的需要体现着人的本性,只有在社会关系中充分发现人的价值需要、尊重人的价值需要、满足人的价值需要,才能有效地使培育对象主动地从内心接纳、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自身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统一。大学生面临的人生选择比较多,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或者诱惑,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遇到的价值冲突也较多,其价值需要的表现形式也更为多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青年大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的种种需要从价值观的外在教育到自觉求索、自觉反思的过程。推进这一进程,必须从发现和尊重大学生的求学、就业、人际关系、心理成长等方面的具体需要入手,不断满足其基本需要以及深层次需要,使其在价值观教育中,自觉地、主动地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逐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实践。

在社会生活中,个人发展的心理需要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密不可分,个人需要是基础,社会需要则是个体需要的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要求和指向,个人的价值实现与社会发展的价值需要的统一,是个体自我发展完善的重要保障。当个体开始意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切实满足需要的行为规范而不是一套空洞的政治标语口号时,就会在认同接受的过程中启动自觉自动的驱动机制,自觉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并主动地将其付诸日常实践,在自我价值追求与社会价值要求的统一中提升理想信念、道德境界。

三、增强制度保障,建立核心价值观由融入到引领的作用发生机制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融入校园文化到引领学生价值观的具体作用机制,从制度层面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能够贯穿始终,并指引建设方向。

学者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的研究中,较多地使用了“融入”与“引领”这两个概念。所谓融入,林于良在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时对这个概念做了归纳,认为“融入”概念主要涉及“渗透说”和“转化说”。[7]48关于“渗透说”,周中之认为,“融入”意味着有机结合和渗透,即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起来,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在各门学科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促进大学生感悟并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和认同。[8]周治华认为,“融入”就是要充分利用德育课的主阵地作用,深入挖掘各学科的德育元素,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9]关于“转化说”,杨晓慧认为,“融入全过程”经历从“理论”到“教育”、从“教育”到“头脑”两个阶段的转化。[10]刘九万等认为,“融入”是指大学生能够认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意义,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和行为规范体系。[11]林于良认为,“融入”既包括“渗透”也包括“转化”,“转化”是继渗透之后的一个过程,是大众在受到外在价值观的渗透之后,主动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和意志,强调大众的主动学习与践行过程,所以“渗透”与“转化”共同构成了“融入”这一过程。[7]48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转化”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外在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发展需要,这个转化的过程涉及培育对象从被动到主动的心理活动过程,而之所以能够实现由被动变主动的转化,是主体的价值牵引在发挥作用,这就涉及“引领”的必要介入。“渗透”可以理解为有机结合,“转化”可以理解为生成内化,基于这两个概念来解读“融入”概念,实际上所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在性。

“引领”,是社会思潮研究中的一个高频词汇。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社会思潮研究范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影响范式”,这一范式以研究社会思潮的“影响”问题为基本学术旨趣,围绕“影响—批判”这对基本范畴,形成了以“思潮批判”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另一种是“引领范式”,这一范式以研究社会思潮的“引领”问题为基本学术旨趣,围绕“引领—共识”这个基本范畴,初步形成了以“主体引领”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具体而言,所谓“引领”,李亚员等认为是在众多的社会思潮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精神旗帜和基本理论依据,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的思想整合过程,其根本问题是“对人的引领”,通过对人的引领真正实现在整体上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12]而在“引领”这个概念下,又引出更为细致和深入的引领途径、引领机制、引领经验和引领规律等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涉及用什么来引领、引领谁、引领到哪里去、通过什么引领等具体问题,而最为重要的——引领的方向是为了形成最大范围的社会共识,而且不仅仅是理论共识,更重要的是在实践基础之上又回到实践的价值共识。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既要有“融入”概念中的渗透转化,又要有明确的引领以达成价值共识。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探索其与高校教育理念、校训、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等渗透和转化的有效途径,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变得生动、具体且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化人”功能,设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设置形式各样的校园文化建设板块,推出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校园文化特色品牌,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魅力。再次,在新媒体时代,要善于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新渠道来传播核心价值观,如手机微信、网络微博、慕课平台,这些新媒体新渠道已经深深嵌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消费、娱乐之中,如果运用得当,必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培育时代新人,建立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生长机制

理解和把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二者之间具体的互动机制,可以从文化与价值观、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中获得启示。一方面,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核心价值观以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规约着物质文化的生产方式与效果、制度文化的制定与实施、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方向与途径,任何形式和内容的文化都蕴含一定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文化为价值观教育提供发展动力和丰富土壤,既规定了价值观教育的存在形态、运动方式,同时还赋予了价值观教育特定的内涵。从这个意义看,文化涵养着价值观。具体来说,一方面,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另一方面,校园文化的健康繁荣又可以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深厚的根基和土壤。所以,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与核心价值观教育间建立起互动生长机制。

校园文化根植于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紧密关联,为高校的各种制度、管理、活动提供着精神滋养和理念支撑,校园文化的各种要素,从校园环境到文化活动,从人际互动到个体面貌,从师生穿着打扮到教室的布置装饰,都承载着丰富的价值信息,影响着学生个体的价值取向。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文化教育市场进一步开放。新鲜的思想观念不断出现,传统的价值观念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与此同时,西方的各种思潮、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大量涌入,冲击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造成了部分社会成员在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困惑和迷茫,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面临着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育人的核心内容,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等基本价值要求,培养了学生探索求知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推动了校园文化的繁荣发展。而高校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精神、历史传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充分翔实的生动素材和具体表现形式,有利于促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具体化、日常化。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