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力:增强文化自信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8-04-01

社会科学家 2018年2期
关键词:弘扬价值观核心

张 萍

(1.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2.西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19世纪上半叶之前,中国社会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科技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相应处于文化自信状态之中。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社会由盛而衰。在寻求救亡图存道路过程中我们经历了器物-制度-文化三个阶段,但是第三个阶段对文化的探寻不是对中国文化而主要是西方文化,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衰落对自己的文化逐渐产生自卑之心,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文化解救中国社会的命运。这个救亡图存的过程也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到现在我们是离实现其目标最近的时期,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单纯的经济复兴、是多元的全面复兴,也包括了文化复兴。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文化是强加于生活的秩序,对于人类生活延续而言,是必要的”,[1]虽然她不决定一个民族的生存性,但是对一个民族的存在性具有解释力。毋庸置疑,文化身份的认同是一个国家公民实现政治认同的前提。作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2]的文化已逐渐从百姓日常生活的地位上升到国家实力层面。自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文化软实力概念之后,文化在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作为软实力和硬实力一样都是国力发展的重要方向。发展文化力量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也是目标之一。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文化提升到强国的战略高度,到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七·一”讲话的五年时间中,增强文化自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次被提及。特别是习近平强调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以及文化自信是我国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根本基础,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目前学术界单方面就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增强文化自信的文章较多,成果丰硕,全面系统。但关于增强文化自信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文章较少,代表性的观点有价值观自信的历史基础来源于文化自信①李明.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基石)[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6(1).、价值观自信集中体现了文化自信②肖贵新.价值观自信: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N].福建日报,2016-09-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信的本质和灵魂③梁秀文,夏从亚.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州学刊,2016(11).等,可以看出有从文化自信对增强价值观自信的角度阐述、有从价值观对增强文化自信的价值角度阐述的,还没有从理论上系统性的论述增强文化自信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相关文章。增强文化自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为了增强我国文化力量,推动文化强国战略的发展。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滋养重在文化。所以讲清楚增强文化自信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互动性,有助于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途径之一,有助于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增强文化自信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之一。两者互为途径,共同致力于推动文化强国的战略步伐,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一、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3]“自身文化”来源于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发展过程中所孕育、形成和发展的中华文化。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内容,其内容又会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是未来中华新文化的肥沃土壤、源泉之水。所以,增强文化自信就是增强对我们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和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肯定。

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一定的价值观作为客体对主体具有有用性和效益性。某一社会的价值观内生于某一社会,在其政治经济条件下产生,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的价值观、资本主义社会有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观、社会主义社会有社会主义的价值观。所谓“价值观(或兼职观念)是人们从自身需要出发而确立的关于价值追求、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价值选择的观念,其核心是价值标准。”[4]所以某一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其众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具有规范性和标准性。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资本主义社会有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社会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公民层面立体化的回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三者统一且协调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是否具有互生性?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而言,前者根植于后者,后者是前者的源泉之水。中华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生成中华文化。所以,作为文化类型的中华文化与作为观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存在互生性,具有单一方面的动向性。

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是否具有互动可能性?文化自信是相对于文化自卑、文化自负而言,是对自身文化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与作为因变量的文化不同,文化自信既是自变量也是因变量。这种积极肯定的态度首先来自于自身文化内容,这是自变量;同时文化自信与否也受社会政治、经济等条件的影响,这是因变量。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中华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自信也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这属于文化自信的自变量;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现目标等,发展方向和目标等的实现程度影响着人们对文化的自信程度,这属于文化自信的因变量。作为中华文化深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内含有增强文化自信的自变量也含有因变量。所以,作为态度的文化自信与作为观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互动可能性。

二、增强文化自信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动的存在性

苏格拉底在讨论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命题时认为,所谓存在就是事物的运动性。那么互动的存在性也就是要证明两个事物之间是否具有积极的运动互推力。增强文化自信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互为途径激发文化力量,即文化自信的强度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深度、厚度和广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影响着文化自信的强度。

(一)从增强文化自信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能否成为人知人晓、人信人守、人立人行的社会共识,关键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民族性、人民性和先进性的特点。所谓民族性就是其内容是否具有本民族特点、本民族作风的根基;所谓人民性就是其内容是否具有符合人民利益、人民愿望的实质;所谓先进性就是其内容是否具有科学先进,顺应世界潮流的方向。核心价值观本身是否代表这三个方面取决于她的源泉之水是否代表了这三个方面。中华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之水。作为我们精神追求和精神标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本身就具有民族性、人民性和先进性的特点。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深度、厚度和广度的效益如何与国人直接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生命力的坚定程度有直接的联系。因此,积极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好革命文化、建设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保持好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人民性和先进性的特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深度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5]她成就中国人的过去,成就中国人的现在,也将成就中国人的未来。抗战年代冯友兰先生曾指出,一国有一国的国风①冯友兰先生在《新事论》中提到这种“国风”源自于儒家、墨家、道家,正是墨家、儒家的严肃,及道家的超脱;儒家、墨家的“在乎”,及道家的“满不在乎”。,“在过去我们在这种国风里生存,在将来我们还要在这种国风里得救”[6],这里的国风深深的烙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她的影响力曾超出国界,绽放光芒。在200多年前中国的丝绸、绘画、建筑、装饰、家具、瓷器等物质文化深深吸引着欧洲人,就连德国近现代的大哲学家、思想家莱布尼茨、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多数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影响。所以,我们的文化自信首先来自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民本思想、诚信思想、正义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大同思想等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必须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但是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社会3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根基决定了她的政治性和阶级性,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之辨与封建社会有很大区别。封建社会的“义”是体现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义”,抹杀了个人“利”的“义”;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是实现个人“利”的“义”,体现国家和他人“利”的“义”。所以,今天的传承既不是要传统文化摆在博物馆里进行展览,也不是“照着讲”,而是要“接着讲”,这里的“接着讲”是需要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推进,既不做“复古主义者”,也不做“历史虚无主义者”,自觉中传承创新,传承创新中自信,自信中自立、自强。

2.革命文化的继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厚度

近代社会随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特别是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探寻新的救国道路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一种崭新文化形态,它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吸取了丰厚的滋养,更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创新;其文化实践与创新过程,又是在自身的传承、弘扬与自觉升华中不断演进的过程。”[7]中华文化内涵的革命文化成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社会主导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革命文化从低潮发展到高潮,达到成熟,特别是在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红西路军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不断的引领下和推动下取得民族独立,新中国建立;在社会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革命文化持续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特别是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激励着全国百姓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使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奠定了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中国革命文化曾出现过曲折发展,由正能量逐渐转变为负能量,“一场‘文化大革命’,不仅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被冠之以封建主义遭到全盘否定,一切外来文化被冠之以资本主义遭到全盘否定,就连‘革命文化’的传统也被破坏殆尽。‘文革’中那些表面上激进的红色文化很多都是封建传统的恶性膨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文化’”[8]。由于文化在理论和实践上偏离了之前形成的科学文化理论和指导方针,最终导致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由“政治任务”转为“社会建设”,实行改革开放,中国革命文化传统逐渐呈衰微之势。但是,中国革命文化依然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不能因为时代主题的转变,社会的转型而遗忘她过去曾在中国社会中发挥的光辉作用,对当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生活方式和中国发展道路产生的深远影响。革命时期形成的精神内核理想坚定、艰苦奋斗、团结一致、坚强不息等在今天的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女排精神等充分体现,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奠定了精神根基。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基本内容和发展方向;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指明了基本方针。之所以能依然存在魅力,是由于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发展的方针与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目标具有同质性。在中国革命、建设时期曾增强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在今天的改革时期,我们需要不断扬弃、改造和更新革命文化来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根基和根本动力。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广度

文化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先进文化是泛指一种文化的性质,而不是特指某一种文化的概念。判断文化先进性的标准是看是否反映和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及要求、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是否顺应人类文明进步潮流和方向。一个没有先进文化引领的国家,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就会处于失语被挨骂的境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党和人民在伟大的斗争中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孕育而形成,其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长期的社会先进文化建设、发展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文化生产力角度、广大人民利益和愿望、世界文明潮流和方向出发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得益彰共同推动中华文化蒸蒸日上,特别是文化产业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道路上已迈出坚实步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具有的三个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三个特点具有同质性,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充足养分。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大环境下,特别是面对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挑战与影响,加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发挥好先进文化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更加紧迫,这是一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持久战。不断科学的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培育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奠定广泛的文化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当前我国文化的丰富内容,对今天中国人民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人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核和连续谱系。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根基,她的存在和延续使得中华民族保持住了中国特点、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而且也是世界上少有的能持续延续下来的文化,曾在世界上大放光彩。近代时期中国经济的落后致使中国人文化自卑,在今天中国国力的提升,需要国人对自己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承,坚信其当代价值、坚信其有鲜活的生命力。因此,对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积极传承和坚定自信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深度。产生于革命时期的革命文化,经过了萌芽、初步形成、成熟时期达到高潮、低潮到平稳阶段的发展,依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9]革命文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革命、建设具有强大的正能量,并深深地为群众所掌握,进而转变为物质力量,成为推动中国从此站立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不是革命文化力量的夸大者,因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9]但是革命文化的精神力量,是我们世世代代所应该继承的。在今天的改革时期,我们依然需要继承革命文化传统的正能量,坚信革命文化传统的精神力量。对厚重革命文化传统精神的积极继承和坚定自信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厚度。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走出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建设和坚定自信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广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推动文化自信的增强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9]特别是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各国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其中有正效应的文化交流,也夹杂着负效应的文化渗透。西方国家从未放弃对中国社会进行和平演变,通过从“底层文化”和“中层文化”向“深层文化”①底层文化是物质文化,中层文化是制度或行为文化,深层文化是精神文化。此观点来源于华侨大学张禹东教授。渗透,达到颠覆中国人的价值观,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达到人立人行的阶段,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实现的,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正如云杉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所说的文化的实现需要60年的时间,比政治和经济的实现所需要的时间更长。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的要素,所以文化自信是需要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定做支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反作用于文化自信的强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能在现实中拧成一股绳,呈螺旋上升之势,这不正是文化自信的真实写照?

1.从国家层面看增强文化自信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富强是国强民富的简称,即国家强大、人民富裕,是其他一切目标实现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易变性的生产力要素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因为如果生产力长期停滞不前“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9]民主是绝大多数人利益得到实现。绝大多数人的生存权、教育权、生命权等越是能得到充分的实现,说明这个国家的民主程度越高,国家越民主,广大人民群众劳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越能被激发,就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文明相对于野蛮而言,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一直追求的美好状态,内蕴着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人自身的关系,使之稳定、有序、顺和。这四个方面富强是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富强,民主、文明就不会实现,社会也不可能和谐。同时,民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制度保障。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又会推动富强的实现,四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费孝通先生说“文化特色的发扬,离不开强盛的国力。”[10]历史实践也已经证明:国力强盛,文化自信,例如两汉时期、盛唐时期;国力衰败,文化自卑,例如近代中国社会。所以,要增强文化自信不应该以落后、贫穷为依托,而应该大力发展国力,把国人的文化自信建立在实物基础上真实体会,而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的空洞说教。

2.从社会层面看增强文化自信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科学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社会。自由是社会繁荣进步的根本条件,同时也是每个人自我实现、发挥创造潜能的根本条件。马克思一生追求的最高命题就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由的实现是需要条件的,“既不存在于无规定性中,也不存在于规定性中,自由同时是它们两者。”[11]所以自由的实现既需要内在条件即主体的自觉意识,也需要外在条件即法治。其实除了法治原则之外,自由还需要平等原则。所谓平等就是社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们处于同等的地位,权利均等,但没有绝对的平等,只具有相对意义。法国著名哲学家、小资产阶级空想社会主义者皮埃尔·勒鲁认为只有平等,才能有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同样,也只有平等,才能有人与人之间的博爱。《辞源》对公正的解释是“不偏不私,正直”;公正即不偏不倚的对待社会中的每位成员,不受歧视、平等的享有各种权利。依法治国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法治是社会实现自由、平等、公正的制度保障。只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平等、公正才会脱下“虚伪的外衣”华丽的蜕变为人间美好。我国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之一部分,既吸收借鉴了西方社会的文明成果,也批判继承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自由、平等、博爱等是近代西方社会启蒙运动的产物,对近代后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对西方社会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这也表明了中国文化自身对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包容、交流和融合的态势,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文化面向世界的气魄和包容全球的胸怀,这也正体现了我国的文化自信力。虽然我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与其直接相对应的文字,但也可以找到与其相关的内容,例如,“无道无亲,常与善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无弃人,无弃物”、“得天下者,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不患寡,而患不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等等都是与“民主”、“法治”相契合的,这也体现了当前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四个方面在我国也是有其基础的,这无疑也是对传统优秀文化自身价值的认可。

3.从个人层面看增强文化自信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科学回答了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四个基本的价值准则,从个人的政治道德、职业素养以及个人的品德出发,对我国公民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引领。首先,“任何人要想生存,就必须成为国家的公民。”[12]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这些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升华的至高点就是爱国,所以爱国不是口头的悬空之说而是要饱含感情的付出实际行动。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民族优良传统;革命文化中的“井冈山精神”、“红西路军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等优良传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伟大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女排精神等优良传统,这些精神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方式表达着爱国主义精神。敬业就是要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是爱国的一种表现。古往今来,“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尝百草写出《本草纲目》的李时珍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革命先辈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铁人王进喜、好书记焦裕禄、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琴弦上的放歌者阎肃,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屠呦呦,无不体现了他们的敬业爱国精神。诚信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个人立身处世之本。《孟子·离娄》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诚”是天道之本然,也是人道之根本。所以,既不欺人,也不自欺的“诚”是人立足于世的根本,“诚”与“信”意思相通。《说文解字》云:“信,诚也,从人言。”《论语·为政》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的要求是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既是人类千百年绵延和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友善是由“友”和“善”两字构成,其中“友”在中国甲骨文中是两只手顺着一个方向靠在一起,表示以手相助,或二手协同。中国文化中的“与人为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的优良传统一直保持延续着友善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的“五爱”思想是新社会条件下对友善精神的具体表现。“友善”是我国倡导的公民价值准则之一,强调公民在处理与他人之间、与社会之间、与自然之间、与自我之间关系时多份理解关爱,和睦友好,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实现提供稳定和谐的关系。

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价值准则从整体性和协同性出发指出了我国“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我国文化力量的发展,为实现文化强国战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魂聚气。这三个层面弘扬的深度、厚度、广度直接影响着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程度,生命力坚定信心的程度。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既体现了国人对国家状态的美好追求,也继承了中华文化的脉络。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已经指出了人与社会关系中社会是决定性因素,社会中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所以,社会的风气影响着社会每个成员的道德素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既借鉴了西方文明成果,也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传统。个人在社会中具有能动的、创造性的作用,所以,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是社会和国家价值观实现的基础。个人价值观的正确性、科学性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坚定力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个人基本价值准则指出了方向。三个层面的内容根植于中华文化之中,为了延续中华文化的脉络,坚信中华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是每位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

三、结语

文化的力量既是精神力量,也是物质力量。增强文化自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文化战略。文化自信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不是想当然应该自信,而是文化的丰富内容构成了文化自信内在的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有着不可估量、不可代替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得以保留其民族基因和特色延续性的存在;革命文化是使中国人民再次站立起来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不断向前发展,所以偏重其中任何一个都会得不偿失。全面性、协调性的对待中华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内在好的首要。文化内在的好既是目标也是手段,通过对内在好的传承、继承和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的度。

中华文化经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可以直接践行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使我们魂有所定,行有所归。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革命文化精神、融入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广而知之、广而信之、广而行之也取决于国人对中华文化自信的强度。

梁思成说“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屡战屡败,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对于一切国粹都失去了信心。他们的审美标准全被搅乱了,古老的被抛弃了,对于新的即西方的,却茫然无所知。”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是“对自己的传统是粗暴的”,“对西方的了解是粗浅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犹太人在不断的磨难中存续的原因在于文化的不灭,他们可以是政治难民,但从未是文化难民。文化是使一个民族在历史上一次次从危机中,而又能一次次最终渡过难关的精神力量。到底是精神力量强大还是物质力量强大?如同问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是互生的,都是人类社会存在不可或缺的力量。我们进行“文化保卫战”既不是要侵略“他者”文化进行文化霸权,也不是要故步自封,而是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因此,在实现文化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和运用好文化的力量是题中应有之意。

[1](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196.

[2]道德经(第四十三章)[M].

[3]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中)[J].红旗文稿,2010(16):4.

[4]赵馥洁.价值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1/201404/166543.html.

[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324.

[7]李康平.中国革命文化基本理论问题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7):124.

[8]徐利兰.论中国“革命文化”的内容和特点[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39.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10;9;404;166.

[10]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249.

[1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0.

[12](法)埃米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5.

猜你喜欢

弘扬价值观核心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