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药览
2018-04-01
隆国强: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再谋划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近期在“中国金融四十人看四十年”系列讲座中发表演讲时指出,国际环境变了、发展目标变了、分工优势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也需要再谋划。
通过对过去40年改革开放的系统梳理,隆国强认为,有五条重要经验对我国未来很有借鉴和指导意义。第一,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第二,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目标制定正确的开放战略。第三,与时俱进调整开放重点。第四,量力而行,承担与自身发展阶段和自身实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第五,防范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隆国强表示,新兴大国竞争力升级战略要有三个核心目标。第一,营造互利共赢的国际环境来保证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第二,经济力要升级。从以前劳动密集型为主,要向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升级。首先要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其次,加强创新能力国际合作,培育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还要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要对接高水平的国际经贸规则来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打造一个国际化、市场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第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里面制度制定话语权、影响力。主动承担和自身发展阶段、自身实力相符的国际责任。
魏际刚:推动高质量健康产业成为战略支柱
健康产业横跨三次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融合性强,被誉为21世纪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产业”“希望产业”和“朝阳产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际刚近期撰文指出,要以“促进健康供给与健康需求有效匹配、健康投入合理化与健康效益最大化”为主线,以“完善体系、合理布局、提升质量、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惠及民生”为着力点,推动健康产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魏际刚认为,当前应做好构建现代健康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优势市场主体,打造高质高效健康产业链与供应链,推动健康产业与养老、旅游、文化、餐饮、体育、会展、地产、美容等融合发展,优化健康产业布局,推动健康产业国际化、现代化等重点工作。还要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推动形成公平公正、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健康市场体系,构建大健康监管体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培训,塑造健康新文化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
广东:新业态重塑文化产业格局
据《经济日报》报道,在科技支撑下,广东文化新业态迅猛发展,在多个领域领军全国。2017年,广东省数字出版产值1800亿元,居全国第一;动漫业产值400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强,形成了体系健全的产业集群;游戏业收入1515亿元,占全国的73.9%。尤其令人瞩目的是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涌现了腾讯、UC、YY等行业领军者。
广东大力推动“文化+”,文化产业与制造、信息服务、教育、旅游、体育等实现了快速融合发展。随着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广东文化产业的格局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在文化产业10大类产业中,广东的文化信息传输、文化创意和设计、文化休闲娱乐、工艺美术等7大类产业规模都领军全国。
马名杰:高质量发展要补齐创新制度短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部长马名杰近期撰文指出,创新仍然是我国实体经济的最大短板,基础研究弱、核心和关键技术不足、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和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除了发展阶段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约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仍未消除,一些关键瓶颈亟待突破。
马名杰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关键短板,重点推进,切实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一是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首先,要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次,要有效解决恶意低价中标问题。此外,还要强化质量、节能、环境、安全等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通过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形成技术标准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创新倒逼机制。二是提升科学技术供给质量。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科技投入从规模扩张式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更好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切实转变教育理念。要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办学体系,进一步扩大或放宽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校企合作、企业办学或联合培养,拓展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切实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从而真正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基础。
江苏:工业互联网将成智造新引擎
据《新华日报》报道,近期举行的长三角(徐州)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专家们认为,工业互联网将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制高点,是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将对未来工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这张“网”上,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系统深度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和应用生态。近年来,江苏省先后出台企业互联网化提升计划、“企业上云”行动计划等系列文件,大力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江苏正制定实施意见,计划在全省重点建设2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发展10万家企业核心业务上云、百万设备上网,创建50个互联网+先进制造特色产业基地,推动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
浙江:政府企业双轮驱动推进创新
据《浙江日报》 报道,今年以来,浙江创新发展实现开门红。数据显示,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同比增长51.7%,高于同期平均支出增速31.7个百分点。政府和企业创新投入双轮驱动,浙江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近年来,浙江不断加大财政对科技投入的倾斜。2017年,浙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技支出3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在去年有较高增长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该项支出继续大幅增长。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省着力打造的创新大平台顺利推进。成立才半年多的之江实验室,已组建了一流的科研人才队伍。同时,在重大项目和重大装置方面,首批8个项目经过前期筛选,目前已顺利完成论证工作。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2017年度全省科学技术奖的获奖项目,企业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占比39.4%;在28项一等奖获奖项目中,企业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项目占比25%,比前两年有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