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
2018-04-01郭纪元
郭纪元
(福建医科大学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福建福州350122)
实验室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高校实验室的安全运行是保障正常教学与科研秩序,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条件。近年来,教育部连续发文要求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并大力开展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工作,均体现了国家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高校责任主体的要求日益严格。确保实验室安全、有序、高效运行,已成为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国家对教育科研事业投入的大幅增加,高校实验室的数量与规模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也给单纯依靠人力的传统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随着实验室的发展壮大,实验场地不断扩大,实验人员数量与流动性急剧上升,所购置的危险化学品、病原微生物、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甚至放射性物品等危险源不断增多,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工作量与难度激增;另一方面,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往往受到忽视,安全管理人员严重不足,有些实验室甚至缺少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近年来,“12·18清华大学爆炸事故”“9·21东华大学爆炸事故”等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充分暴露出我国高校实验室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安全管理体系所存在的种种问题。
(一)安全教育效果不佳,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仍“以教师为中心、课堂面授为主”,教育内容与手段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相应的考评机制不完善,教育效果不佳。实验教学人员由于教学科研任务日益繁重,往往鲜有时间和精力接受全面、规范的实验室安全技能培训,个人安全防护及事故应急处理能力欠缺[1]。师生安全意识淡薄,“重教学科研,轻安全环保”的现象普遍存在,为安全事故埋下隐患。
(二)危险品购置与使用缺乏动态监管
在高校现行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下,实验室危险品往往是由使用单位自行采购,存在采购渠道多、采购形式各异的情况,学校无法及时掌握实际采购的危险品品种、数量[2]。在这些危险品的使用过程中,往往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领用,未能使用台账进行登记梳理,无法实现有效的过程监管。
(三)安全监管缺乏时效性、准确性
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实验室安全监管及相关信息的采集、分类、分析和保管工作完全由人力完成,由于时间、空间及人的精力等因素限制,无法确保对实验人员、环境与过程进行全面、实时的跟踪监管,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面对海量繁杂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单纯依靠人力不但耗费大量的工作时间,而且极易因人员疲劳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二、建设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随着对安全管理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高校安全管理体系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四化”趋势与需求:一是微颗粒化,即高校安全管理的目标应从实验室群体向师生个体落实,做到以人为本;二是实时化,即实现对人员行为、危险品情况、实验室环境等因素的实时跟踪,并进行实时响应;三是无处不在化,即安全管理应全面覆盖到实验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不留死角和盲区;四是易用化,即安全管理方式应易于被师生接受和使用,使安全管理从师生的被动行为转变为主动行为[3]。
当前,传统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已难以满足上述需求,信息化建设成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必由之路。只有引入信息化技术,将实验室中独立的人、物、环境因素作为信息源,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手段,通过数据采集、即时反馈、分析预警等功能,真正实现对实验室安全的动态管理,满足“微颗粒化、实时化、无处不在化、易用化”的需求。2017年教育部科技司将“建有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并有效运行”列入高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充分说明了建设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必要性[4]。
三、高校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建设高校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应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基础、安全管理机制建设为保障、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为根本,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才能实现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效能最大化。
(一)建设科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
“人—物—环境”是构成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三要素[5]。构建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基础就是建设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人—物—环境”安全信息的全面收集、快速反馈和及时处置,达到消除实验室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的目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高校应充分结合本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且符合需求的系统平台建设方案。
1.“人”——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与考试平台。人是实验室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主体,实验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与安全知识将直接影响实验室的安全水平。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要通过建设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与考试平台,拓展安全教育方式,增强安全教育的趣味性与接受度,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安全知识学习途径。
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我校于2016年上线“实验室安全知识教育与考试系统”。系统包括在线学习、练习测试、网上考试3大功能模块及相关管理功能,共有通识类安全、化学类安全、医学生物类安全、机械建筑类安全、电气类安全、辐射类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和消防安全等8大类安全知识资源。学员可通过网页或系统自带的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进行线上学习与考试;管理员则可根据各学科及实验室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考生设置考试内容。在2016级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活动期间,共有3 200余名新生(含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通过该系统接受实验室安全教育与考试。在顺利完成入学教育后,管理部门通过收集与分析学员参与学习及考试情况,为后续实验室准入制度的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2.“物”——危险品采购与使用管理平台。各类危险品是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工具,也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点对象。目前,危险品采购与使用管理平台已成为国内各大高校(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等)实现实验室危险品精细化专项管理的主要手段[6]。
福建医科大学于2017年启动了相应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工作。供应商须通过学校管理部门的资质审查认证方能进入平台,实现了高校对供应商的统一管理,从源头上保证了危险品的质量安全与合法性。教师通过网上平台完成申请、收货、验收、结算、入库、出库、处置等环节。管理部门可在其间设置审核节点,进行过程监督。由于危险品从采购到处置的全生命周期均在平台上进行,校内各实验室所采购的危险品种类、数量、供应商、库存及领用动态等信息均可直接反馈至管理部门,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实验室危险品的采购与使用始终处于规范、合理、有效的监管。
3.“环境”——实验室环境安全监测平台。环境安全是实验室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必要条件。高校实验室实验条件与操作流程复杂多样,未知情况及不可控因素较多。部分实验要在高温、高压力或者超低温、真空、强磁、微波、辐射、高电压和高转速等特殊环境或条件下进行,甚至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排放有毒有害物质[7]。传统的人工监控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对实验室环境全天候、智能化的安全监控需求。
在信息化背景下,通过将电化学分析、网络通讯、软件开发等技术应用于安全监控领域,可有效实现实验室环境的实时在线监测、实时记录、报警反馈和远程监控等功能。如重庆理工大学建设的“实验室安全监测与控制系统”,通过在相应位置安装温度、压力、电流/电压、电化学、人体红外及烟雾等传感器,并将传感器信号与报警信息通过互联网发送到实验室安全监控中心数据库,各级管理员可利用电脑或手机客户端对实验室的环境参数及各类气体浓度(低温存储化学品、压力容器、实验供电、有毒有害或易燃易爆气体)进行实时监控[8]。又如天津大学“实验室环境与气体安全监测平台”的建设,实现对实验室气体实时环境的自动化、智能化集中管理、集中监控,解决了校内实验气体用量大、种类多、分布广等情况所带来的安全管理问题[9]。
(二)建设配套的安全管理机制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传统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将越来越难以适应现行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需要。如果没有配套管理体制的保障,纯技术性的信息化措施将得不到彻底的执行。因此,高校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构建不仅是一项技术工程,也对传统安全管理机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涉及到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管理职能及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变革。
高校在进行安全管理信息化的“转型期”必将遇到一定的阻力,因此必须建立权威的领导机构,以确保相关工作得以统一、协调、规范地进行[10]。传统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中,二级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大多按照学校安全管理部门自上而下的“指示”进行,缺乏积极主动性,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则需要更多自下而上的执行反馈,因此,必须将管理权力和管理重心下放到二级单位,使其具有更多的安全管理自主性。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高校需要根据自身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需要,结合信息化建设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由于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需要进行不断的修正与更新,因此相关规章制度也应与时俱进,结合在安全管理信息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更新。此外,由于信息化平台集中了大量实验室与人员基础信息数据,一旦遭到恶意侵入或攻击将给高校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相关制度措施制定与实施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信息安全问题。
(三)建设强有力的信息化管理队伍
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传统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组建一支结构合理、配置完善、分工明确、技术过硬的信息化管理队伍,才能实现信息化技术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深度融合,发挥实验安全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加强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队伍的建设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引入必要的管理与信息技术人才,优化管理队伍。管理人员能够利用其专业知识与管理技巧使安全管理信息化体系发挥最大效能,而信息技术人员则保障信息化体系的正常运行,两者缺一不可[11]。其次,加强管理队伍的继续教育培训。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者不仅要有良好的管理能力,更需要学习网络信息等新技术,在推进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总结和创新,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完善管理队伍的考评激励机制。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应纳入实验室人员考核机制,综合工作量与工作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效能。
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依靠人工的管理模式,使安全管理向科学化、智能化、高效化转变,也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各高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遵循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