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地上的书写,或非虚构
——黄灯《大地上的亲人》阅读札记

2018-04-01谢尚发

社会科学动态 2018年9期
关键词:黄灯亲人知识分子

谢尚发

2016年春节前夕,一篇名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的网文成为热议话题,获无数读者阅评,从精英知识分子到普通劳苦大众,从学院派的研究者到漂泊都市的打工族。文章以一个农村儿媳的视角,记述了生活在湖北农村的婆家三代人的命运变迁,引发了全国乡村问题大讨论。何以会出现这种热烈的阅读现象?这不仅与作者黄灯的书写有关,但更重要的是文章本身所提供的吁请与呼唤,所关注的乡村与底层、弱势与赤贫等问题——那已经不是偶然的“事故”所导致的暂时的“问题”,而是中国农村社会城乡长久发展不平等积累下的“病入膏肓”。在当下非虚构写作炽热的文坛,如此鞭辟入里来剖析乡村问题的著作,确实十分匮乏。可以说,黄灯教授的新作《大地上的亲人》(2017年3月台海出版社)无疑再一次将遍体鳞伤的乡村推向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社会人的面前,亟待有识之士作出有效回应。

一、剜心自剖的写作方式

众所周知,在非虚构的写作中,写作者处于何种地位是其获得合法性书写的重要来源。这里存在着两种情况:其一,以亲身经历摹写社会现象,让亲历性证明真实性,获得“非虚构”写作的合法意义;其二,虽非亲身经历,但深入现场,作为见证者和观察者提供来自现场中心的报告,同样使“非虚构”有着确凿无疑的存在依据。在《大地上的亲人》中,黄灯其实身兼两者,既是事件的参与者、经历者,又是事件的见证者和旁观者。这就要求她必须首先厘清自己存在的身份,以及书写的视角。因此,在《自序:用文字重建与亲人的精神联系》及每一篇文章前的“写作意图交代”中,甚至在《后记:跨越时空的乡村书写》中,作者都在不厌其烦地强调:“我意识到,在进入他们的生存肌理、深入其内心世界时,要尽量采用浸入式的交流,避免介入式的冒犯。”①这也就是黄灯一直主张的,“用文字重建与亲人的精神联系”,用写作的方式让远离故乡的“城里人”重回家园。

带着自我反省的心理,用有温度的文字,黄灯的书写带着浓重的警觉意味。如果用知识分子“痛彻心扉的反省”来形容黄灯的内心世界,大概是不会有偏差的,因为正是得益于这一“灵魂上的自我洗礼”,才会有她孜孜不倦的对故乡人物的关照、沉思与书写,才会有这样一本著作的问世。面对乡下的亲人们,“我潜意识里希望和他们保持距离,划清界限,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作者的反省那么直白,一击致命——作为从乡村奋斗出来的知识分子,想必大多数学院派的人士都会在无意识里潜藏了这样的想法。多年的个体奋斗终于脱离苦海,谁还愿意重回社会底层的污泥之中呢?但理性又让她不得不承担起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责任——既然可以拿出“剜心自剖的反省”,赤裸裸地将一个学院派知识分子卑微的灵魂晾晒出来,那么自然就有无限的力量去面对生活中所有的卑微、低贱和污浊。这大概就是一个“知识分子的高贵”。这并不是说作者因亲情的缘故才去关注底层人物的命运,从而显示其爱和心胸的博大,而在于勇敢者总是首先向自己动刀子的,是在剜心自剖了之后的灵魂警醒中,再推己及人地去真心关怀那些卑微者、低贱者和痛苦不堪的人群。而只有在这种在剜心自剖的疼痛中,作者获得了书写的急迫性,一种真正的悲悯于焉可见。因此,与其说《大地上的亲人》是一种非虚构的文学书写,不如说是作者将剜心自剖的痛楚写出实验报告,而里面饱含着愧疚、歉意和真诚的爱。

恰因为此,《大地上的亲人》便流露出对于贫穷的声嘶力竭的呐喊,而所有的呐喊最后似乎又都是喑哑无声的悲剧结局。它们都被化入黄灯带着浓浓的亲情乡情的文字之中,被一种超越了时空的爱和关怀所包裹。倘若没有这深沉的爱和关怀,作者的体验不会如此之深,也不会写出如此动人心魄、牵人心魂的文字——“生命在他们眼中,并不具有特别珍贵的意义:活着,是卑微而麻木地活着,能够感受到的幸福纯粹来自生命的本能和惯性;死去,也是理所当然地死去,在一个日渐寂寥而没落的村庄,这种无声的悲剧并不会引发人们心中太多的波澜。悲苦农民与生俱来天聋地哑的悲剧命运,难以从根本、整体上得到改变,多年经济发展的光鲜,除了让他们吃饱饭,并没有让其享受到与国家整体实力相当的体面和尊严。”②这便是黄灯所谓“浸入式观察和书写”的魅力所在,带着某种凌厉和决绝之气,一击致命却能使人时刻警觉。正是因为痛彻心扉,黄灯才能在书写中体察入微,不仅仅是还原了生活中的苦难,更是在苦难中用了一个知识人的自觉和反思,来刨根问底地打量一个个现实问题——“我不再将乡村视为寄寓乡愁的载体,而是将其作为‘问题的场域’。”这是一个知识分子自省之后的良知,并以此去关注乡村问题的表达。

实际上,书中作者选择了三个与自己相关的乡村,意图并非是为了揭示亲人们痛苦的悲剧生活,而是有着更大的野心——“在关于乡村的叙述中,他们不是作为一个个偶然的个体存在,而是始终作为一个庞大而隐匿的群体在默默承受。”“书写亲人的悲伤,就是书写更多和亲人一样的人的悲伤。”③由一个乡村而推向整个乡村世界,从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推向整个生存的群体,黄灯书写的阔大一面也因此被凸显了出来。同样,作者不是站在局外人角度来观看他人的悲剧,她深知自身也处于这样一个裂变中的时代,需要和其所书写的对象一起,“共同承受着个体和整体共生的命运”,“在时代变迁中,如何直面自己的经验,直面个人的渺小、卑微,在无从把控的大潮中,探究个体和时代之间的隐秘关联,一直都是我无法回避的精神困境。讲述我亲人的故事和遭遇,实际上是我企图救赎内心的开始。”④

书写痛苦所面临的困境,也是许多写作者,甚至是阅读者所无法体会的。“悲伤是一个家庭不能触碰的秘密,将家人的痛苦、悲伤公之于众,对我而言,面临着艰难的情感抉择。”⑤抛开女性书写者的身份,我们能够再一次看到,作为一个学院派的知识分子,黄灯从“剜心自剖”的灵魂洗礼中所获得痛彻心扉的体悟,应该是其拿起笔书写苦难的重要推动力。从《大地上的亲人》的叙述中我们得知,黄灯大学毕业后曾进入了工厂,恰好赶上下岗热潮,作为一个下岗工人,她是通过努力考上研究生才得以摆脱悲苦的生活现实。同样地,虽在广州扎下根,却不得不面临着“生存的艰难”——房贷、消费价格的飞涨、个人的茫然与痛苦等等。正是自觉于“身份的差异”却经历着同样的悲剧,黄灯的书写就具有了一种“共呼吸,同命运”的气质。而越是进入《大地上的亲人》文本内部,读者愈发明显地可以看到作者本人苦苦挣扎的身影。

二、通过文字重回乡村,或以悲悯之心

《大地上的亲人》一共三章,比起许多学院派的理论著作,该著显得简洁而单纯。借由作者的文字,阅读者仿佛进入了一个带着解说词的纪录片现场,逼真的画面与真切的情感共同奔流,感染着每一位读者。根据书中的交代,这些文章大致写于2003年至2016年之间。在长达13年的岁月长河中,作者堪称一个有心者,她在经历着巨大的时代转变之时,客观而理性地记录了转折时代的中国乡村生活镜像。

《嫁入丰三村》由五篇文章组成,最震撼人心的当数《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正是这篇文章,让黄灯经历了一次“最纠结、最难受”的写作。毕竟,面对着亲人们的痛苦,任何书写不仅显得微不足道,也同样会伤及经历者已经千疮百孔的心灵。但“天聋地哑的悲剧,若不能用文字呈现,最后只会被生活的泡沫冲刷得无声无息”⑥。出于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出于通过文字吁请对亲人的关怀和爱,重建自我与乡村的精神关联,黄灯将笔触深入到丈夫的家庭,书写了这个位于湖北省孝感市的小村庄。其家族第一代所经历的饥饿、贫穷,与共和国同代人生活几乎相差无几——兄弟姐妹众多而土地贫瘠所导致的饥饿记忆,在莫言、贾平凹等1950年代出生的作家笔下曾有着更为惊心动魄的书写。但在黄灯的笔下,婆婆的一生更显得痛苦不堪——中年丧夫的痛苦对一个女人而言意味着天塌地陷,试图找一个可靠的男人却迎来了脾气暴躁的后夫,一个家庭的悲剧从未停止。家族第二代尤其是以大哥和大嫂为代表的乡民,他们最早进入城市打工,却经历了四姐夫的失败而难以要回工钱。与此同时,又让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三代缺乏父母管教,重新走上打工道路。实际上,黄灯也同样在书写揭示了一个触目惊心的现实——哪怕第三代中有人成功考上大学,也依旧难以摆脱底层的命运。在阶层分化日益严重的今天,上下流通途径越来越封闭,阶层固化成为这个时代最隐蔽的新常态,而对于那些底层的人们而言,试图通过考学、经商等种种努力想跻身上层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困难。黄灯的书写不只是停留于对乡村苦难的描摹,而在冷静和鞭辟入里的分析中,同时窥见了乡民们不可逆转的亘古如斯的命运,这才是最致命的。

很显然,“丰三村”并不是中国大地上的个案存在,这种“乡村图景”可谓比比皆是——“凤形村”,作为作者的出生地,同样经历着“现代化进程中的村落命运”,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不同于第一章对苦难命运的揭示,在第二章里黄灯开始把笔触转向村庄本身变化:“河水脏了,青山秃了”⑦;“极大地败坏了”的“故乡的风气”⑧;“精神生活的困惑和匮乏”⑨……仿佛是一群被抛弃被遗忘的人,他们经受着各种各样的时代转变,却成了城市的附庸——垃圾堆放地、商品消费地和财富的来源地。这些人对于自我命运的不自觉,更是黄灯念兹在兹的痛心之所在。乡村的风习在时代的变迁中被悄然改变——赌博之风盛行,反映的是一夜暴富的虚幻梦想;毒品泛滥的现实,更是将乡村拉入无底的黑洞和深渊;而教育的缺失和匮乏,注定让未来的花朵还没来得及绽放便已凋萎……所有这些触目惊心的转变,总是发生在财富极大地增长、人们吃饱穿暖的光鲜外衣之下,在被宣称为是“幸福”的生活背后,潜藏着看不见的伤害与致命的暗疮——在当下中国,乡村的弊病绝不是一个个单独的孤案,而是整体上几代人悲苦的命运。

《长在隘口村》一章,填补了前两章内容的某些空白,形成了当下乡村的“完整的肖像”。《村庄文化的根及80年代的日常生活》一文,充满了作者对遥远时代的记忆,也带着温馨和传统的气息。打讲、做冷事、吵茶、看戏等携带着的乡村温情,着实能够引起许多人“历史的乡愁”来。作者的目的显然并非要带着阅读者重回过去,而是要用这带着浓重“历史的乡愁”的文字,勾勒出过去与当下生活的强烈对照——只有在这种对照中,才能看到当下乡村的破败与衰落。年青一代沉迷于赌博、吸毒的事实,以及他们痛苦的打工经历,让一个带着过去温馨光环的村庄,瞬间在经济大发展、时代大转折的漩涡里被裹挟着走向堕落与崩溃。那些悲惨的经历和痛苦的生活,并未能在个人奋斗的神话中被抹平,被消除,反而让人看出“成功学”背后多少荒谬与不堪的事实。又因其普遍而更令人痛苦,因其痛苦而更让人愤怒。

在处理这些日常的琐碎和痛苦的事件之时,黄灯满怀悲悯之心。从更为审慎的角度来说,则是一个怜悯底层人们的知识分子悲痛而啜泣的身影——“他们越是活得坦然而毫无欲望,越是对个人命定的困境毫无感知,越是对生活没有过多的奢望,我就越感到这种命定的生存是多么残酷,感叹这个世界为什么总有人要占有如此之多。如何回馈家庭,对跳过龙门的家庭成员而言,几乎成为一种天然的情感选择。”⑩或许,通过书写唤醒疗救的注意,对于一个文科知识分子而言,才是“回馈乡村”最好的办法。

三、大城市与小乡村,大时代与小人物

改革开放40年,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把他们的青春挥洒在工地、工厂,奉献给了不同的城市。而从城市所获得的酬劳又大部分用消费的形式返还给了城市,然后剩下病残的身躯,回到乡村独自面对、处理养老问题。而劳动力的流失,导致乡村大面积土地无人耕种,荒废殆尽。这在《大地上的亲人》中,以四组“打工记”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其中牵涉着三代人、三个村庄——叔叔辈的打工记中,黄灯详细记录了河水叔在广州一个叫做塘厦的地方艰辛度日;同辈人中则是婆婆家兄弟姐妹所经历的漂泊四海的打工生活,读来令人唏嘘不已;第三代人中,则主要聚焦在兄弟姐妹们的孩子身上,他们的打工记更为复杂多样,也呈现了当下社会的基本轮廓。四组打工记的书写,勾连起了城市和乡村的命运,“乡村的问题已不可能只在乡村内部循环,乡村和城市早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村庄发烧了,那是因为城市发炎了;村庄呻吟了,那是因为城市疼痛了;村庄病象深重了,那是因为城市病入膏肓了。”⑪城市对乡村的剥夺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信息时代裹挟的消费观念,让他们在获取物品的权利方面,貌似和别人没有差异,但是否具有获取心仪物品的能力,成为凸显他们身份的赤裸裸现实。”⑫

另一方面,“农村给城市输送了最优质的劳动力和原材料,而城市回馈农村的,却往往是最劣等的产品”。⑬假冒伪劣的产品充斥着乡村的各种小商店,喝口可乐、粒粒橙、康帅傅等一望而知的假冒商品肆意泛滥,农村人却不辨其伪。黄灯分析道:“不得不承认,在消费层面,农民在付出同样的金钱之后,却得不到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使得农村非常容易成为假冒伪劣产品的倾销地。”⑭包括过期食品、家用电器等,莫不如此。事实上,因为黄灯的关注点不同,她尚未关注乡村留下来种地的那一部分人,如何用了血汗钱补贴农业的亏空——农业税取消之后,工业制造品的高昂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单纯靠农业的产出来获得生活的必需品已经完全不可能。更何况,农产品的价格始终在低水平徘徊,而化肥和种子等农业用品的价格则节节攀升,这中间的差价无疑是城市盘剥农村的最隐蔽的方式。

在黄灯的书写中,处处充满了对乡村的关照,但同样也十分关注城市的发展。一方面,社会大发展,经济大繁荣,显得欣欣向荣,充满了勃勃生机;另一方面则充斥着病态和残缺,乡村的凋萎与弱势群体的更为残忍的失势,底层小人物的挣扎与无奈的悲苦生活,年青一代的蜗居、抑郁与自杀,年老一代的养老、病痛与死亡等等,考量着任何领导者的睿智与改革家的胆识。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黄灯所能提供的或许是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讯息,考察个人在大时代的生存处境,以及转型时期社会和个人的命运。她用对自我的反省的态度,来重新梳理“我们时代的知识与学问”,拷问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从而写下自我对时代的关切,这本身便表明了一种态度和立场——关心乡村,关注社会。

黄灯一再宣称,“我始终认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与乡村命运纠葛,在中国语境下对任何一个家庭的透视、对任何一个群体的透视,都能获得隐喻时代的效果,实现对真相的指证。”“农村问题从来不只和农村有关,它的背后关联着更广阔的世界”⑮。说这种书写方式是“以小见大”,或者“小切口,大问题”,似乎都和这部“悲伤之书”不太相符。比起反映社会问题来,黄灯更注重通过文字来重建与亲人的精神关联;但比起亲情来,黄灯又更愿意在勾勒亲人们的生活轨迹的过程中,来沉思转型时代中国社会的诸种问题。毕竟“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转型早已呈现出疑难杂症的症候,即任何单一的方子都无法做到药到病除”⑯。但通过这种书写,最起码让问题凸现出来,让无知无觉者明了自己的生存处境,让漠不关心者从此注意到悲苦的存在,让束手无策者看到患者的病状以便对症下药,让知识走向生活,让学院朝着民间开放,从而共同努力去探究如何破解这一社会转型时期种种难题的方法和途径。

注释:

①⑮⑯ 黄灯:《大地上的亲人·自序》,台海出版社2017年版,第Ⅴ、Ⅶ—Ⅷ、Ⅷ页。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⑪⑫⑬⑭ 黄灯: 《大地上的亲人》,台海出版社 2017年版,第 15、3、340、3、3、128、137、136、17、138、338、111、118 页。

猜你喜欢

黄灯亲人知识分子
你是我的亲人
亲人
亲人(连载二)
写自己的亲人
无知之幕与博弈:从“黄灯规则”看博弈论的一种实践方案
还有94分
考虑黄灯驾驶行为的城市交叉口微观仿真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