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堂教学中的歧视现象及其实质与根源探析
2018-03-31李再纯
李再纯
【摘要】中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歧视现象,极大地影响到教育公平,也扭曲了教育的育人本质;课堂歧视的实质就是偏见,即教师存有认知偏见,情感偏好与动机偏私;根源在于教育一元价值观与功利主义取向。
【关键词】中小学 课堂歧视 症结与根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034-02
教育必须体现“以人为本”,这是多年以来的口号。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一种宏观的教育机会与资源分配的公平问题,并对存在于城乡、阶层及地区之间的种种教育歧视现象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客观说来,这对于教育公平的进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不过,人们对普遍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歧视现象却关注不够,殊不知,这对个体尊严产生了深刻而深远的影响。显然,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到了应该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公平问题的时候了,因为它事关学生的教育体验与教育宗旨的真正落实。
一、中学课堂教学中的歧视现象
课堂歧视普遍存在于现实课堂中,大部分为我们非常熟悉并习以为常。
情境之一:抢答的同学挨呛。在一堂有关高科技课堂上,教师准备讲神奇的纳米,问到:“同学们听说过纳米技术吗?”话音刚落,便有一位同学站起来,“我知道,我前不久从一本书上看到了”,这是一位平时表现不怎么好,总招老师不喜欢的学生。他正兴奋着呢,可老师就一句话便呛来了:“就你能!好好思考一下再说!”试想,如果抢答的是一位 “好学生” ,老师又会是什么态度呢?
情境之二:同样违规,待遇不同。当一些好学生有小动作时,老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对好学生犯错,教师虽说不会表达公开的袒护,但语气肯定弱了许多:怎么回事?下次要注意哦。最多严厉的说一句“下次不准这样了”。而若犯错误的是经常表现出违规行为的学生,要么被“请到办公室喝茶”,接受全体老师的注视或忽视;要么老师逮到了教育全班同学的机会,借助这个“榜样”,教师开始历数该生曾经的种种违规行为,通常老师还会加一句,“可别像他那样”。
情境之三:试卷分析。一次考试之后,老师照例从总体上对学生的进退做一番评价。张同学,一直都是班上与年级前十,这一次结果不理想,老师很理解他,因为考前生了一次病,“认真总结教训啊。”李同学则一直都是靠后的,这一次考得很好,到前十,结果,老师很不以为然,“这次中大奖了!”“下次还有这么好的话,就真不错了。”至于那些考得不好的同学,老师则轻描淡写。
普遍存在于课堂中的教育歧视一般而言,大体表现如下几种:一是对课堂行为评价上搞双重标准;二课堂上的学习与表现机会不能够平等分配;三是不能客观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四是态度情感上冰火两重天。而其依据则在于成绩好坏,家庭出身以及以往认知和成见。
课堂歧视的种种现象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老师的赞赏与表扬,感觉很伤自尊,久而久之便自认为“我就是不行的学生。”从而自暴自弃,并逐步地习惯于被冷落被歧视,最后边缘化;或者产生厌学情绪,视课堂为受难地,终至于频繁逃学。至于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则自视为天之骄子,不愿跟差学生运动打交道。这样,一个班被硬生生地划分成好学生与差学生。
二、中学课堂教学歧视的症结
众所周知,歧视实质就是偏见。所谓偏见,即是指人们认识世界事物所萌动的臆断情由,它携带着主观意识情感看问题;论人就事,常常是因人而异,浮于现象,总立足于自以为是的角度,或深或浅,依凭自我见解和见识的情感,发表“以偏概全”的论说和观点。
分析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偏见,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认知上的片面性
教师往往按照主观成见对当前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行进行评判,而成见又总来自于一种流行已久的观念。学术界称之为社会的统计性偏见。统计性偏见是指将一个群体的典型特征视为该群体中每一个人都具有的特征。例如,成绩好的学生肯定在课堂上表现好,而课堂上表现不好的肯定不是好学生;听话的学生是好学生,而不听话的学生肯定不是好学生;认为分数高就一定能力强,分数低就一定能力弱等等。基于此种偏见,在课堂上,一旦发现某种现象,老师的语言、情绪便毫不犹豫地表露出来,因而,既不客观也不全面。
(二)情感上的两极化
課堂歧视往往表现为易于将人分好坏从而“爱憎分明”,无法公允待人。对成绩好的学生,表现出极耐心细致,有着充分的爱与期待;但对待成绩差的学生,则往往表达羞辱与蔑视,对其不好的一面往往夸大,甚至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从而感情冷漠,而对于差生其他好的方面却视而不见,表现出距离感十足。久而久之,即使老师没有明显的厌恶情绪表现,差生也能感受到冷淡的存在,不敢新近。
(三)动机上的偏私
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将学生按成绩的优劣划分层次。对优等生主抓学习成绩,对后进生仅抓纪律,以保证在校安全为终极目标。优等生理所当然地与各种荣誉挂钩,学校考核任课老师的业务素质自然要与其课堂教学挂钩。这种挂钩直接关联到职称与收入,不能掉以轻心。这样,教师自然对课堂教学不敢掉以轻心,面对不同学生,在态度取向以及情感倾注上表现出差别对待。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样,认知偏见、情感偏好以及动机偏爱私相互强化,从而造成课堂歧视现象的发生。有了偏见,教育便无法像阳光普照大地一样关切到所有学生,于是,课堂成了少数学生得到关爱与成长的天堂,而对另外学生而言则成了受歧视和受折磨的地方。
三、中学课堂教学歧视的根源
究其根源,在于教育本身的一元评价标准及功利主义取向。
(一)教育的一元评价标准
教育专家熊丙奇指出:“过去20年,我们一直希望能推进素质教育,但实际上,一方面我们要求素质教育,但另一方面应试教育很严重。”“应试教育围绕单一的评价体系来培养学生,追求分数而不关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很难推行公平教育理念。”熊丙奇说,“目前的教育确实是一种分成成功者和失败者的教育,考上大学的就是成功者,没有考上大学的就是失败者。以前考大学只要求一般学校,现在要求名校。所以,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出现把学生分等级的情况太正常了。
熊丙奇分析说,目前的教育评价制度就是按照单一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最后导致教育竞技化和功利化,“法律法规即使进行了相关要求也是没用的,因为无法落地真正实施。如果不改革中高考制度,单纯要求学校改变办学模式、要求教师改变行为方式,这种可能性非常小。评价体系不变,‘差生观念会永远存在”。熊丙奇说,“可以这么说,如果目前这种评价机制不改,在未来10年里,这种差别式对待的做法会越来越多,会让人感到更加扭曲。”[1]
(二)教育的功利主义取向
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方向,而这一教育根本方向的确立源于我们追赶式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感。“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2]。“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3]。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也就变成为经济建设服务。教育的立足点与价值取向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立足于社会本位,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所以,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就必须考虑一个成效问题,即,要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用。
于是升学率,重点率等,任何一种数字都是对任课教师进行考核评价的重要权重,而且直接与职称评定,工资奖励直接挂钩,这不能不令教师在课堂上对成绩好坏学生产生态度偏差,并形成为一种固习,且势成自然。与此同时,至于教育的育人功能也就为将学生培养成掌握知识的人才所取代,对学生身心发展层面的教育使命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功利主义成为课堂歧视的直接决定因素。
应该说,从一般层面上讲,身处三尺讲台,一线教师无不为教书育人奉献着自己的心血,他们的敬业精神与师德都无可挑剔,同时,任何一个班级内的学生总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这并不都是课堂歧视的结果。也正是由于如此,人们对于课堂上的种种歧视现象不仅看不到其不合理之处,反而认为这是正常甚至必要的,从而也就习而不察,如果对此类问题进行反思则被认为是大惊小怪。因此,课堂歧视现象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消除在学课堂歧视现象,笔者认为,除了宏观层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相关教育公平的法制建设之外,关键在于教师,包括尊重并平等对待学生,提升教师素养与提倡无私奉献精神,建构对学生的多元評价体系等。
参考文献:
[1]“近七成受访者曾遇教育歧视 考核评价机制被扭曲”,法制日报2011-11-11,记者赵丽
[2]《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37页
[3]《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人民日报1985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