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鸡血藤研究现状
2018-03-31何玉琴
何玉琴
【关键词】鸡血藤;本草品种;活血化瘀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9..01
有史记载以来,传统中药鸡血藤就是一个来源繁杂的本草品种,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录豆科密花豆属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的干燥藤茎确定为鸡血藤正品。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妇科、心脑血管、骨科等。中藥品种众多,用药广泛如补血调经片、新血宝胶囊等,妇科用药花红片、金鸡片,内科用药正天丸、三九壮骨关节丸、养血清脑颗粒,其他还有“鸡血藤浸膏片”、“鸡血藤糖液”、“活血通经丸”等。本文对近年来中药鸡血藤的药学研究进行归纳分析,以促进其后续开发利用。
1 资源分布
鸡血藤因采割时藤汁赤如鸡血而得名,是沿用千年的活血化瘀药之一,能“去癖血、生新血”,为“血分之圣药”。
陈道峰[1]对各省区市场上商品药材及鸡血藤原植物进行的调查表明,鸡血藤的基源植物主要分属豆科和五味子科6个属的13个种及2个变种;
鸡血藤植物基源复杂,民间习用品种繁杂不一,方石林[2]认为,是由于各类相关本草古籍记载不详,当前各地药材名称混乱、习用品种标准不一,相关人员鉴别知识匮乏,质量意识淡薄。
2 化学成分
目前从鸡血藤中分离出的化合物大多为黄酮类。
(1)黄酮类
芒柄花素、樱黄素、阿夫罗摩辛、大豆素、卡亚宁、奥刀拉亭、毛蕊异黄酮、染料木素、野靛黄素、黄苷草苷、密花豆素、柚皮素、柚皮素、甘草素、圣草酚、二氢槲皮素、二氢山奈酚、黄苏木素、新异甘草素、甘草查尔酮、6-甲氧基圣草酚。
(2)花青素类
Epicatechin、表食子儿茶素、(-)-catechin、Gallocatechin、Afzelechin Dulcisflavan、(Epi)afzelechin-(epi)catechin、(+)-catechin-(4→8)-(-)-epicatechin.
(3)酚酸类
3,5-二甲氧基-4-羟基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4-羟甲基-2,6-二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丁香酸葡萄糖苷、4,6-二羟基-2-O-(β-D-吡喃葡萄糖苷)、苯乙酮、松香、顺式紫丁香苷、没食子酸。
(4)三萜类
Lupel、lupeone、betulinic acid、friedelan-3β-ol、friedelin.
3 药理作用
鸡血藤的活血化淤、通经活络功效是无可指摘,受人推崇的。近年来对鸡血藤药理研究也有增无减。
(1)血液循环系统作用
李丽[3]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方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研究鸡血藤总黄酮对实验性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作用表明鸡血藤总黄酮可明显降低血清中GOT、CK、LDH 活性和心肌组织中MDA水平,提高心肌组织SOD活性,明显抑制心电图ST段抬高幅度,显著改善心肌病理变化。
(2)抗肿瘤
应军[4]使用CTX(100 mg/kg)单次sc方法制备SD大鼠白细胞低下模型研究不同剂量鸡血藤提取物的升白细胞作用,发现鸡血藤提取物高剂量组和阳性药利可君组升白细胞非常明显,且高剂量组的升白细胞作用比阳性药利可君组更强,并呈量效关系。
(3)抗脂质过氧化
卢识礼[5]用喂饲高脂饲料制备高血脂症大鼠模型观察鸡血藤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辛伐他汀组研究发现:鸡血藤醇提物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C,肝脏TG含量,显著提升大鼠血清HDL-C水平、肝组织GSH-Px活力,鸡血藤醇提物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能显著改善。该研究表明鸡血藤醇提物能降低血脂、保肝抗氧化。
(4)抗氧化应激
付远妨在研究鸡血藤总黄酮对PCV2感染小鼠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实验中也发现鸡血藤总黄酮能有效调节对PCV2诱导小鼠脾脏的氧化应激作用。
鸡血藤化学成分复杂,民间应用繁乱,所以深入研究鸡血藤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对其全面综合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方石林.鸡血藤混乱原因及其真伪鉴别[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7,(04):40-41.
[2] 李 丽,王林萍.鸡血藤总黄酮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J].中成药,2015,(10):2303-2306.
[3] 应 军,肖百全,杨 威,曾祥腾,肖 元.鸡血藤提取物对环磷酰胺致白细胞低下大鼠的影响[J].中草药,2011,(04):752-755.
[4] 卢识礼,吴柏毅,肖宗崇,严 萍,詹若挺,张寿荣.鸡血藤醇提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03):387-390.
[5] 付远妨,赵尉丹,杨潇,林霜,胡庭俊,陈海兰.鸡血藤总黄酮对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小鼠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17,(05):1526-1532.
本文编辑: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