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对策研究

2018-03-31于丹李静李明扬

商业经济 2018年3期
关键词:经贸合作黑龙江省

于丹 李静 李明扬

[摘 要] “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为促进黑龙江省经济转型发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基于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的提出与推进,分析了黑龙江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具有明显的区位、资源产业、对俄经贸合作、历史文化等优势,“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卓有成效,“三桥一岛一道一港”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中。未来黑龙江省应改善政治环境、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资源能源合作,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及加强人文交流合作,以积极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黑龙江省经济转型发展。

[关键词] 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省;经贸合作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8)03-0024-02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的提出及推进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中最早提出并开始建设的。“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战略构想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09月11日出席中俄蒙三国元首会晤时提出,并建议与蒙古国的“草原丝绸之路”、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进行对接,获得蒙方和俄方的积极响应。随后,中蒙俄三国元首经过两次会晤,签订了关于中蒙俄三国共同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框架协定。中国国家发改委于2016年9月公布了《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提出三国将重点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口岸建设和海关、检验检疫监管,产能与投资,人文交流,生态环保等七大领域的合作。

中蒙俄三国地理位置相邻,经济互补性较强,经贸合作需求强烈。俄罗斯和蒙古国在高铁、高速公路、石油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需求,但资金与技术缺乏,而中国在该领域经验丰富且价格富有竞争力,通过合作,三国通过优势互补增强基础设施建设又扩大了三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三国通过规划的实施,不断加强合作,不仅提升俄罗斯远东地区及蒙古国自身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更使其有更多机会融入到全球市场竞争中去。

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蒙古国、俄罗斯三国的经贸合作上升到国家战略,合作广度与深度不断加强,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6年在内蒙古二连浩特举行的“中蒙俄经贸合作洽谈会”、已举办多年的“哈洽会”等商贸类交易会为三国企业经贸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也促进了三国的人文交流;策克口岸跨境铁路通道项目、中蒙“两山”铁路、莫斯科喀山高铁项目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三国的互联互通;中俄亚马尔项目,乌力吉公路口岸建设、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合作区、满洲里综合保税区等项目对于推动三国贸易往来及能源、产能合作,加快当地经济发展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二、黑龙江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

(一)区位与口岸优势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北方的省份,地处东北亚中心区域,临近俄罗斯、韩国、日本、朝鲜、蒙古等国,与俄罗斯的水陆边界长达3045公里,是我国对俄经贸合作第一大省。黑龙江省拥有国家一类口岸25个,其中15个是对俄边境口岸,年过货能力2900万吨,对俄贸易额与投资额均超过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黑龙江省的地理区位有利于与俄蒙等周边国家开展贸易往来,节省了贸易中货物运输时间及成本,也方便彼此之间的人文交流。

(二)资源与产业互补优势

俄罗斯的能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以及经济水能资源蕴藏极为丰富,特别是西伯利亚地区,存储量巨大且种类多。蒙古国的矿产资源储备与种类也相当可观。黑龙江省是我国资源大省,但且经过多年大量开采,煤炭和石油后备储量严重不足,对黑龙江省来说与俄蒙进行能源合作是较好的选择。黑龙江省内林区已全部禁止采伐,经济生产中所需木材绝大部分从俄罗斯进口。建立在资源互补基础上的贸易,对于中俄两国来说有利无害,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在资源反面的合作不仅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为黑龙江省创造了巨大的收入。

目前黑龍江省正处于去产能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一带一路”战略为装备制造业和传统制造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契机。沿线发展中国家的产能需求与黑龙江省的输出需求十分契合,火电项目在我国正在减少,但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很受欢迎,还有重型机床,在海外也很有市场。企业通过对外投资,与他国企业合资合作,既带动产品的转型升级,提升了企业效益,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了市场。

(三)对俄经贸优势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具有悠久的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历史,黑龙江省是中国对俄贸易与投资第一大省,对俄贸易总额一直占全国的五分之一。黑龙江省的地缘优势与对俄经贸合作历史使得黑龙江省拥有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越条件。长期以来,以旅游和购物为主导的边境小额贸易一直稳步增长,2016年达到黑龙江省对俄出口贸易的70%。黑龙江省的黑河市与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特市之间已经可以进行本地结算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汇率风险,方便了国际贸易结算。黑龙江省一直重视与俄罗斯的人文交流,省内很多中学开设俄语课程;一些高校与俄罗斯高校合作办学,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莫斯科动力学院建立了中俄科学技术合作交流中心;高校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中俄专家学者的互访等人文领域的交流活动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增强了民族与文化的认同感。此外,中俄两国政治互信,双方政府定期交流,黑龙江省政府也经常与俄罗远东地区政府召开会议洽谈合作事宜,政策上对于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给予鼓励与支持,这些都是黑龙江省能够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

(四)历史文化优势

黑龙江省历史悠久,地域文化独具特色。生活在黑龙江流域的古代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凭借着冰雪丝绸之路的交流与沟通,传播并拓展了中华文明。黑龙江省与俄罗斯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有相通之处,省会哈尔滨有着大量的俄式建筑,俄罗斯产品店随处可见。近年来对俄教育合作是黑龙江省国际教育合作的重要内容。全省10所高校与俄罗斯10所大学开展了22个合作项目年招生规模为1590人。2016年,黑龙江省高校接收的留学生中,俄罗斯学生占到3310人,数量居全国首位。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萨哈林州、阿穆尔州和哈罗巴夫斯克边疆区建立了友好关系,省内城市与俄罗斯缔结了7对友好城市关系,在哈尔滨及口岸城市生活着很多俄罗斯人,也有相当数量的中国人到俄罗斯求学或工作。民间往来历史与文化交流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与认同感,为黑龙江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黑龙江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现状

在“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提出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结合黑龙江省的优势与经济发展目标,制定了《“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明确了黑龙江省要抓住有利时机,利用自身区位与对俄贸易优势,积极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成为其他省份对俄贸易的交通走廊。

两年来,黑龙江省在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工作中卓有成效。现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稳步推进“三桥一岛一道一港”项目建设。哈欧班列、中欧班列、中俄韩陆海联运集装箱专列三条线路已实现常态化运行,打通了经黑龙江省横跨欧亚、连接陆海的国际物流通道。哈尔滨机场拥有正班国际客货航线24条,2016全年运送对俄货邮大幅度增长,达到2678吨,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面向欧洲和北美地区的航空货运通道正在筹备开通。目前机场扩建工程正在加速建设,完成后哈尔滨机场将有望成为东北亚地区国际枢纽机场。2016年7月,从哈尔滨经满洲里直达莫斯科的公路货运通道开通。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黑河境内工程和中俄原油管道二线工程也已全面开工建设。跨境通道设施的日益完善将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支撑。除了基础设施方面的互联互通,哈尔滨市作为国务院批准的为对俄合作中心城市,正在探索建立中俄电子商务经济合作实验区,通过与莫斯科、叶卡捷琳堡、圣彼得堡建立电子商务点对点合作,形成“一点多辐射”的跨境电子商务合作模式。

四、黑龙江省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改善政治环境,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

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是中蒙俄三国国家战略的对接,涉及到三国国内多个省份、多个部门的各项工作,要想顺利推动与协调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工作,解决合作中的重大问题,就要建立健全三国各级政府、有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合作机制。黑龙江省应继续保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政府间沟通及对俄经贸合作政策上的支持,同时也应积极开展与俄、蒙政党和非政府组织间的交往,从而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与互信;鼓励省内各城市发挥各自优势,利用友好城市关系,形成地方政府间经济合作交流机制;鼓励省内的行业协会与俄蒙驻华机构、组织、企业加强联系,并为行业及企业之间的交流搭建平台,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沟通协调合作机制。黑龙江省也应该与东北辽宁、吉林、内蒙古建立联动机制,做到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二)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实现互联互通

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是一国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基础,有利于产品的输出与外资的进入,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黑龙江省应加快完善省内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与互联互通,形成集陆路、水路、航空、管道、电网、光缆于一体的东出西联国际经贸大通道。一是加快公路建设,形成连接重点城市,产业园区和边境口岸的公路网;二是三国合作推进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中蒙俄以交通及通讯基础设施现状与规划情况为基础,加强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加快推进并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口岸界河公路大桥建设,共同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三是将哈尔滨机场打造成东北亚国际枢纽,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哈尔滨机场对俄远东地区门户机场功能,同时筹划开通北美和欧洲的国际航线、航班。四是重视跨境通信网络建设。世界已经从工业时代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生产、贸易与生活方式,信息化化时代信息的互通共享非常重要,因此应重视跨境光缆等通信网络干线的建设,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的水平。

(三)以对俄合作为重点,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

中蒙俄三国经济互补,贸易、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黑龙江省作为对俄经贸合作第一大省,对蒙经济合作强省的优势,抓住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有利时机,推动对俄经贸合作转型升级,扩大对蒙经贸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实现互利共赢。一是加快重点口岸基础设施翻新和改造,创新完善海关、检验检疫业务及货物监管机制和模式,提升口岸通行过货能力;加快口岸信息化建设,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加强与俄蒙在监管、执法方面的信息共通。二是与俄蒙合作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推动黑河、绥芬河、黑瞎子岛等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设立。采用进口产品原材料,国内加工生产,产品出口的“外内外”加工贸易方式,鼓励省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在矿产开采、石化工业、木材加工、农作物栽培技术及农产品深加工、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进行合作,形成产业链条完整、上下游衔接。三是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是促进贸易便利化的新方式,黑龙江省对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已取得良好成效,今后应重点搭建面向俄蒙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不断丰富平台功能,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多推介省内优势产品,引导省内外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与俄蒙的商品交易。

(四)加强人文交流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人文交流与合作是国与国之间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与维持的重要基础,能够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降低经贸合作活动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冲突的概率,具有促进两国间贸易、投资的顺利开展作用。黑龙江省应利用自身区位优势与历史文化优势,加强与俄蒙之间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一是加强与俄蒙的教育合作。黑龙江省拥有哈工大、哈工程等国内著名高校,与俄罗斯的知名院校、科研院所一直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与科研合作,未来应加大与蒙古国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的交流与合作。二是加强文体领域交流合作。以中俄文化年、文学年、电影年等交流活动及哈夏会为平台,积极开展文学、影视作品、文艺表演、体育赛事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有助于提高黑龙江省的艺术教育水平和居民的文化修养。三是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应以对俄蒙的文化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推动龙江文化走出去,加强与俄蒙文化中心的联系。将文化交流与旅游产品相结合,丰富黑龙江省的旅游项目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交流。

(五)加大能源資源开发合作,带动优势产业发展

一是深化能源、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合作。俄罗斯和蒙古国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中国能源资源需求量大,一直在寻求能源资源供应地的多元化。黑龙江省要发挥自身在资源勘探开发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俄蒙的能源资源勘探开发、运输管道建设和资源深加工等方面的合作。二是鼓励企业走出去。支持省内优势企业到俄蒙进行投资合作,参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油气、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参与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电力供应及能源通道等项目的建设。三是通过建设科技园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自贸区等来吸引投资,通过投资带动贸易发展,鼓励企业组建产业合作联盟,开展跨境生产加工与贸易合作,带动优势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副省长李海涛.积极主动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7-05-23/doc-ifyfkqwe0663858.shtml.

[2]“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摘要[EB/OL].https://heilongjiang.dbw.cn/system/2015/04/14/056452724.shtml.

[3]于丹,王一雯,徐永智.新形势下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转型升级研究[J].中国商贸,2016(31).

[4]李娟,侯晓欢.黑龙江省应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风险防控对策分析[J].知与行.2016(4).

[责任编辑:赵磊]

猜你喜欢

经贸合作黑龙江省
“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中蒙经贸关系的重要意义
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福建省与中西亚、非洲各国加强经贸合作的思考
山东省与韩国经贸合作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基于“龙江丝路带”视角的黑龙江省深化对俄经贸合作研究
自贸区谈判背景下中日韩经贸合作前景分析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