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服装企业品牌的发展

2018-03-31任世赢

纺织报告 2018年2期
关键词:服装业服装行业服装品牌

任世赢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 330013)

1 我国服装业品牌价值培育现状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原先的以劳动力成本领先的企业经营模式慢慢的不适应目前的经济形势,而品牌价值的构建则成为了体现了一个服装企业经营结果的重要指标[1],也是服装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能否构建起自身独有的品牌优势,决定了一个服装企业的价值。对于国家来说,品牌力量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表现,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必要条件。我国服装业的品牌价值培育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创新发展成为主要驱动力

服装行业的各个环节如原材料、工艺、设计、模式、管理等,都在进行着创新,且有一定数量的创新方面的尝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果,比如在原材料上的创新,使得服装更加轻薄、吸汗等。“网红模式”、“粉丝经济”等新的宣传与销售模式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市场且日趋成熟。这些创新使得品牌价值的培育有坚实的基础。

1.2 差异化趋势逐渐明显

服装行业不再依靠原先的几个单调的指标来进行评价,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动以及差异化,服装行业的差异化趋势也随之显现,且那些较为小众的品牌的总市场也不容忽视,总体的发展呈现扩大的趋势。功能上的差异化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环保以及养生方面的重视,由环保材料制成的或者是能够有利于人的健康保养的衣物的市场潜力巨大。

1.3 文化内涵的地位慢慢提高

服装企业的文化内涵包括其企业文化、以及其品牌文化。而深挖企业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在消费者面前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对特定消费者群体的吸引力。因此,企业的文化内涵也成了企业培育自身品牌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

1.4 互联网为品牌价值的培育带来机遇

互联网在商业领域的蓬勃发展为服装品牌带来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主要包括对生产的影响、对资本的影响、对销售以及推广模式的影响。首先互联网的发展使其生产环节更加智能化,从个性化定制到云库存,这些都是互联网为服装业带来的生产环节优化。然后是资本运营的改变,从微商再到网络借贷以及众筹等,这些资本运营改变着服装业的游戏规则。最后是销售与推广模式,不再是单单线上或者线下,而是线上线下结合的O2O模式,这为服装品牌的培育提供了众多路径。

2 我国服装企业品牌培育的不足

我国的服装品牌在国际上的承认度不高,很少有能够与外国高端服装企业相抗衡的本土服装品牌。这说明我国的服装企业品牌培育仍面临着障碍。[2]目前的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1 企业的品牌意识还有所欠缺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素养的提高,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已经逐渐成熟,而国内只有行业领先的企业知道品牌的重要性,这和我国服装业历来的订单加工为主的产业模式离不开,大部分的工厂还在默默的为其他国家的品牌制造着高质量的服装。我国的服装行业的品牌意识仍然不强。

2.2 缺乏国际竞争能力

我国的服装业在国际的服装行业中缺乏识别度高、知名的品牌。在打开国际市场的过程中缺乏突破口,受到国外品牌的冲击,如 H&M 以及优衣库等品牌的渗透,生存空间愈发窘迫。在这些有着较高知名度的服装品牌的挤压下,我国的服装品牌难以在国际上得到较高的市场。

2.3 在品牌的培育过程中,缺乏核心竞争力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原创设计的成本较高,且有一定风险、品牌的定位未能抓住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以及缺乏核心产品,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归结于具有高水平专业能力的人才和资金的缺失。在高水平专业人才缺失的情况下,企业在品牌培育中难以构建自己独特的风格,不能在服装的设计上领先同业,而管理和营销方面人才的缺失使得其经营成本过高、市场开发程度低。资金方面的缺失更为致命,这从根本上限制了企业在软硬件上的提升,从而难以构筑独一无二的品牌。

3 对国内服装品牌培育的建议

国内的服装行业企业若想做好品牌价值的培育,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即本土企业对消费者需求变动了解的及时性以及本土加工的成本优势,差异化经营,在掌握稳定的销售渠道的基础上,保持品牌的知名度,增加用户忠诚度,从而使得服装行业的品牌价值得以体现,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的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3.1 充分利用本土企业优势

本土企业对于消费者需求的了解以及文化上的亲和优势是巨大的,可以通过在企业文化以及品牌的文化上,契合主要消费者群体的主流价值观,使品牌更容易接近消费者并且被他们所接受。

3.2 针对传统服装品牌、“网红品牌”、高端设计品牌的不同定位制定不同的品牌培育体系

针对不同品牌的侧重点不同,科学合理的分配资源。如对“网红品牌”加大对销售渠道以及宣传方面的控制,而对高端设计品牌则从设计角度入手,提高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3.2 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而目前我国的高端设计品牌的设计师团队依旧比较依赖外国的人才引进,这不仅使得人才成本较高,而且很难将这种高专业水平在企业中传承。本土化的设计师团队可以使得设计有连续性,且其更能把握我国消费者的需求。

3.4 重视品牌文化塑造

品牌文化是一种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能与消费者群体在情感、文化、价值观念上的协调,是提高消费者对品牌认可度的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对品牌文化进行深挖,做好品牌的营销,是提高品牌价值的根本。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丰富,只是欠缺合适的、成熟的开发模式,做好企业的品牌文化塑造,可以推动我国服装行业在国内外的长远发展。

[1]魏文斌. 服装企业品牌管理系统研究[J]. 丝绸,2006(8):6-7.

[2]邓 琼. 国内服装品牌的现状与发展战略[J].智库时代, 2017(11).

猜你喜欢

服装业服装行业服装品牌
《纺织品 遮热性能的测定》等9项纺织服装行业国家标准发布
2022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名人效应在运动服装品牌传播中的应用研究
49项纺织服装行业标准将于2016年9月1日实施
“互联网+”背景下宁波服装品牌O2O模式探析
品牌之梦构筑未来——“星·锐未来”品牌之星·2015-2016年度中国新锐服装品牌颁奖典礼召开
服装业如何进行供应链管理
基于服装品牌的个性化快速定制研究——以李宁服装为例
OEM服装业的自主品牌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