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东方白鹳的研究现状

2018-03-31李天芳谢鹏李国富李晓民

防护林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白鹳跟踪器生境

李天芳,谢鹏,李国富,李晓民

(1.黑龙江省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2.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3.黑龙江中央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 黑河 161400)

东方白鹳(Ciconiaboyciana)在鸟类分类上属鹳形目(Ciconiiformes)鹳科(Ciconiidae)鹳属(Ciconia),湿地大型涉禽,仅分布在亚洲,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在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列为濒危物种(EN),在CITES(华盛顿公约)中列入附录I。东方白鹳全球数量2 500只左右,其主要繁殖地为我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越冬地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东方白鹳主要在中国东北部和内蒙古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繁殖,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目前全球种群数量不足3 000只[1-3]。本文旨在通过认真梳理近年来东方白鹳有关种群与分布、繁殖生态、笼养人工繁殖以及生理病理类等方面的研究状况,为东方白鹳及其生境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1 种群数量与分布研究

东方白鹳,全球数量在2500只左右,关于东方白鹳数量的估算,目前较为权威的资料有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于2001年发布的《Threatened birds of Asia: the BirdLife International Red Data Book》这一书籍,在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示的网页资料上显示,东方白鹳有效种群数量为1 000~2 499只,种群数量处于继续下降的趋势[4,5]。国内学者吴建东等人在2011年的鄱阳湖冬季调查中甚至记录到3 446只东方白鹳[6]。

东方白鹳仅在亚洲分布,历史上东方白鹳分布范围广泛,分布国家有中国、俄罗斯、日本、蒙古、朝鲜、韩国、印度、孟加拉、缅甸、泰国、菲律宾。目前,东方白鹳主要分布国家是中国和俄罗斯。

2 生境选择研究

王健等对黑龙江省洪河保护区东方白鹤天然巢和人工巢的相关因子进行了测量,并找出树种、树高、巢位高、隐蔽度和距干扰源距离是影响巢址生境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他们发现东方白鹳使用的天然巢,多选择树种为蒙古栎,巢高平均大于10 m,距离人为干扰源大于1 000 m[7]。他们的工作为人工巢的改进与构筑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刘红玉等人利用GIS技术,通过建立HSI模型,模拟评价了三江平原的挠力河流域近40年来东方白鹳生境质量变化过程,结果显示40年来,东方白鹳较为适宜的生境已基本丧失[8-9]。由于东方白鹳是种迁徙鸟类,每年都会进行秋季迁徙和冬季迁徙,会面临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的生境选择问题。一般认为,在越冬区域,越冬生境多选择在无人类干扰或者人类干扰较弱的、植被较矮并且稀疏的草本沼泽,同时周边要有较大面积的湖泊浅滩,方便觅食。

3 繁殖生物学与人工招引

自1983年后,东方白鹳作为独立的物种开始被人们所熟知。国内与国外的专家学者对东方白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报道,包括东方白鹳的繁殖营巢地、繁殖时期、窝卵数、繁殖期食性等等。

3.1 繁殖时间

每年东方白鹳于3月中旬左右开始从越冬地迁往繁殖地,3月下旬左右到达我国东北地区。4月初至4月中旬完成筑巢,4月中旬至5月初完成求偶、交配和产卵行为。4月末至5月末完成孵化过程,6月至7月末为育雏时间,8月初幼鸟出巢[10]。10月底东方白鹳集群往越冬地迁徙。

3.2 营巢研究

东方白鹳一般选择4月初至4月中旬进行营巢,约8天完成。营巢地生境选择为人烟稀少的湿地,如人类难以到达的草甸沼泽、芦苇沼泽中心,同时周边还要有能够提供丰富食物的静止或者缓流水体,选择这种生境当中的高大的、视野开阔的单棵树木或者岛状林林缘的树木上筑巢[11]。部分东方白鹳会选择筑巢于高压线电塔、水泥电线杆甚至屋顶等人工建筑上[12]。东方白鹳有沿用旧巢进行繁殖的习性。

3.3 人工招引

20世纪80年代,东方白鹳保护者开始尝试将人工招引技术应用于东方白鹳的保护工作上。记录最早的是1987年吉林省的莫莫格保护区尝试性地制作了9个人工巢,同年有1个人工巢被东方白鹳利用。之后,黑龙江省的兴凯湖、洪河和扎龙保护区也相继开始东方白鹳人工巢的招引工作[13-15]。据悉,近几年来黑龙江珍宝岛、东方红湿地、嘟噜河也相继开展了人工招引工作[16,17]。

人工招引巢对东方白鹳的保护效果是显著的,例如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1995年仅剩1处天然巢,保护区自1992年开始人工招引后到2008年累计搭建人工巢100多个,累计40多个巢被利用,且每年都有20多个人工巢被利用,洪河保护区内的东方白鹳种群得到恢复。另一方面来说,这项工作是一个长期持续不断的工作,需要工作者常年地维护损坏的巢,并且不断搭建新的鸟巢。

4 笼养人工养殖

作为濒危物种,笼养也成为保护和保存东方白鹳遗传基因的重要方法[18]。在国外,日本、韩国以及德国(King C E,1990)都进行过东方白鹳的笼养繁殖[19]。世界上最先笼养繁殖东方白鹳成功的是我国的上海动物园,于1984年成功突破了东方白鹳的繁殖工作。关于东方白鹳的笼养数量,根据杨振雄在2015年的统计,仅成都动物园、沈阳动物园、济南动物园、南昌动物园以及福州鸟语林等动物园当前的东方白鹳数量就已经达到126只,而上海动物园从1979年至2012年12月共笼养119只[20]。

5 迁徙跟踪研究

使用无线电、卫星跟踪器以及新型的GPS/GSM跟踪器,对东方白鹳进行跟踪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1998—2000年期间,日本学者Shimazaki H等人使用卫星跟踪器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13只东方白鹳进行跟踪,总结了13只东方白鹳的飞行路线、繁殖地以及越冬地等研究成果[21,22]。根据资料显示,我国最早使用卫星跟踪装置跟踪东方白鹳的是黄河三角洲保护区,于2010年对4只东方白鹳的跟踪[23]。2018年1月,韩国鸟类学家在韩国西部地区发现10只东方白鹳越冬群体,其中1只是洪河自然保护区环志的佩戴跟踪器的东方白鹳,这一信息反映了东方白鹳在韩国的越冬情况,有一定的科研价值[24]。

6 结束语

东方白鹳这一物种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到目前部分区域逐步恢复。人类对东方白鹳多方面的研究也反映出人类已经发现的了它的濒危和重要性。人工筑巢招引固然是一种有效的恢复手段,但还自然本真的状态,给东方白鹳最和谐、最安全的自然家园才是我们最终的期望和目的。

猜你喜欢

白鹳跟踪器生境
走进“欧洲白鹳村”
光伏跟踪器阵列跟踪精度的测算方法研究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浅析一种风光储一体化跟踪器
超长待机的自行车位置跟踪器
双向多轨迹判定方法在目标跟踪中的应用研究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送子白鹳神话缘何而来
不同生境中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与本地种接骨草的光合特性
泉州湾洛阳江口2种红树林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