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控制理论视角下公安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探析
2018-03-31王亮,徐睿
王 亮,徐 睿
(上海公安学院, 上海 200137)
社会控制理论是社会学研究中涉及青少年犯罪防范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1],其形成的逻辑起点不在于“人为什么要犯罪”,而在于“人为什么不犯罪”,换句话来说,就是研究“人为什么能够遵守社会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重视“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根据公安院校明确职业定位和行业要求,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培养除了强调个体环境适应、学业适应、人际适应、身心适应教育的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人才适应培养观[2],更注重于充分体现职业行为、语言和思维习惯的职业素质养成培养观[3]。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公安院校大学生自觉遵守和维护职业规范。那么,运用社会控制理论,结合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思政工作和课堂教学等的具体实践共同探索构建公安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路径,是社会控制理论本土化应用以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地生根的有益尝试。
一、理论释义:社会控制理论的内涵与本土化价值
(一)社会控制理论的内涵
社会控制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1896年提出[4]。罗斯认为,人生来具有的同情心、互助性和正义感构成了人天性中的“自然秩序”,这种没有人工设计和作用的秩序在人类社会中自发调节了个人行为从而避免了社会混乱。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迅速发展的城市化和日益高涨的移民浪潮破坏了这种“自然秩序”状态,贫穷、失业、越轨、犯罪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所以,罗斯提出必须运用社会控制来维持社会秩序,并总结了社会控制的具体工具:法律、道德、舆论、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教育、社会价值观等。
社会控制理论的真正崛起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犯罪社会学家特拉维斯·赫希,其在《少年犯罪原因探讨》明确提出了社会控制理论,认为人人都有犯罪的自然倾向,大多数人之所以从未犯罪,是由于有外在的社会控制机制将其抑制。赫希强调,“社会纽带”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感,是人们正常人格中的一部分。这种“社会纽带”的形成会使青少年增强社会责任感,顺从社会传统规范,从而防止青少年犯罪。
“社会纽带”主要由下列四个要素构成:
1.依恋:指与他人有紧密的感情联结,包含家庭、学校、同伴的爱与归属。依恋是与社会赞同的动机性价值相关的心理概念[5],因为有了依恋,他才会因为恐惧关系的破坏、对别人利益产生敏感或者希望获得更多的爱与关注而增强遵守群体共同价值规范的意识。
2.追寻:指将个人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传统目标的追求和对未来成功的期盼。美国社会学家托比认为,如果孩子未能形成“遵从危机感”,他就很容易依其原始本能行事;如果他形成“遵从危机感”,他就不会轻易产生越轨行为。“遵从危机感”形成的关键在于孩子对传统目标追求并持续投入。现代心理学认为,未来时间洞察力是个体对未来时间认知、体验和行动倾向的人格特质,而目标是个体未来时间认知、体验和行动倾向的具体内容体现。与未来目标和动机相关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已被证实可通过调节个人行为有效应对压力并提升自我效能感[6]。由此可见,追寻和青少年“遵从危机感”和“未来时间洞察力”等概念相关,从而影响青少年的规范行为。
3.参与:指对社会传统活动的参加。涉及三方面含义:第一,对青少年社会非传统活动一开始就要加以控制。例如:(1)一个年轻人和他的朋友们喝了很多酒;(2)他喝高了,仍继续喝;(3)他吸了一些冰毒,更加兴奋了;(4)他们中有些人实施入室盗窃。假如这个年轻人最初没有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喝酒,也许就不会有后面的吸毒和入室盗窃。第二,青少年越多深入参与积极地富有意义的活动,就会缺少从事越轨行为的时间和精力。例如:一个年轻人花了很多时间踢足球,那么他只能有很少的时间从事其他活动。第三,社会传统活动本身就蕴含正面、积极的教育意义。
4.信仰:指对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法制观念的态度或者接受意愿。当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内化了健康的价值观和自我概念,就会产生遵循这些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的强大力量。在相同的教育背景下,常见两种情况会减弱青少年对规范遵守的自我控制力:一种是信念的内化不够,指的是青少年了解信念的内容,但这些信念并没有成为指导他行为的准则。另一种是对越轨行为的合理化,指的是青少年认可传统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但由于某种现实原因将其动机、目的、意义合理化,最后仍然实施了越轨行为。
(二)社会控制理论的本土化价值
社会控制理论已经获得相当多国内研究的支持,有一定的跨文化背景适应性。其本土化价值应用主要体现在:
1.拓展了社会控制的研究方向
不同于既往对社会控制的直接控制研究,例如研究社会镇压和国家制裁;社会控制理论属于间接控制研究,例如研究社会群体如何形成某些规范并让规范发生效力。
2.丰富了越轨行为的研究视角
其反向思维研究模式区别于传统研究青少年越轨行为的视角——压迫力、推动力或者诱惑力,开拓了青少年越轨行为约束力研究,同时意味着开启青少年为何会遵守规范的社会服从性视角。
3.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可能路径
“社会纽带”四要素对越轨行为的结论已得到多项研究支持,但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社会纽带”如何形成、怎么增强,四要素与青少年遵守规范的具体相关程度等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就是基于公安院校文化背景下“社会纽带”四要素对大学生遵守职业规范路径的探索与思考。
二、实践路径:公安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探析
(一)当前公安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中存在的问题
公安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是公安院校正规化建设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公安专门人才的需要,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一直以来,通过重视入学军训、严格落实警务化管理制度、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实习工作以及加强辅导员队伍和学生队伍管理建设等路径不断完善,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违规、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呈现多样化、幼稚化特征。学生队列里插手、讲话等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内务整理敷衍了事、相互推诿也时有发生;上课睡觉、迟到、早退;备勤请假理由五花八门,甚至出现为了能出去看女朋友谎称父母病重等情况。另外,不少学生对常规教学和活动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减弱和快感缺乏,呈现群体压抑特征。兴趣课是学校为了增强学生职业视野和职业能力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而开设的课程,外请了不少业内资深专家授课。有的兴趣课甚至连不少学校老师都兴致盎然的参与,但有的学生却反应低迷,问其原因,直言不讳,还不如到外面喝咖啡开心。这些成为当今公安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和管理难点。
(二)社会控制理论对公安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路径的启示
社会控制理论认为,“社会纽带”四要素会对青少年越轨行为进行限制和束缚。同样,笔者认为这四要素可能会对青少年内化并遵守社会(职业)规范提供方向和路径。针对公安院校大学生,具体来说,对其职业素质养成路径有以下四个方面启示:
1.注重公安院校大学生与学校、学校与家庭、大学生同学间的情感联系
(1)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和学校的情感联系
公安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养成具有强制性特点,各项警务化管理的规章制度、纪律要求贯穿大学生生活、学习始终。铁的纪律需要有温度的执行才能具有良好的效果。温度的实质就是情感维系,怎样才能做到呢?第一,关注大学生平时关心的生活琐事,要快速回应并有行动改善。例如,公安院校属于封闭式管理,学生不能外出自由消费,外卖也不能进学校。那么学校食堂、小卖部、校医院等的收费势必引起学生高度关注。向全体学生或者学生代表说明收费构成是必要的,改进后勤部门管理“向社会看齐”,降低某些收费也是必要的。第二,推行大学生感恩教育。在抱怨学校的同时,问问自己,我们能为学校做些什么?现在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强烈,意识不到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消费社会资源的过程,意识不到围绕他们有多少人在服务,意识不到他们应该为学校做些什么,能够为学校做些什么。当他们把问题从“抱怨”聚焦到“建设”,与学校的情感关系就会进入正向良性循环轨道。
(2)加强学校和家长的情感联系
在这里,首先要澄清,在建立学校——家庭养成教育的价值认知上,不是“家校合作”,不是学校作为监督者和家长对话,也不是学校作为指导者与家长对话,而是“家校沟通”,要体现双方地位的平等。家校之间关系越平等,出现各种预料外或者情境性问题双方沟通就会越有效与通畅。其次,“家校沟通”不只体现在“问题大学生”,更应本着治未病原则,家庭一开始就需要参与到养成教育中来,成为学校养成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比如,从入校军训开始,建立每周家校联系微信制度,学校把军训每周素质养成任务目标通过微信发放家庭,由家庭参与学生养成问题并评估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效果,避免出现“5+2=0”的现象。
(3)加强学生间的情感联系
公安院校大学生是未来的职业警察。其职业特点决定公安院校大学生的人际素质养成要比一般院校大学生“人际适应”、“宿舍适应”要求更高,不但求适应,更要求互助、求团结、求合作。所以,加强学生情感联系非常必要。第一,加强认知教育。通过案例展示、情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不断内化“要学会依靠身边的兄弟”,在认知上正确认识自己、克服自我意识,眼中有别人,进而到眼中有别人的优点,不断提高对警察人际的认知,正确化解同学矛盾。第二,加强行为训练。不断通过群体训练养成合作意识和习惯。例如,针对具体情境化的案事件,进行团体技战术的演练。同学校、家庭的情感联系相类似,学生间的情感联系越紧密,其就越不愿意失去相互欣赏的朋友,其行为越会考虑团体利益。
2.加强榜样、模范人物的具体化示范与引领
目前已经很清楚养成教育非常强调榜样、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这样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学习和生活目标,培育未来时间洞察力特质,进而促进职业动力的形成。需要指出的是,有实证研究表明[8],公安院校大学生在辅导员、老师、同学、校友、朋友等影响力的排名上明显倾向于校友和辅导员,可见大学生认为高年级学生以及辅导员对他们的影响力更强。朋辈辅导是个心理概念,认为经历相似的同辈学生间的互动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困惑解决以及创伤后成长。“校友”在学业上的优异表现,例如获取国家司法统一考试的法律工作资质;在人际上的成熟表现,例如学会处理繁忙工作下的亲密关系;在职业上的深入发展,例如参与智慧公安建设的思考和研究……这些鲜活的榜样人物距离大学生越近,行为举措越具体化,对其他大学生越具有模仿学习的可能和示范的参考价值。
3.日常教育活动的丰富性与积极参与引导
由于封闭性准军事化的管理,面对生动活泼的年轻人,公安院校比一般院校更加注重日常教育活动的丰富性,毕竟多做对的,学生就没有机会做错。但是,强制性日常化的结果可能导致学生参与日常教育活动情绪上的抵抗,具体表现有时老师课堂上讲得眉飞色舞,学生集体沉默;要么,公开表态无聊,甚至声称当前只对赚钱感兴趣,对其他什么都不感兴趣。所以,在进行日常教育活动的时候,为增强日常活动实效,减少大学生的消极抵制,不仅要重视整体活动的安排,更要致力于事前引导,引导的内容可涉及前期学生评价,可涉及活动的积极意义、老师的期望,可涉及对他们当前或者今后的有益作用。
4.强化职业价值观的全程引领
职业价值观实质就是告诉学生在职业中怎么做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五四青年节”上曾说:“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所以,职业价值观不单纯是依靠灌输的,是需要学生自己思考、分析和抉择的。那么,怎么理解职业价值观的全程引领?首先,不要搞运动式价值观教育,要做的是把职业价值观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即时间上要持久平衡,空间上要充分体现在生活、学习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在大学生心理上形成稳定趋向。其次,引领方式上,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思考“从警的价值”、“未来的方向”,去认识自己和认识社会,所谓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要重视大学生管理实践的价值取向,所谓身教重于言传,通过严格落实学生考核评价制度,对学生行为及时评价和奖惩来帮助他们抉择,让奖惩成为价值引导的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