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政治建设理论

2018-03-31昆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社会主义论坛 2018年7期
关键词:规矩党中央纪律

昆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们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着眼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就党的政治建设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政治建设理论。

坚定政治信仰,补足精神之钙。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共产主义确立为为之奋斗的远大理想。97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和磨难而又一次次奋起,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勇往直前,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靠的是理想信念的凝聚和感召。习近平总书记把理想信念称之为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和安身立命之本。他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生活上腐化、道德上堕落等问题,究其原因是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发生了动摇,是精神上缺了理想信念之“钙”,得了“软骨病”。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任何一个政党的衰落,通常也是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的。针对党内存在的信仰迷茫、精神迷失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除了非常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外,习近平总书记还把坚定理想信念具体化为坚持“四个自信”,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唯有坚持“四个自信”,决不动摇社会主义的旗帜和道路,才能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把准政治方向,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坚守政治方向,丝毫不能偏离和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我们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国之路,不能有丝毫动摇。”当前,国际形势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中,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就必须用党的基本路线来统一全党的意志和行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是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重要成果之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党的基本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国家的生命线,是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要求,各级党组织和所有党员必须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为根本准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定不移地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大方向、大原则和大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考察识别任用各级干部,首先要看是否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一切违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错误言行。

坚持群众立场,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要站在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路线是党全部活动的根本工作路线,既是我们党重要的党性原则,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把群众路线从工作路线上升到生命线,既说明群众路线对我们党生存和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又表明我们党对群众路线认识的深化。

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明确指出:“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是一般问题和个人的事,而是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是党性,是大局,关系党、民族、国家前途命运。”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形成全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大举措。2016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对加强党的领导提出了新要求。他强调,只有增强这“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更加坚强有力,才能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定和执着,坚持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使我们党永不变质,永不变色。首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症要用猛药。查处腐败问题,必须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猛药去疴的决心不减、刮骨疗毒的勇气不泄、严厉惩处的尺度不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让那些想搞腐败的人断了念头、搞了腐败的人付出代价。”并强调,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反腐败斗争没有禁区、特区、盲区。其次,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关键要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再次,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思想纯洁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根本所在。只有抓好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抓好道德建设,才能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最后,只有通过制定法规制度来制约和监督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让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员“破法”,无不是从“破纪”开始的。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全面。他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在党的纪律体系中,政治纪律是管方向、管立场、管根本的总要求,是打头、管总的,是纪律体系中的“纲”,抓住政治纪律这个纲,才能带动党内其他纪律都严起来。因此,必须把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他具体阐明了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的最核心内容。他指出:“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中央权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坚持党性原则,关键是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政治纪律本身就是政治规矩。严明政治纪律,就必须严明政治规矩。政治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政治规矩的范畴,指出,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是总规矩。政治纪律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行等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除此之外,党内政治规矩还包括国家法律和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先进文化,为党的政治建设固本强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指出:“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体、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党性的文化。”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出我们党先进党内政治文化的科学内涵,即我们党先进党内政治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以革命文化为“源”,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体”,以中国共产党党性为“用”的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这一重要论断以文化价值观为切入点、以清淤疏浚为着力点、以培厚文化土壤为落脚点,指明了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路径。

猜你喜欢

规矩党中央纪律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按规矩办”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新来的主任“立规矩”
粤人吃饭讲规矩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纪律
循乎规矩 本乎天然
向党中央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