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与测度
——河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子彪教授访谈
2018-03-31李子彪
李子彪,唐 鑫
李子彪(1979-),河北省邯郸市人,现任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院长,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2007年获管理学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获河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2006年先后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参加博士生创新学习班、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参加“自主创新与管理变革”高级研修班;2012-2013年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联合国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创新与技术经济研究所(UNU-MERIT)进行访问学者研究,研究方向为区域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设计;2014-2015年先后赴比利时安特卫普管理学院、英国伦敦大学伯比克经管学院、OECD科学与技术创新部(巴黎)短期交流学习;2017年赴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法制处挂职1年。
社会兼职与荣誉:2013年获批河北省首批青年拔尖人才,2014年获批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15年评为天津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先进个人,2016年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2017年入选河北省教育厅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Ⅲ)、获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提名奖,获聘天津市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创新创业导师、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兼任河北省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经管分委员会委员、河北省普通本科高校创业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投入产出协会副理事长、河北省科技发展战略与创新管理软科学研究基地客座研究员、河北省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河北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科技部科技评估与统计专项、中国科协委托课题、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及各类厅局级课题和大型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部分成果被有关部门采用。获得省社科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各类论文30余篇。
唐鑫(以下简称“唐”):请谈谈您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什么,可以吗?
李子彪(以下简称“李”):好的。我的研究方向总的说来是技术创新与创业管理,细分起来又有一些具体的点。研究方向契合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双创需求,致力于企业—产业—区域层面的技术创新与管理,以技术创新方法、科技管理方法、复杂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研究如何依靠或通过创新培育中小企业、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加速产业创新发展、推进区域创新系统建设,进而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理论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提供理论支撑,为产业和区域创新发展建言献策。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以技术创新理论为基础,研究企业技术发展规律及关键技术需求;科技人力资源特征与人才管理;创新工程师培育路径及具有创新潜质人员识别方法;企业技术中心运行模式及突破性技术创新工作团队运行机制;技术系统化创新方法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等问题,为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区域产业创新发展。以产业创新系统和技术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产业共性技术演化路径与产业升级机制;科技创业模式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机制;技术扩散规律与产业集群演化;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等问题,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3)区域创新系统管理。以复杂系统理论为基础,研究区域内新动能识别方法及培育机制;区域创新极共生机制及系统演化;基础研究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及产学研合作新思路;区域科技支撑环境要素及区域创新政策体系设计、评估和监测,最终形成区域创新系统描述+区域创新系统测评+区域创新政策设计的理论体系,以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及雄安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唐:创新是目前比较热的一个领域,您是什么时间开始研究创新的?
李:我的本科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现在可能改成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了。当时读本科时辅修过几门管理学的课程,一门是现代企业管理,主要介绍了企业管理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企业运营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每方面都有涉及,但不是很深入,算是入门课程。另一门是技术创新学,这门课系统讲授了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特征和类型,也给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应该说是这两门课给我很深刻的印象,促成了后面我硕士研究生报考时选择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研究生入学后,师从胡宝民教授,胡老师当时在科技创新管理领域是少有的理论和实践双料专家,可惜天忌英才,胡老师于2013年离开了我们,时年52岁。理论方面胡老师对科技创新管理有独到的认识,其对技术创新的扩散更是理解深刻,2002年在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方面的权威专著《技术创新扩散理论与系统演化模型》,胡老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任Int.J.Technology management杂志社客座编辑。实践方面,胡老师在学校科研处任副处长、处长共8年,在河北省科技厅任计划处处长4年,在科技部借调1年,曾是河北省专家献策团成员。铺垫这么多,是想说我的导师胡宝民教授在科技创新管理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我跟着胡老师学习,有一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觉。
2001年加入胡宝民教授的团队,开始攻读硕士学位。我的硕士论文题目定为区域创新系统测度方面的研究,研究以河北省为例,之后博士学位论文继续以区域创新系统内涵刻画为题进行研究,博士论文2009年获得河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博士毕业留校后,就一直围绕技术创新进行研究,十二五期间双创在全国兴起,考虑到创新创业不分家的规律,我认为依靠创新形成的创业才能可持续,逐步的,我的研究方向扩展为技术创新与创业管理。
唐:您在创新管理方面有什么学术观点?
李:其实这个方向很大,我的研究工作一时也难以涵盖全,如果能算得上学术贡献的话,应该还是围绕区域创新系统认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二五以来,中央提出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对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功能的认空前一致。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创新型区域,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并指出要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创新型国家的支撑。之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再一次要求进一步统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区域创新发展机制,优化区域内创新资源配置,鼓励创新资源密集的区域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发挥好集聚辐射带动作用。然而,如何科学建设区域创新体系进而支撑创新型国家,如何监测和测评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政策制定者仍未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创新型区域建设需要有效的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与测评理论提供支撑,而区域创新系统监测目的与测评方法取决于对区域创新系统内涵与功能的认识。刻画“什么是区域创新系统”无论对创新理论的研究还是对现实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新是多个行为主体参与、多重环节构成的复杂系统过程。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创新活动,正成为许多学者研究和探讨的新领域。尽管目前学术界对于“什么是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已取得许多成果,但是对于“什么是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尚不深入,仍处于探讨阶段。许多研究“抽象”掉的实际因素过多,使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刻画处于“静态、平面结构”状态,不能从本质上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测度、建设提供针对性指导。已有的研究成果距离区域创新系统成为一个能被广泛使用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区域创新政策的制定创造经验基础的目标尚有一段距离。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研究的时间尚短;二是很多研究无意中将区域创新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孤立研究,脱离了它赖以生存的区域经济现实和优化发展需求;三是很多研究从静态角度对创新系统进行研究,忽视了创新系统的复杂动力特性。
基于此,近期学术界又重新审视研究角度,将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结合起来探索区域创新系统内涵;引入历史演化观,从区域经济、区域创新历史发展的动态角度提取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变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我导师的带领下,我们课题组提出“三步走”研究计划:第一步,对“什么是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描述和刻画;第二步,进行区域创新系统的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第三步,进行区域创新政策的设计研究。最终形成“区域创新系统描述+区域创新系统测评+区域创新政策设计”理论方法体系。
首先在对区域创新系统认识上,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联系起来,将区域中满足特定条件的创新型产业定义为创新极,从演化角度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多创新极共生演化系统,这样就将微观企业等创新主体行为与宏观区域经济表征就建立了联系,从区域经济的现实和发展演化角度,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解释。基于此观点,课题组申请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创新系统:立体、多创新极共生演化模型研究”(项目编号:70773035)、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创新极视角下区域创新系统测评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3YJC630086)、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区域创新系统测评方法与河北省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103135)、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业间技术溢出测度方法与实证性能研究”(项目编号:G2011202172)、河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资源型区域产业技术溢出机理与效应分析”(项目编号:SY12102)。我的博士论文“创新极及多创新极共生演化模型研究”也如期答辩,并获得河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第一步的研究成果创新之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在“什么是区域创新系统”的认识上有理念上的创新,二是在具体内容上有方法和实证研究方面的创新。
首先,对“什么是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与以往研究成果从区域创新系统本身的组分构成与关系、制度与功能和网络与技术扩散等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不同,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用看得见的描述和刻画看不见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即将区域创新系统视为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子系统,用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受区域创新系统作用后看得见的表征描述和刻画该区域创新系统内看不见的组分间相互作用关系及演化。在对区域创新系统认识上,将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联系起来,将区域中满足特定条件的创新型产业定义为创新极,从演化角度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多创新极共生演化系统,这样就将微观企业等创新主体行为与宏观区域经济表征就建立了联系,从区域经济的现实和发展演化角度,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解释。研究在系统认知上解决了以往“静态、与经济相脱节”等问题。
其次,在研究的具体内容方面,围绕上述区域创新认识,完成了如下创新性工作:
1.提出了创新极概念,界定了特征,并对其进行数学描述,研究了创新极结构与生成机制。创新极是指区域内的创新型产业,是区域创新系统功能在该产业技术创新演化的表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它具有:时空特性、群体性、创新持续性、知识和技术溢出效应、层次性和多样性、演化不确定性等特征。对于创新极的形成过程,关键是单个企业技术创新的涌现和其他企业学习模仿行为,这个过程类似于生物界的蚁群觅食过程。首先,创新型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并影响产业市场变化。其次,学习模仿型企业接受到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信息向量和产业市场变革信息向量,决策何时学习模仿创新型企业技术创新。最后,通过技术创新信息向量和产业市场变革信息向量的正反馈机制,使得学习模仿型企业均实现技术创新后则实现了一次产业技术创新。这个过程中,创新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随机性,学习模仿型企业学习模仿行为也具有随机性,产业技术创新可以进行多次。
2.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极技术溢出测度方法和实证研究;
(1)对创新极间技术溢出概率研究。考虑创新极间的相互联系,界定创新极技术溢出的内涵,确定判据,构建回归模型,进而分析研究创新极的技术溢出概率,对唐山市钢铁、陶瓷、煤炭、化工、机械产业及邯郸市钢铁产业创新极之间的技术溢出进行了实证研究。
(2)对创新极间技术溢出效应分析。认为产业技术溢出分为知识性溢出、关联性溢出与市场性溢出。给出并采用基于技术相似度矩阵与间接RND技术指标相结合的产业技术溢出测度方法,对唐山和邯郸区域创新系统创新极间技术溢出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引入多维标度法,构建了制造业产业技术相似度矩阵与技术距离模型,从技术距离的角度对唐山和邯郸区域创新极进行了聚类分析,给出了产业溢出网络结构特征。进一步,计算出产业间技术溢出的间接RND指标,构建技术溢出测度模型,计算产业技术溢出值。
(3)研究创新极间技术溢出形式。引入经过对数转换后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从工业中间投入方面对唐山市创新系统的创新极技术溢出形式进行定量分析。
3.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唐山市和邯郸市区域创新系统的多创新极共生模式进行研究,分析给出了区域的创新极共生体分布特征和演化特点,从理论层面归纳了地区创新极共生模式,并对邯郸和唐山两地区创新极共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4.提出了“什么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新描述和刻画,认为是区域创新极生成与多创新极共生演化过程,提出了区域内多创新极共生的机理并建立了多创新极共生演化模型。将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与其区域经济现实和发展需求联系起来,把区域创新系统看成复杂系统,从复杂系统演化的角度描述“什么是区域创新系统”,把区域创新系统视为多创新极共生演化的系统。基于种群动力学方法,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多创新极共生演化模型。
在第一步研究完成“区域创新系统刻画”的基础上,我继续进行了第二步“区域创新系统监测方法”研究。认为目前对区域创新系统监测的研究文献多是以某一种对区域创新系统本质描述为分析依据,且监测的指标体系多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区域政策与环境方面选取指标,利用要素叠加的思路进行综合评价。虽然厘清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某些特性,给出了某方面的理论指导,但仍找不到一种有效监测区域创新系统状况的框架体系,更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区域创新系统监测体系和方法。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研究时间尚短,很多研究无意中将区域创新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孤立研究,脱离了它赖以生存的区域经济和产业协同现实;二是有些研究没有厘清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而直接采用指标叠加的方法进行评价,致使有些“因”的指标与有些“果”的指标直接并列,使结果出现误差。基于此,近期学术界又重新审视研究角度,将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结合起来探索区域创新系统内涵;或引入历史演化观,从区域经济、区域创新历史发展的动态角度提取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的变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多创新极共生演化系统,其功能是识别创新极并培育和壮大创新极,促进创新极共生发展,带动区域的创新扩散和经济繁荣。进一步提出创新极识别-培育-共生的监测方法以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监测和评价。第二步研究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区域创新系统监测方法:创新极识别-培育-共生视角,项目编号71403078)。
项目首先利用历史友好模型(History-Friendly Model)和产业创新系统方法(Sectoral System of Innovation)研究创新极描述指标,引入改进的霍尔三维模型建立创新极识别方法;其次参考OECD、欧盟创新记分牌指数等,给出创新极培育能力监测指数;再次借助集对分析与联系数理论,引入创新极发展态势反映创新极发展状态,提出监测创新极发展的创新态势指数;进一步,从产业创新关联角度,引入产业技术态势差概念,构建反映创新极共生关系的区域产业技术态势矩阵,数学处理后提出区域创新极共生效应指数;最后引入变权综合原理,提出以创新极培育能力监测指数、创新极创新发展态势指数、创新极共生效应指数变权结合的区域创新系统监测方法。2017年12月,提交了项目结项报告。已出版标注项目资助的成果包括各类学术论文19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9名。主办大型国内学术会议1个,完成大会特邀报告1次。成果获得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将项目成果融入调研报告中形成论文,遴选到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智库出版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蓝皮书2016》年度报告中。
唐:那您今后学术研究主要会关注那些问题?
李:当前经济形势日新月异,变化迅速,你知道人文社科研究离不开大的经济环境,当前有几个战略契机,这也是我们创新管理研究的时机。
一是国家实施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双创战略,这两个战略的实施对创新如何可持续,创新如何带动经济持续增长,创新如何促进创业,创新如何带动就业等方面提出了理论要求,我想这应该是一个方向。
二是当前国际贸易大背景呈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我国实施《制造业2025计划》颇有微词。这也促使我国制造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主体要突破国外的封锁和制约,开展自主创新、有效创新、突破创新,转变企业创新模式,降低风险,实现超越发展。这对理论界提出了要求,这也应该是一个方向。
三是当前技术呈现“大智移云”的趋势,互联网+进一步深入推进,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不断地刷新我们的视觉。我想这些高新技术肯定会对当前的技术创新和创业模式产生根本性影响,比如数字消费能力,比如新四大发明对创新的作用,比如共享经济对创新的影响等等。这应该也是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