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思潮的新媒体传播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2018-03-31孙帅
孙 帅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以社交媒体与自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对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与价值观产生了日益深入的影响。一方面,网络信息的虚拟化特点,使网络信息具有一定的偏激性与煽动性;另一方面,网络的开放性特点,使网络信息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在网络空间大肆传播,日益深入地影响着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判断。因此,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关注传统因素对青年思想的影响,更要关注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网络传播对青年思想的影响,并基于此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上探索应对之策。
一、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的表现形式
随着全球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化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媒体以铺天盖地之势进入人们的生活,传统纸质媒体与广播电视传媒不断失势,新媒体逐渐取得信息传播与宣传教育的优势地位。新媒体以迅猛的传播速度和广泛的影响力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认知与价值判断。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各种不良社会思潮伺机大肆传播。不良社会思潮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肆无忌惮地进行思想渗透,以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在新媒体上的广泛传播,影响着广大青年学生的价值判断和历史认知。
1.新自由主义思潮网络传播的表现形式
改革开放之后,新自由主义思潮不断涌入。新自由主义适应了资本全球扩张的要求,不仅主张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全球化,还主张将西方价值理念普及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实现西方资本主义价值理念的“普世化”。具体来说,新自由主义鼓吹极端个人主义,把个人权利凌驾于集体主义原则之上;主张超阶级的“普世主义”价值观,目的在于隐蔽地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理念,消解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新自由主义企图使中国步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预设,提倡以哈耶克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所主张的经济改革,提倡极端的自由经营和自由贸易,大力鼓吹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否定公有制,反对国家调控和干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新媒体为新自由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各种宣传新自由主义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大行其道。大肆鼓吹资本私有化、抹黑社会主义成为新媒体上的一股歪风,影响着高校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知。
2.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网络传播的表现形式
在新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以重新解读历史的姿态出现,误导广大青年学生。历史虚无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打着“求新”的旗号重新解读历史,对历史进行“再定义”和“再评价”,其目的在于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否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以歪曲、抹黑革命领袖和革命英雄人物的方式来消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理性,企图改变我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方向。
一是从整体上否定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发展阶段性和历史规律性的认识。历史虚无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把中国近代的发展归结为偶然性的结果,把中国人民的革命史解读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现代化的启蒙发展史,美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史,弱化中国人民的抗争作用,无视、轻视中国自身力量的发展;否定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的认识,否定中国历史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个历史阶段,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分期论对中国历史的适用性,攻击批判毛泽东对中国历史分期的看法,否定老一辈革命史学家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观,以西方的史学观来解读中国的近现代历史。
二是以历史细节为切入点,以碎片化的方式解读历史,以偏概全、歪曲史实。在新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紧跟时事热点,与我国的主流宣传相对立,以对历史事件的片面化解读蒙蔽青年学生。例如,在我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新媒体上出现了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史、否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文章,对抗日战争重要战役中的重要人物进行贬低,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动机进行诋毁。另外,还出现了丑化、否定革命人物正面形象的历史虚无主义的文章,对抗美援朝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进行歪曲分析,否定英雄牺牲的革命价值,丑化中国共产党的英雄形象。此外,在新媒体中还出现了以攻击领袖人物毛泽东为主要方向的历史虚无主义文章,否定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否定毛泽东在共产国际运动史中的重要地位,批判毛泽东思想,以权力斗争说来解读毛泽东的理论政策,对毛泽东的个人生活进行抹黑,夸大毛泽东的晚年错误,企图以此来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还有文章否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领袖人物决策中的重要地位,否定领袖人物的爱国主义思想,把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解读为谋取权力的政客,歪曲人们对领袖人物的认识,“企图全面消解崇高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1]改革开放初期,批判毛泽东思想的过激言论就曾受到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的批评,新媒体时代“非毛化”思潮卷土重来,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历史地位和历史贡献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历史虚无主义对领袖人物的攻击和批判有着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
三是丑化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史和发展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的建设成就进行大肆批判和否定,片面夸大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出现的错误。网络上的一些文章夸大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口的非正常死亡,以此批判中国共产党在“大跃进”时期的政策,进而全面否定党的领导。还有一些文章全面否定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成就,把这一时期看成完全停滞的历史时期,无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取得的历史成就,片面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前30年的历史发展成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了历史虚无主义割裂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的危害,习近平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2]
新媒体时代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青年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有些青年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对毛泽东等领袖人物产生排斥心理,对毛泽东思想产生动摇;有些青年学生对革命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和光辉事迹产生怀疑,对宣传革命文化持消极态度。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网络传播影响了青年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对革命文化的认同。
二、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传播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影响
当前,高校青年学生日益受到新媒体便捷性、易于分享性等特点的影响,他们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社会思潮对其影响也更加明显,他们的观念认识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特点,他们的社会价值取向更容易被误导。
1.新自由主义思潮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西方新自由主义的价值理念、政治理念、生活方式更加迅速地在网上传播。新自由主义思潮与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不断碰撞,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同时出现,不同理念、不同价值观念在网络上交锋,高校青年学生面对更多的信息干扰和信息诱惑。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青年学生要对信息有较强的分析与筛选能力,能够正确分辨信息的有用性与可信度,自觉排除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
新自由主义思潮对青年学生的影响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新自由主义所倡导的私有化思想,影响着广大青年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认知,使广大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经济构成和社会政治经济改革产生困惑,影响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新自由主义所倡导的利己主义思想,冲击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在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部分青年学生产生了自私自利的心理,对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产生漠视、抵制情绪。新自由主义的政治文化理念也通过网络新媒体对青年学生产生了影响。别有用心的西方势力往往通过影像、视频等隐性方式来攻击、消解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和主流舆论,以达到争取广大青年学生的目的。好莱坞的很多影视作品通过隐性的方式歌颂美国的伟大,片面展示西方社会的美好,而回避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对青年学生产生误导。新自由主义思潮大力鼓吹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优势,而对其弊端却只字不提,以此来迷惑青年学生。受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青年学生把西方国家的价值预设和政治文化制度作为标准,对社会主义文化产生排斥心理。
2.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高校青年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以解构历史、解构英雄人物的方式,影响着青年学生对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认知。历史虚无主义以求新来博取人们的注意力,打着重新解读历史的旗号,将历史研究碎片化,截取部分史料,错误地引导人们的历史认知。在新媒体时代,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影响着青年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度、对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一是对青年学生的整体历史观产生了影响。有些青年学生开始质疑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分期产生质疑,并开始接受唯心主义史学观,相信历史发展的偶然性。有些青年学生把历史虚无主义所歪曲的历史奉为历史的真相,对中国的革命史产生怀疑,陷入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漩涡。二是受历史虚无主义以碎片化方式解读历史的影响,一些青年学生开始以嘲讽、鄙夷的态度对待中国的革命英雄人物,以崇拜、欣赏的态度对待西方的历史人物,把华盛顿等西方领袖人物奉为真善美的化身。三是受历史虚无主义抹黑革命文化的影响,一些青年学生对中国的近现代革命历史产生认知困惑,对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文化的认同度降低,对革命圣地的敬仰之情减弱,对革命英雄人物的崇拜之情淡化,而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度却不断提高。
三、新媒体时代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对策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的传播更加便捷,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更加广泛。我们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特点和要求,引导学生认清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对青年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清各种社会思潮的政治目的,分辨不良社会思潮,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抵制新自由主义思潮
新媒体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根本目的是影响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影响青年学生的价值判断。新自由主义思潮通过传播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理念来批判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马克思主义。因此,新媒体时代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清新自由主义倡导的私有化、意识形态多元化以及个人自由至上的价值观的狭隘性,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3]因此,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价值引导,利用网络媒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普及与宣传教育,正确引导青年学生分辨新自由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使其树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防止其产生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不良思想倾向。要让青年学生认清西方“意识形态多元化”以及“去意识形态化”思潮的本质是反马克思主义,这是因为不存在无阶级立场的理论和思想。要积极利用微信、微博等网络自媒体向青年学生宣传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加强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认同感,抵制新自由主义思潮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腐蚀。
2.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历史观教育,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一要利用网络影视作品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史,对于否定中国共产党革命史的言论进行批判和揭露,让青年学生正确理解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要揭露唯心主义历史观的非科学性,向青年学生宣传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要利用新媒体加强对爱国主义影视作品的宣传,加强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和革命英雄人物的宣传,揭露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
二要加强革命文化的网络宣传,向青年学生宣传中国革命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素,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文化熏陶。要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号召力,在网络上形成以爱国为荣、以尊重红色文化为荣的风气,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青年学生的不良影响。要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存在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善于运用革命歌曲等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方式进行思想引导,营造能够引起青年学生共鸣的共同思想记忆的意识形态文化氛围,让青年学生从理性与感性的双重角度抵制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
三要维护革命领袖人物的形象,认清“非毛化”思潮背后的政治目的,利用新媒体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揭露“非毛化”思潮的政治危害性。要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党在革命探索时期的曲折经历,不能片面地以“权谋论”来诋毁革命领袖人物的革命信仰和革命目的。要以严谨的逻辑、真实的历史粉碎历史虚无主义对革命英雄人物的碎片化的解读,维护革命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
3.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在新媒体时代,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通过各种媒体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诱导。相比之下,呆板、单一的宣传教育方式便失去了吸引力。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中,抵制不良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思想教育模式,要善于运用人性化、接地气的方式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与价值引导。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占领舆论的制高点,积极引导舆论方向,加强对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回应,始终站在舆论的前沿阵地正确引导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各大高校的微博、微信公众号要善于发声,积极参与对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批判,回击歪曲事实的言论,引导青年学生正确看待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要对网络“公知”及其背后的西方势力的网络渗透保持警惕,及时揭露主导不良社会思潮传播的西方势力的真面目,发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使网络空间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使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有效地融入新媒体,于潜移默化中使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与价值观。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更加明显,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因此,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就更加必要。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正确引导,防止并抵御新自由主义的思想腐蚀与价值渗透。要加强青年学生的唯物主义史观教育,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意识,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同感,增强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使其增强辨别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能力,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腐蚀并自觉地与其进行斗争,成为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倡导者和弘扬者。
[1]刘书林.马克思主义历史思维的新发展和新运用[J].红旗文稿,2016(21):23-26.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2.
[3]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