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18-03-31陈思思
杨 莉 陈思思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50)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美好居住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审时度势,提出了一些新观点,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新的生命,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习近平生态思想提出的现实背景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警示
人类从古代的农业文明到近现代的工业文明,现在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工业文明以来,一方面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提高,物质财富空前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对所拥有资源的浪费、资本主义的逐利本性,人们的生存环境遭受到越来越多的破坏,早已不堪重负,甚至面临着生与死的挑战。正如美国学者霍尔姆斯所言:“我很久以来都以为自然界的存在是理所当然的事,可这曾经非常辽阔的自然界,现在都在人类发展的浪潮中走向消亡。”[1]当前,自然灾害频发、能源资源稀缺、水、土壤、空气污染加重等现象已成为全球性的发展难题,在这场危机中,中国也未能幸免,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肩负起保护环境的使命,作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引领者。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需要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公共事务管理的范围之内,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方面。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明确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的要求之一,力求满足人民对良好环境的需求,“小康全不全面,生态环境是关键”更是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样也需要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但由于我国在早期发展的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缺乏保护,再加之后来的现代化建设,人与自然的矛盾愈来愈尖锐。在当前的状况下,务必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有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且努力实现代际和谐。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呼吁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它承载着千千万万中国人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期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国人接受更好的教育、拥有更稳定的工作、享受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居住更舒适的环境等,总之就是要让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更有尊严的生活,而优良的生态环境则是实现这些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先圆了“生态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得到进一步实现和发展。真正的中国梦不是空中楼阁,我们每个国人都应具备实现中国梦的能力,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子孙后代负责,留下优美的生存环境。
二、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概述
(一)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思想
马克思人与自然辩证统一思想是在超越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自然观和批判继承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基础上形成的。第一,马克思强调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客观存在性。他认为自然界是物质世界的具体形态,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它为人们提供物质生活资料和生存环境,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2]所以人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第二,马克思还从人类实践的角度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他认为实践是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的中介,人通过实践将自在自然改造成人化自然,但在整个过程中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必须在尊重和顺应自然的基础上改造客观世界,不然就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这是马克思人与自然辩证关系思想内在统一的、必不可少的两个部分,缺少其中任何一个部分都是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偏离。
(二)自然生产力的思想
马克思对自然生产力这一概念的阐释主要体现在《资本论》中,他通过分析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肯定了自然在人类没有介入之前本身就具有生产力,但自然生产力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的进步是以自然生产力为基础的,并从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一旦向自然生产力的索取超过它所能承受的负荷,人与自然之间就会产生矛盾。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合理利用自然生产力,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循环经济主要是通过对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行研究的,提到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转换就必须提到人类劳动。劳动将人与自然联系起来,进而人从自然界获取自己所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正是因为有了劳动自然史才变得丰富起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下,人与自然之间正常的物质交换受到干扰,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废弃物的减量化和在农村城市、农业与工业间建立合理的闭路循环的思想。希望通过这些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三)以人为本的生态关怀思想
以人为本的生态关怀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马克思认为,人具有主体性,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切创造活动都应该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最终目的。同时也强调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说的单个的人,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集合。正如《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替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自由发展的条件。”[3]这就需要我们在繁杂的社会关系中把握人的本质,实现“以人为本”的最终价值目标,即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生态关怀思想体现的是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认为世界是一个“人—社会—自然”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处于主导地位,要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不能违背规律。
(四)生态危机制度根源思想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环境问题的根源。17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法国等西欧主要国家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尤其到了19世纪中后期,在各国工业革命相继完成的推动下,资本主义更是得到快速的发展,但它在不断推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资本主义制度是以私有制为根基的社会制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具有逐利性,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是为了无休止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在这一点上,他们从未停止他们的脚步,而这种盲目的生产本身就是对资源无节制的浪费。即使在出现许多产量过剩的行业内的情况下,资本家依旧不断扩大生产,希望得到更大的利润,从而在根源上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第二,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伴随着人的异化和劳动的异化。关于异化劳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劳动已经完全失去它本来的含义,人完全沦为机器的奴隶,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劳动。异化劳动扭曲了人与自然关系,使人与自然产生了异化,把人和自然世界完全置于对立的局面,认为自然界认为是人征服和统治的对象。第三,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还导致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尖锐化,这种矛盾从而又导致了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而经济危机的爆发同时伴随着对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总而言之,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其私有制是导致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
三、习近平对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构建人类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的生命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继承与发展,他在继承自然是人类的物质基础和肯定人主观能动性的思想上创造性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的观点。生命共同体是指“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4]在这个生命共同体中,森林是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总书记还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5]山水林田湖都是自然界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关系,为了保证它们的平衡发展,必须加大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重视自然,才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继承马克思自然生产力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发展生产力和保护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思想。[6]他认为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可以为人类生存提供物质资料,而先进的生产力有助于人类更好的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两头抓,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有机统一;同时要改革生产方式,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三)生态民生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生态关怀思想的基础上,把民生问题跟生态问题相合,更加关心和重视人民的生态诉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生态思想,提出了生态民生观。所谓生态民生观就是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解决人民生计,努力改善人们生存和生活的环境,满足人民对优良生活环境的需求,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曾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惠普的民生福祉。”[7]安全的食物、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等,都是百姓对优良生存环境最直接的向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前提,也是人民提高生活质量必不可缺的重要条件。2015年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时,习总书记再次强调生态民生的观点:“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8]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由于我们过度追求GDP的增长,从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水污染、大气污染等事件层出不穷,优良的生态环境是人们在新时代下的新需求,为了顺应人们的新需求,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人民的生存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的新需求,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
(四)生态法制观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相应的法制管理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生态危机制度根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最严格的制度”与“最严密的法治”相结合的生态法制思想,[9]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自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一方面修改了现行法律中与生态建设不符的条例,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等;另一方面健全了相应的制度体系,从“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完善责任追究制和社会经济发展考核体系到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无不体现着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同时也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制化进程。
四、结语
习总书记的生态思想一方面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另一方面也丰富和拓展了我党生态思想的内涵,既具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现代生态科学基础,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当然,对习总书记生态思想的研究和探析,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阐述其思想本身,更重要的是深刻领会思想的内在本质,以我国的具体的国情为出发点,以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为落脚点,彰显它的时代价值,发挥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有的作用。漫漫生态路,壮哉中国梦,我们要深入学习和贯彻习总书记的生态思想,只有坚持不懈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地方,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职责,我们必须为实现人与自然双重和解和人类文明贡献出我们这代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