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咀嚼因素与对策

2018-03-30黄颖

黑河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

黄颖

[摘要]一些幼儿家长在孩子哺乳期缺乏育儿理论,觉得母乳的营养是最好的,而忽视了及时给孩子添加辅食。即使断奶后,也给孩子喂一些流质的食物,或者习惯替孩子咀嚼。这种行为导致幼儿错过了咀嚼的关键期,慢慢地孩子变得挑食,不愿大口咀嚼,不愿吞咽。孩子的口部肌肉控制能力在减弱的同时,导致口腔发音系统小肌肉群的发育迟缓,到了大班语言表达能力明显低于他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由于幼儿在遗传禀赋、成长背景、社会文化影响和满足心理需要等方面各不相同,其发展水平具有极大的差异。基于此,教师要重视不同年龄幼儿生长发育的普遍规律,要公正地对待和接纳差异,尤其是对待咀嚼能力差的幼儿,更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教育工作。

[關键词]咀嚼能力;语言表达;口部肌肉;发音系统

相对于小班和中班幼儿,大班幼儿在能力、习惯培养等方面都有所长进,如进餐时能熟练使用筷子,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但也不排除个别幼儿,其生活自理能力仅停留在中班或者小班的水平,不会自己扣扣子,进餐时咀嚼和吞咽有障碍。这种咀嚼和吞咽上的障碍,直接影响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由于幼儿在遗传禀赋、成长背景、社会文化影响和满足心理需要等方面各不相同,其发展水平具有极大的差异。教师既要重视不同年龄幼儿生长发育的普遍规律,更要公正地对待和接纳差异,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教育工作。对待因咀嚼能力差影响表达能力的幼儿,教师应进行个案研究,找出对策,使幼儿都享有一个幸福、快乐、自信的童年。

一、幼儿咀嚼能力差的家庭因素

幼儿从生下来,在家庭中与父母朝夕相处,父母的一些不科学的喂养方式,导致幼儿的咀嚼能力差。

1.缺乏育儿知识

一些幼儿家长缺乏相关的育儿知识,他们只知道母乳的好处,却不了解母乳在幼儿4-6个月后就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身体生长需要,要给幼儿添加辅食了。给幼儿添加辅食一方面是满足幼儿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让幼儿学习咀嚼和吞咽,为幼儿将来接受固体食物做好准备。添加辅食的原则是从软到硬,刚开始时吃流质或泥状的食物,慢慢过渡到蔬菜、面条等需要咀嚼的食物。这样做是因为幼儿咀嚼是有关键期的,如果错过咀嚼的关键期,幼儿在咀嚼食物方面将产生障碍。幼儿的咀嚼可以训练口腔、舌头、嘴唇等相应器官肌肉的协调性及灵活性,而这些器官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将直接影响着幼儿发音的清晰程度。由此可见,咀嚼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水平。

2.过度的溺爱

有些父母在幼儿该断奶的时间舍不得断奶,让幼儿继续吃母乳,慢慢的幼儿养成了离不开母乳的习惯;有些父母在幼儿两三岁该自己吃饭时,怕他们吃不好,总是给幼儿吃一些软的食物,使幼儿的口腔器官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有的幼儿吃饭坐不住,总是跑来跑去,家长就端着碗在家里来回跑着喂饭,拉长了幼儿吃饭的时间,使幼儿不把吃饭看成是一件常规的事情,很容易养成厌食的习惯。一旦厌食以后,每天让幼儿吃饭就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父母对幼儿的溺爱。

3.隔代不良的喂养方式

现在很多的父母把孩子生下来后,直接交给爷爷奶奶抚养,平时只是给买点吃的、用的、穿的。尤其是一些农村的爷爷奶奶喂养幼儿的方式,还是以传统的喂养方式为主,即自己先嚼碎了再喂给幼儿吃,影响了幼儿咀嚼能力的发展,延误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4.“封闭式”喂养

有的父母自己的个性就比较特异,对幼儿采取“封闭式”的喂养方式,从小到大把幼儿封闭在自己的家里,从不带他们到公共场所,更不让他们与小伙伴交流。这类父母拒绝来自外部环境对幼儿的教育,将幼儿封闭在自己家里,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是最值得他们骄傲和自豪的,不跟别人家的孩子在一起比较。但是,幼儿的成长需要一个好的环境,经常跟同龄的伙伴一起玩,一起吃饭,一起成长,幼儿的身心是快乐的。有句俗话说得好:“隔锅的饭香。”说的就是幼儿经常吃自己家的饭,偶尔吃别人家的饭时总觉得别人家的饭香。这些“封闭式”喂养的幼儿,身心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同样,语言表达能力也没有得到好的发展。这些幼儿到了大班后,各方面的能力表现得都很弱。特别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很差,不爱讲话,不和小伙伴进行语言上的交流,经常是看着别人玩,听别人说话,跟小班幼儿的水平差不多。

二、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

通过个案研究,笔者认为要想通过提高幼儿的咀嚼能力,进而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主要有以下方法:

1.请家长到幼儿园观察幼儿的真实表现

在家长的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最棒的,他们很难发现孩子身上的弱点。教师可以通过半日开放活动,邀请家长到幼儿园来观察幼儿的真实表现,让家长作为一个旁观者,横向观察全班幼儿的表现,对自己孩子的情况也就一目了然。教师要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差异,让家长懂得语言表达能力与咀嚼能力的关系,以引起家长的重视。这种让家长自己发现问题的方法,比教师叙述的方法更好,家长也会全力配合幼儿园,重视孩子咀嚼能力的培养。

2.与家长交流提高咀嚼能力的重要性

家长通过入园参观幼儿的一日活动,相信在进餐的环节会明显看到自己孩子进餐时存在的问题。看到这种情况后,可能家长首先会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说孩子不愿意吃饭没办法,就得喂着吃。总之,家长会说出各种理由,但很少意识到自己的错。这时,教师应从专业角度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家长交流,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幼儿错过了关键的咀嚼期,进而影响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3.宽容对待幼儿进餐的时间和数量

咀嚼能力差的幼儿,大都是错过了咀嚼的关键期,所以需要慢慢的练习。尤其是他们在咀嚼一些坚硬的食物时,所需要的时间要比其他幼儿要多几倍。对待这些幼儿,教师要给予特殊照顾,给他们以普通幼儿更长的吃饭时间。在幼儿自主取餐时,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取餐,数量可以比其他幼儿少一些。在幼儿进餐时,教师要多鼓励他们,增强咀嚼、吞咽的信心。同时,要让同伴给他们一些帮助,找一些咀嚼能力强的幼儿与他们一起进餐,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经过慢慢的练习,这些幼儿的咀嚼能力一定会提高。

3.集体教学中要多给幼儿以表现的机会

咀嚼能力差的幼儿,总觉得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差,所以在和他人交往时,不敢、不善表达自己的想法,经常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尤其是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不刻意找他们说话,他们在园一天都没有语言交流。其实,他们并不是不想说,只是不敢说,害怕自己说错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多给幼儿创造一些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想说、敢说、愿意说。比如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时,为了让他们踊跃回答问题,教师可以给他们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刚开始时,他们也许不敢举手,这时教师就要刻意点名。当他们正确回答问题后,得到教师和伙伴的认可,自然就有了表达的信心和勇气。

4.少用“替代词”进行表达

对待因咀嚼能力差导致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幼儿,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与他们交流时,不要用一些“替代词”来说话,如“你把那个东西给我拿来”“把这个放到那里去”“你是要这个吗”等类似的话。这样的表达方式,不利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明确地向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做到目标明确,指向清楚,少用“替代词”,以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咀嚼和吞咽属于后天的训练。如果没有规律、没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练习咀嚼的机会,不仅对于幼儿未来的进食习惯、营养吸收以及发育会有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这是应该引起教师、家长重视的大问题。总之,想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要从简单的吃,也就是咀嚼开始。通过提高幼儿的咀嚼能力,进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万钫.幼儿卫生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刘新学,唐雪梅.学前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重点】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与修辞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训练数学语言表达 点燃思维之花
试析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浅析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