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课堂转型 促进素养发展

2018-03-30胡锦粦

黑河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素质教育小学语文

胡锦粦

[摘要]基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有着种种弊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进行转型,这是语文教育创新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决定着教师教书育人的成效,关系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在课堂转型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顺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注重教学创新,从授课方式、互动形式、师生关系、课堂文化、教师角色等环节实现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进一步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优化课堂授课环境,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潜能,达成语文综合素养协调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语文素養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下,课堂组织形式、学习者的定位、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和教育手段的多样性等都已经不同以往,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课堂转型的速度。小学语文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课堂转型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协调配合,也不能对传统课堂进行完全否定。语文教师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偏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转型,让授课方式变得更加灵活,进行多维交流,减少师生间的冲突,塑造开放的教育环境,让教师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实现学生知识与素养的同步提高。

一、授课方式转型,从传统到灵活

有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依赖教材和落后教育手段开展教育活动,长此以往,会让语文教育环境失去活力,教育对象的学习潜能与兴趣难以得到有效激发,学习成绩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必然会形成对课堂转型的有效促进。对此,教师要加强传统授课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之间的融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可以为课堂转型提供有效的辅助和支撑,可以将语文知识通过视频、音频、文字等形式进行立体化的呈现,所以,小学语文课堂会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新型教学技术在教学设计环节中的应用,增加新型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建设,如多媒体课件、微课等教学资源的设计,都是授课方式转变和课堂转型的重要物质保障。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选用科学的授课方式,并结合课堂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兴趣特点来加强多种授课方式之间的组合与创新。例如,在《亡羊补牢》的寓言教学中,为了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对寓言故事中寓意的理解,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导入一段FLASH动画,将寓言故事进行动态化、形象化的演绎,这样显然比教师单纯进行传统式的说教更为有效,能够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更有兴趣参与教学活动,促进他们知识与素养的发展。

二、互动形式转型,从单向到多维

在传统教育环境下,有些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有的不重视师生互动,有的过于强调个人的教学权威,导致师生互动环节存在很多有待优化的环节。比如,对互动教学缺乏有效设计,所以,在互动环节过多地开展了无效互动和机械互动,或者在互动环节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导致多维互动的秩序比较混乱,还有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过于依赖,过多的人机互动割裂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小学语文教师作为互动教学的引领者,一定要转变过去单向互动的落后思维,创新和构建基于多元主体的互动教学环境。对此,语文教师应树立正确的互动教学理念,让互动问题或互动项目贴近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和生活实际,实现对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的有效引导,在有效的师生互动中渗透语文知识点和德育内容,这样才能保证互动式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妈妈的账单》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讲一个关于“要零花钱”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然后再进行课文知识的讲解,这样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集中起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能呈现在语文学习的重点环节,实现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培养。为了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导入游戏,让语文教学“寓教于乐”。如识字游戏,不仅可以增强语文识字学习的趣味性,而且能创设集体化、快乐化的互动学习情境,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师生关系转型,从冲突到和谐

一些教师过于强调个人的教学地位和权威,不太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想和独特见解,也不重视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培养,缺乏对学生求知过程的规范性管理,导致很多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和反感心理,这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最终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淡化对教学权威的盲目崇拜,适当降低教学姿态,充当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师益友。一方面,语文教师要积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成为语文课堂的核心,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另一方面,语文教师在教学评价环节要淡化个人权威和“标准答案”,多采取开放性、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手段,保护好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慈母情深》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以“我的母亲”为主题的作文教学活动,不管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教师对刚开始尝试写作的小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努力寻找学生作品中的“闪关点”,避免打消学生写作热情的现象,多对写作亮点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才能减少冲突,实现良性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课堂文化转型,从封闭到开放

传统的课堂文化强调教学地位,基本都是为教师的授课服务的,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文化也需要进行转型和升级。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文化虽然是隐性的,但是,却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纵观以往语文课堂的隐性教育环境和氛围,具有封闭、枯燥、互动性差等特征,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教师对语文课堂文化的建设“视而不见”,习惯了在传统教育思维引导下的“一言堂”,造成学生课堂话语权的丧失,学生只能开展被动机械的知识学习,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素质和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对此,小学语文优秀课堂文化的建设一定要开放和包容,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行为和个性需求,做到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持续发掘学生的求知潜能,促进学生情感素质的发展。同时,课堂文化建设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文化的培养,学生需要加强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有机结合,养成在现实生活中积累和应用知识的好习惯,有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将相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问学生最喜欢文中的哪个角色,学生给出的答案会有差别,理由也不尽相同,这种开放性的提问和课堂文化氛围的塑造,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和被动思考中解放出来,积极融入个人的理解和思考,这样的课堂形式显然更加有效。

五、教师角色转型,从权威到服务

教师教育角色的定位以及课程授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的。教育角色固然重要,但并不代表教师就是万能的和永远都是对的,尤其是在开展德育和情感教育时,语文课程的很多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如果教师过于强调个人的教学权威,就会削弱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对自身的课堂角色进行定位时,要坚持以生为本,一切教学活动都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自身要通过教学转型,更好地充当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修正,促进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包含着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德育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机械性的评判,或者进行强制性的纠正及惩罚,一味强调教学权威会造成学生的反感,不利于学生自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生活行为的引导,服务于学生良好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最终使学生主动投入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中,这样他们才能真正领悟到知识学习和地球生态平衡重要性,成为合格的“地球卫士”。

课堂转型是当前教育改革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迫切需要每个语文教育工作者自身首先做出积极转变,不再受“应试教育导向”思维的束缚,教育教学方案的制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合理规划课堂授课空间,懂得“留白”与“放权”,保障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丰富课堂的教学手段、内容与形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素养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课堂文化,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取、内化以及综合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雪霞.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J].西部素质教育,2017,(03).

[2]田茂珍.基于快乐教育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7,(13).

[3]朱道军.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浅析[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0,(04).

[4]周萍.现实与需要之间的对抗和消解——浅谈“转型期”的初中语文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13).

[5]娄丹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

[6]孟建平.探索有效課堂教学模式 推进区域教学均衡发展[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5,(15).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素质教育小学语文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