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欺诈风险及其防范策略探析
2018-03-30钱林奎
钱林奎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便捷支付方式的需求也不断加大,消费理念也逐渐转型,因此信用卡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信贷产品。国内各家发卡银行为客户不仅提供了信用卡透支结算服务,而且推陈出新各类市场活动,推动了信用卡业务的蓬勃发展,但随着信用卡业务规模逐渐扩大,信用卡欺诈风险也日益突出,我国信用卡欺诈风险案件已进入频发时期。目前,各类欺诈风险已严重阻碍信用卡业务的健康发展。本文对我国信用卡欺诈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风险防范策略。
【关键词】信用卡 欺诈风险 防范策略
对于新时代的人来说,信用卡支付已经成为当前大多数人选择的消费方式。目前国内各大银行都在推广信用卡业务,并为持卡人提出很多的优惠活动,信用卡在零售银行业务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国内信用卡环境日臻成熟,信用卡市场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据央行发布的《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5.20亿张,应偿信贷余额为4.69万亿元,信用卡消费额已经占据社会消费零售额的重要位置,但信用卡业务快速增长必然伴随滋生一定的风险,如何进行有效的防范是值得思考的。
一、信用卡欺诈风险已经成为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目前,我国信用卡市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欺诈风险,诸如信用卡套现、伪卡欺诈、支付资金诈骗案件频发。近年来出现的很多银行卡犯罪案件,呈现出欺诈手段逐渐向高科技、专业化和规模化趋势发展,案件的实施过程更具复杂性和隐蔽性,这对信用卡和持卡人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安全威胁,同时这也是影响信用卡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当前信用卡市场来看,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已经成为制约信用卡健康发展的主要风险。对比前两种风险,欺诈风险的危险系数更高,隐蔽性更强,而且容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信用卡欺诈性质的犯罪案件越来越多,通过网络支付手段进行信用卡非法套现的案件不计其数,欺诈风险已经成为我国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二、信用卡欺诈风险类型特征及对应防范措施
信用卡欺诈风险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申请欺诈;另一种是交易欺诈。对于申请欺诈,是指信用卡犯罪分子使用不正当手段进行信用卡的申请,比如使用虚假身份、假冒伪造证明或者冒充他人的身份申请信用卡的办理的欺诈行为;而对于交易欺诈,通常分为使用克隆信用卡进行交易、商户之间套现、使用盗卡进行交易、非面对面的交易欺诈行为等。
(一)申请欺诈
所谓的申请欺诈主要是信用卡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的方式获得他人身份信息或者伪造他人身份证信息,比如盗取他人的话费交款账单、水、电、煤气费账单、银行对账单等途径非法获取他人身份信息,然后利用他人的身份信息冒充本人申领信用卡,进行欺诈消费。
加强对申请欺诈的防范是当前各个银行非常重视的一项风险管理工作,所以首先要完善信用卡管理队伍的建设、制定严格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提高反欺诈能力等具体环节着手,进而不断提升申请欺诈风险预防能力。
(二)伪卡交易
伪卡交易主要指不法分子通过不正当渠道截获银行卡磁条信息,通过对银行卡磁条信息的盗取,进行信用卡的伪造,进而用伪造卡进行非法交易的行为。目前伪卡交易损失已经对信用卡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伪卡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四种,分别是账号生成的欺诈、克隆卡交易欺诈、白卡交易欺诈、变造卡交易欺诈。
通过对收单市场的规范,能够减少伪卡交易带来的危害,具体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手段,一是通过欺诈侦测系统实施监控,并对持卡人信息进行准确核实;二是对信用卡交易的过程设置限制程序、控制伪卡交易风险,将欺诈风险控制在最低范围内;三是要及时更换经常在发生风险地区和风险商户的交易和存在信息泄露的信用卡,进而有效预防风险。
(三)账户盗用
账户盗用主要指信用卡犯罪分子利用非常手段获取部分或者全部真实持卡人的信息,并冒充真实持卡人申领信用卡,对账户信息进行更改,对申请的信用卡的邮寄地址信息换成新的地址,然后向信用卡发卡公司谎报信用卡丢失,要求将新的信用卡邮寄到犯罪分子新更换的地址,进而获得信用卡,进行盗刷。为防止此类风险的出现,建议完善客户信息的保密机制,银行在获悉持卡人地址和密码等敏感信息进行更改时,要提高警惕,利用主机系统对变更信息的申请人进行扫描头像进行识别,并对提出信息变更的申请人的身份进行真实判断,确保是持卡人本人的真实操作为基础,并且通过短信的方式告知持卡人,进而防范账户出现盗用的发生。
(四)收单业务商户欺诈
商户欺诈是近年来发生率比较高的一种信用卡欺诈犯罪形式,具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虚假商户、洗单、信函、商务套现。卡号测试欺诈等。当前我國信用卡套现问题严重,加剧了发卡银行的经营风险,这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信用卡业务健康发展的重要风险之一。所以银监局应该加大对套现行为的打击力度,这就需要从收单市场和发卡行入手,规范收单市场、加强信用卡交易监督,确保二者同时进行。为防范收单业务商户欺诈风险的出现,一是要对收单行商户提交的申请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查:二是要对商户进行定期的巡视检查:三是对商户交易进行实时监控。此外,对商户的要进行风险教育,对商务的信用卡申请信息进行严格审查,规范POS机的使用,进而有效控制收单欺诈风险。
三、有效预防信用卡欺诈风险的防范策略
目前,各国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信用卡欺诈风险,这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违法犯罪问题,虽然很多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政策来保护发卡银行和合法申卡人的利益,但是信用卡欺诈风险仍然存在,所以采取有效的防范策略进行控制信用卡欺诈风险势在必行。
(一)控制信用卡欺诈风险的关键在于预防管理
某些银行在信用卡交易的监测过程中,当发现出现信用卡欺诈风险时,虽然通过采取冻结账户、对出现的异常交易进行及时排查以及通过降低信用卡额度等多种方法进行控制和遏制,但是仍然避免不了风险的发生。所以,要彻底进行控制信用卡欺诈风险,银行发卡部门要认识到预防才是有效的措施。在防范信用卡欺诈风险的过程中,要对出现的欺诈行为进行正确判断、加大调查力度,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升对信用卡欺诈行为的调查能力,建设一支具备高效的信用卡专业管理团队,提升团体的业务素质,进而最大限度的遏制信用卡欺诈行为的出现。为了能够彻底控制风险的发生,要不断培养员工对欺诈行为识别的能力,加强一线信用卡管理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这对促进信用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采用新进技术加强信用卡反欺诈管理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提升,各行领域都在应用科技的力量来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在信用卡反欺诈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加强信用卡欺诈风险的管控。比如,利用神经网络系统,对申请信用卡信息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建立申请欺诈风险评分系统、交易欺诈风险的评分系统,通过对评分系统的预测,推测存在信用卡申请欺诈风险和交易欺诈风险出现的概率,进而通过神经网络系统的智能预测功能进行反欺诈管理。
1.以申请欺诈风险评分系统为基础的反欺诈策略
对申请欺诈风险评分系统中保存的欺诈行为和欺诈操作数据,以及犯罪嫌疑人的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以及申请表填写的信息是否与征信记录信息存在差异,通过这些信息进行综合的预测,进而计算发生申请欺诈风险的概率。
2.以交易欺诈评分系统为基础的反欺诈策略
交易欺诈风险系统主要对持卡人的交易行为进行分析,并对交易人的交易信息和交易历史进行对比。通过对比找出存在的差異,通过使用合理的数理统计系统进行预测,对当前的交易行为存在的欺诈行为的概率进行计算,进而通过反欺诈策略对交易欺诈风险进行管控。此外,对欺诈风险系数较高的交易要做出及时的应对处理,或者通过电话核对的方式进行反欺诈,以及银行要通过欺诈风险评分系统对风险性较高的交易进行判断,在发现有可疑的大笔交易时,要通过电话和断线的方式告诉持卡人,进而让持卡人及时发现问题。这些反欺诈措施能够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进行信用卡欺诈风险的控制。
(三)加强对信用卡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从国外信用卡市场发展情况来看,在信用卡市场发展的初始阶段,很多银行为了扩大信用业务,盲目的追求发卡的数量,忽视了对信用卡风险的管理。这样一来,导致信用卡欺诈行为频频发生,扰乱了信用卡市场秩序,随后这些国家信用卡业务方面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对信用卡市场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实施政府监督的政策,健全信用卡申请的制度。在此,为了促进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对信用卡市场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发卡银行的风险预防意识,积极转变思想,转变过去的粗放式管理,进行精细化管理,加快市场的法律法规的建设,政府加强对信用卡市场的监管力度,完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记录,进而使我国信用卡行业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理念越来越开放,而信用卡作为一种便捷的消费方式受到了普遍青睐,所以信用卡市场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信用卡欺诈风险的日益突出,通过有效的策略进行防范是非常必要的,加强预防意识和采用新进技术加强信用卡反欺诈管理、建立相关法律法规等策略,有效的控制了信用卡欺诈风险,进而促进信用卡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