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2018-03-30杨柳

东方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培养

杨柳

摘要:本文分析了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缺陷和弊端,阐述了学前教育而极端进行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语言能力;培养

一、幼儿语言能力培养在学前教育之中的意义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一个人沟通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心理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儿阶段是发展语言能力的核心时期,是提升语言素养的关键环节。学前教育应当将语言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内容。

(一)语言能力是提升幼儿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言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幼儿认知能力提升的过程。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语言之中的一个符号一般都指代一个指定的事物,幼儿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汲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针对性的指定关系,为汲取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幼儿语言学习的阶段也是幼儿学习知识、接触世界的阶段。在语言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渐渐能够形成将所了解的事物、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语言表述出来的能力。在用语言表达事物特点的过程中,幼儿将加深对生活、对事物的了解和把握。

(二)语言能力的培养能够促使幼儿语言得到充分发展

学前教育之所以将语言教育放在重中之重,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学前教育在一个人语言能力形成的过程中至关重要,语言能力的培养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否则幼儿的语言难以得到健康和全面的发展。学前教育之中,幼儿的阅读能力和交往能力会得到大幅度提升,语言能力会得到充分挖掘。

(三)语言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升幼儿的智力水平

作为学习工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能够在协助幼儿智力增长上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幼儿智力水平提升和幼儿语言教育是相伴相生、相互促进的。在语言教育过程中,幼儿同时可以吸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这是幼儿阶段不可替代的信息获取途径。所以,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智力培养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学前阶段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缺陷和问题

第一,缺乏目标性。部分学前教育教师对语言能力培养的本质认识不充分,将语言教育目标简化为幼儿的识字能力,这样将将语言能力的培养人为地割裂开来,使得幼儿仅仅具备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却处于停滞状态。

第二,缺乏创造性。学前教育工作者往往不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和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有机统一在一起,对语言自身的多元性和通运行认识也不够深刻。在课堂教学中,仅仅能够依据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计划开展教学,而在课堂之中出现不可预料的情况时,他们往往难以有效应对,因势利导能力较差,导致课堂预期语言教学效果难以实现。学前教育要提升语言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备课的过程中融入创新因素和创新点,让学前儿童能够得到与其年龄阶段、心理特征相符的语言教育。

第三,教学形式小学化。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部分学前教育单位在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安排上存在明显的小学化倾向。教师在课堂之中只是枯燥地进行知识传授,很少关注孩子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导致幼儿的语言能力不能得到全方位的发展。部分教师单纯地借鉴小学教师的授课形式,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教学缺少创造性、呈现出明显的陈旧性,导致幼儿理解和吸收知识存在严重困难。

三、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创建良好的应答环境

学前教育机构要最大限度地在教育空间内配置色彩墙壁,通过多元化教学要素来引导幼儿开展对话。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和欲望能够在丰富的教育空间之下得到激发,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元素对幼儿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学前教育教师需要通过引导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应答环境,让幼儿在良好的溝通氛围之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语言能力。

(二)强化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沟通

教师要和幼儿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在交往之中积极地听取幼儿的意见和想法。沟通和交流的过程本身也是提升幼儿语言表达的一种有效形式。学前教师要采取鼓励、鼓舞和表扬的态度来激发幼儿的沟通积极性。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观察幼儿所采取的语言,不要在幼儿回答问题之前给出答案,而是要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和探索,使得讨论和交流得到深化。教师可以将幼儿划分为几个小组,让其从小就接触到小组学习的乐趣,并在和其他小朋友的交流中感受到沟通的魅力。

(三)重视对幼儿的语言规范

幼儿是人类语言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学前教育教师要意识到自身在幼儿语言培养之中的重要职责,强化对幼儿的语言规范。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幼儿感受语言的灵动性,增强其对幼儿的礼节性。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让幼儿被动地去听教师讲什么,而是要引导幼儿在听完故事之后进行复述和复讲,以此来规范幼儿语言表达。除此之外,丰富的游戏活动也能够将语言能力的提升蕴藏在喜闻乐见的娱乐活之中,使得幼语言能力活动广泛提升。

(四)规范幼儿发音方式

语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直接关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语言思维的形成。受到成长环境、地域空间的影响,学前教育的幼儿在发音和吐字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规范性,这种不规范性会直接影响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规范孩子的语言发音,在教学过程中坚决使用普通话,逐步地规范幼儿的发音和吐字。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更多地使用积极向上的词汇,指导孩子与人进行主动、向上的沟通。对于孩子天马行空的语言和句子,教师要站在孩子角度去思考问题,尽量用儿童化的语言和孩子进行沟通,并逐渐引导孩子们朝着规范化语言使用的道路上行走,使其语言思维意识得到提升和培养。

四、结语

语言表达能力对幼儿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关系到幼儿个性的成长和性格的成长。所以在幼儿时期提升幼儿语言能力非常关键。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往往要在实践之中才能让得到提升,学前教育教师要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制定针对性幼儿语言能力培养计划,使得幼儿语言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胡锦,王青兰.浅谈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语言及言语发展中的重要性[J].亚太教育,2016,(16):5.

[2]霏鲁热·普拉提.幼儿文学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的运用初探[J].语文建设,2016,(06):5-6.

[3]尹秀花.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分析[J].亚太教育,2015,(24):1.

[4]周洪波.学前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重要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07):14.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培养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