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阅读活动中的图形图表来带动写作的思考

2018-03-30尹鑫泽

东方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知识可视化以读促写写作

尹鑫泽

摘要:英语阅读和写作关系密不可分。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基础,基于大量有效阅读的前提下才能生成足够支撑写作的语言素材;而写作作为语言的输出过程,在对输入的语言素材的分析和整合中能够加深对目的语言的理解。因此如何构建起在阅读和写作间的桥梁,让学生能够从阅读中有效的过渡到写作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在知识可视化的理论,用阅读中所用的图形图表来引导帮助学生写作的若干例子来探讨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阅读;写作;以读促写;知识可视化;图形图表

一、知识可视化理论的内涵

视觉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途径之一。知识可视化理论的提出者马丁.爱普认为,知识可视化是将知识通过一定图解方式表征出来,它是构建和船体知识复杂内在关系的图文手段,是促进知识创造和传递,整合与思维的有效方法。知识可视化最普遍的体现形式即为各类图形,如草图,地图,图表,图像等。知识可视化能够更为生动形象的具体化知识体系,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知识理解与认知,在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编码与解码,传递与接受,因此教与学的效果更为突出。

二、知识可视化理论在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在日常教学中,写作教学常常只能以阅读课中的读后活动的形式出现,写作的教学总是以阅读的一部分出现,在整堂课中往往被淡化甚至忽略,成为课后学生自主完成的作业,以至于学生的写作能力很难得到较为本质的提高。很多教师包括笔者自己很多时候花费大量时间在阅读的教学过程和设计上,利用课文本身带有的图表甚至自己精心设计图表来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和技能,但到了写作这一输出环节上却只作为了一个巩固和复现的练习,没有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来开展在写作上的引导和提升。

作为知识可视化理论中重要的体现形式,图表便于将粹片化记忆加以归纳,能够形象化,具体化抽象信息,使思维得以保持连续和拓展,在语言输出过程中加深对语言素材理解,帮助学生对既得语言信息和文本结构进行整合和重构,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笔者以2012版人教社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几例图表展开了思考。

1.概念图

概念图是一种以学习理论為基础的元认知工具,它将某个主题的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用二维图形来表示,将主题的不同层级连接起来,描绘人脑内部的思维图形。将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关系的网络图形化,也是一种思维可视化的表征。心理学家Novak指出,概念图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帮助师生的认知活动。在英语的阅读教学中,这样的概念图常以自身可视化的特征来构建文本内在逻辑关系和整体构架,在输入过程中来抽丝剥茧理解文本。

如下图一张关于食物的金字塔图(图1),在阅读中通过将食物的数量单位的提取和填入,从而得到文本主题关于healthy diet的概念,使抽象化的healthy diet通过数量级和对应食物关系形成的图表。而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常常将此图框死,使学生无法通过自己的对图形的绘制和观察,而提升自己的对于抽象话题理解的能力。当学生绘制出不同图形时(如图2),对于healthy diet的认知明显有所区别

2.表格图

通过文本细节信息的收集,并依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所列出的表格。在初中学业评测考试中,图形表格类的出现频率也不低。因此利用阅读活动中的图形表格来让学生养成所需表达信息的分类归纳和信息之间的关联整合能力。

在八上Unit5 section B 2c中将文本中各类不同的细节信息都以问题的形式排列在表格中,在阅读教学中,通常只要求学生通过skip的方式来得到细节信息即可。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其实可以在这张表格的基础上来提炼学生写作中所需要的信息搜索和整合的能力,将人物传记类别的文章体裁所需要的特定素材框定在外形、人际关系、典型事例等。

3.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放射性思维可视化的表现,也是动态记录思维过程的方法。它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向周围释放处关联分支,利用图式、符号、关键词或短语对分支进行标注。为了增强思维过程和结果可视化效果,可以通过改变字体和颜色来实现。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的催化剂,其丰富的文字、符号、图像等形象表征,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借助思维导图,对应写作文本有更好的理解、比较和区分,并完善自己的写作图式。

如在七下Unit5 section B 2c中的下图,在处理学生post-reading的过程中,这张渐显易懂的mind map能够很好的记录学生的思维动态,将学生在阅读中所获取的信息以一个方格的形式圈定后呈现出来。但在处理读后写作的环节上,却简单地将elephant替换为其他动物后做简单的模仿,而没有借此给予文章内在逻辑和构架上的引导,因此学生的思维也多半停止于此。事实上,在写作前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引导,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更多的思维输出,如:

1.What will you immediately think of when talking about endangered animals?

2.Which part will you mostly describe about them?

3.What causes the danger of them? What can we do with it?

通过这类问题可以使学生对针对问题类型的说明文体裁的形成过程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也能够清晰地总结出自己的思考步骤。

五、结语

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两大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如何将这两块内容合理紧密的结合在一块,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作为阅读和写作中都需要借助的各种图表可以很好地体现的内在逻辑和结构布局,将获取的信息和知识可视化,并快速提取从而有效地输入到写作中,引导学生由简单临摹转向关注文本的结构和思想内涵,学会搭建文本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更多语言和思想材料,切实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志祥 2016 基于知识可视化理论的小英语阅读教学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王新阳 2010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3]柏红兰 2013 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 当代教研论丛

猜你喜欢

知识可视化以读促写写作
思维可视化在教学《函数的图象》中的应用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知识可视化的策略探析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方法探析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