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菌核病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
2018-03-30魏林梁志怀唐炎英
魏林 梁志怀 唐炎英
莴苣菌核病现已是莴苣种植区重要病害之一,2018年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湖南省莴苣种植区调查发现,不论保护地还是露地栽培,该病害都普遍发生,给种植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现将该病的主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1 症状
莴苣主要是茎基部受害,以生长的中后期发病最为严重。植株茎基部感染病原菌后,初期呈现出黄褐色至黑褐色水渍状(图1),后扩展至整个茎部,使得茎基部全部腐烂(图2),进而导致植株倒伏(图3)。有时受害茎基部还会出现开裂的症状(图4),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多有白色絮状菌丝(图5),后期受害严重的部位产生黑色鼠粪状的黑色菌核(图6)。病害如向上发展,可在植株叶片上形成湿腐状病斑,进一步引起叶片腐烂(图 7、8)。
2 病原
引起莴苣菌核病的病原菌是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为子囊菌核盘菌属真菌。病原菌所形成的菌核是由拟薄壁组织及疏丝组织结合形成的。当湿度适宜时,菌核在5~20℃的温度下均可萌发,最终形成子囊孢子进行侵染为害。侵染部位主要为植株成熟或衰退的组织。该病原菌除为害莴苣外,还可侵染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辣椒、番茄、茄子、马铃薯、黄瓜、萝卜、菜豆、豌豆、花生、菠菜等其他作物。
3 病害发生规律
该病害主要以植株病残体散落于土壤中的菌核或混杂粘附在种子上渡过寒冬、盛夏等不良环境及寄主中断期,作为病害的初侵染源。土壤中的菌核及其萌发产生的子囊孢子主要借气流、雨水飞溅或随灌溉水在田间进行传播,也可随带病的种苗和农事操作进行传播。由于病原菌菌核的萌发适宜温度为15℃,菌丝生长的适温为20℃左右,菌核需吸足水分才能萌发,所以当温度条件为15~20℃、田间相对湿度达85%以上时,利于田间菌核病的发生,当温度高于35℃时,该病害则很难发生。在南方一般2~4月和11~12月有2个发病高峰期。
4 病害防治方法
①在无病株上进行采种,选用无菌种子 应用10%~15%的盐水或硫酸铵水溶液漂洗种子,剔除漂浮菌核,清水冲洗后再用55℃温水浸种10~15 min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
②对发病田实行整地深翻 在整地时进行深翻,力图将残留在土壤中的病原菌菌核埋于20 cm以下的土壤中;发病严重的田块,采用与水稻或其他禾本科作物隔年轮作,或夏季高温休田时灌水浸田半个月;也可以采用灌水加覆盖地膜的方式来降低菌核的萌发能力和阻止子囊孢子的传播。
③定植前喷药预防 在莴苣定植前,每667 m2用40%五氯硝基苯 0.5~1.0 kg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mL,与细土20 kg拌匀,撒施并耙入田中土壤,或在栽种前一天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淋整个植株,可预防病害的发生。
④发病初期药剂防治 田间发病初期,及时清除田间中心病株,并选用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 200倍液或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等药剂喷施植株茎基部、老叶和地面,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药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