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习语的对比研究
2018-03-30王欢攀枝花学院
王欢 攀枝花学院
习语因其固有的特点而备受任课老师的关注,特别是在外语教学实践里,运用比较教学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英汉习语的不同,加深学生对习语的理解,无疑是化解这一教学难点的关键所在。
英汉习语的比较教学一般需要关注两个比较的结果:一是英汉习语的相同点,另一是英汉习语的不同点;前者有利于运用迁移规律进行英汉教学,后者有利于学生在感悟两者差异的基础上,掌握英汉习语运用中的不同。因此,坚持求同与求异结合的比较教学思维是本文后续探讨的基础。
一、英汉习语的共同比较
英汉习语是有其共同特点的。虽然英汉语言之间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但在“习语”这一层面上,英汉习语都体现出了相同的特点。对此,可以通过英汉习语的求同比较完成。
习语是习惯性用语的简称,它的外延相对广泛。一般而言,在汉语里,所谓的习语包括成语、俗语、熟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在英语里,虽然没有与汉语成语一般的成语,但英语里的俗话、谚语、俚语都是我们习语教学的重点。英汉习语都有其固定的组成并且这固定组成所表达的意义也较为固定。不仅如此,英汉习语还有一个更能彰显彼此共同之处的特点,那就是作为习语,它们的内涵一般都不能从字面意义上推知。sock away就是一习语。其中的“sock”是鞋袜,away则是消失、远离的意思。但是,两个词语组合成习语“sock away”的时候,它的意思却是“存钱”的意思。但这里“存钱”和“袜子”与“消失、远离”的意思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对于汉语也是这样,“百里挑一”是一个成语,从它的字面意思看,它是指从一百个东西中挑选出其中的一个。但在具体的运用中,它却成了形容人才出众的代名词。再如,在汉语里有“外甥打灯笼——照舅”这样的说法,但其实际意思却是与“照舅”谐音的“照旧”。
其次,英汉习语都具有相对的适用性。这也就是说,习语与其他的语言用语一样,都应该针对特定的语境及交际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例如,对于sock away这样的习语而言,它在美国英语中的运用范围远比在英国英语中使用的频率相对多一些。因为,它是一个地道的美式英语中的习语。再如,对于“外甥打灯笼——照舅”这样的习语而言,习语的使用应该区分不同的场合(语境)。在一些正式的交际语境里,它们的出现几率还是相对低了许多。
再次,习语可以根据所涉及内容的不同,它还可以分为政治热点类习语和生活常识类习语。对于前者而言,它是针对特定时政热点而形成的习语,它的流行有特定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对于后者而言,生活常识类习语在时间的层面上,它一般不受时间的限制,自其诞生之后,时常会出现于人们的语言交际之中。
二、英汉习语的差异性比较
在英汉习语的差异性比较研究中有许多问题都值得关注。本文选择了习语教学中最为核心的三个方面,即习语的文化背景、习语的翻译方法及习语中的隐喻认知问题作为本次研究的重点。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也正是因为它是精华,所以习语才反映了语言背后的文化性差异。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才确定习语差异性的文化背景比较。中西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背景不同,生活风俗也不尽相同,这使得人们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1]
例如,在美式英语里,on a shoestring与上边提到的sock away一样也是一个与生活物品密切相关的习惯性用语。在“on a shoestring”中,“shoestring”是鞋带的意思。而相对于鞋子而言,虽然鞋带可以协助其发挥自己的用具功能,但如果失去了鞋带,鞋子的功能也亦然存在。因此,“on a shoestring”的意思则指向一种“微不足道”的内涵。例如,在his son live on a shoestring.这样的语句里,“on a shoestring”的含义就是指生活拮据的意思了。因为,他儿子生活能够依赖的东西太少了。这也就是说,在美式英语里,习语的形成多与其生活用具密切相关。
在汉语里,有“挥金如土”这样的成语,其意思是指某人花钱大方或挥霍无度。而与之相同的意思却在英语里被说成了“spend money like water”究其原因就是英国人生活受海洋影响较大而中国则是内陆国家,远离海洋。再如,同样是狗,在英语习语里蕴含“狗”的习语多是褒义词而在汉语里多为贬义。Lucky dog是“幸运儿”的意思而“sick as a dog”则又是表达疲劳至极的意思。可是在汉语里,无论是“狐朋狗友”也好,“狼心狗肺”也罢,几乎与“狗”相关的习语都表达着一种贬义的情感。
(二)翻译方法的差异
针对不同的英语习语可以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根据英语习语所涉及内容的不同,不同的习语应该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一些表现自然现象或法则的习语可以采用直译法,像to pour oil on fi re可以直译为“火上浇油”;to fi sh in troubled water、也可直译成汉语“浑水摸鱼”等。[2]但是,并非所有的习语都可以采取这样直译的方法。习语因其形成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在目的语中没有与之相似的文化背景的读者而言,某些习语的翻译应该采取意译的方法或代换式的翻译以及添加注释的方法。例如,“PPP模式”就是一个使用频率高的政治热点式习语。对其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解释清楚三个“P”的具体含义,而且还要阐释“模式”的客观内涵。否则,对于这些新近形成的习语而言,人们是很难理解它确切的含义的。
(三)隐喻认知的差异
习语的隐喻研究颇受研究者的关注。在西方的学术研究史上,隐喻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最早出现于古希腊时代。隐喻(metaphor)就是用含蓄的手段将两个不相干的事物进行比较,也就是把本体直接说成喻体而不需要任何比喻词,因此隐喻也被直接称为“a compressed simile"(压缩了的明喻)。[3]从引文里可知,隐喻的特点在于“隐”上。从形式的层面上讲,隐喻有两个特点:一是本体与喻体等同,二是没有比喻词。英语习语carry the coals to Newcastle被译成了汉语的“画蛇添足”。从中可以窥知,英汉习语都具有隐喻的特点。例如,“the Trojan horse”这个习语是源自于史诗《奥德赛》中的故事。它本义是指希腊人用木马取胜的故事。后来在它用于指向“奸细”的意义。在这一点上,英汉习语表现出来了相同的特点。但是在英语里还有一些源自于《圣经》的习语。这些与宗教相关的习语则是汉语所缺少的。例如,“poor as jop”的意思是“一贫如洗”。它就是源自于《圣经》之中;“spare the road and spoil the child”的本义是“省了棍子,惯坏了孩子”。而与之相似的汉语却是“玉不琢,不成器”。这也就是说,表达相同意思的习语,在不同的语言背景下,其表述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但这种不一样的表述则正是由于人们认知的不同。中国人从“玉”的雕琢中联想到了对孩子的教育,而英语的使用者却从“棍子”参与教育的实践里悟出了“省了棍子,惯坏了孩子”的客观道理。本来“棍子”与“孩子”之间没有密切的联系,但是在隐喻的参与下,它却具有了特殊的含义。这就是习语的魅力所在,就是文化中隐喻现象的表现。
习语是一个值得比较研究的课题。通过对英汉习语的对比研究,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语言的学习规律,而且也可以提升英语习语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