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曲传承之困

2018-03-30徐平林武威市文化馆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剧团戏曲受众

徐平林 武威市文化馆

如何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开来,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出生在甘肃武威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里,打小每至逢年过节,都会有戏班子来乡里唱戏,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虽说甘肃地区也有自己的地方戏曲种类,但陇陕宁青这边还是秦腔更为流传也最为受观众喜爱。小时候不懂那戏里道不尽的人生,只知道看戏是一年中最开心热闹的事情,一旦要开戏了,田前屋后的庄稼人便会蜂拥而至,台上演着《和氏璧》、《狸猫换太子》,台下也东家长西家短叽叽喳喳热闹开来,过年的气氛便更浓了。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丰富,也带来了审美情趣不可避免的变化,每年过年时回到家乡,会发现不光是我们离开了故乡,传统的戏曲演出也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现如今,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农村时令节气和庙会集会的意识开始变得淡薄,这也就意味着戏曲在农村的演出土壤逐渐减少,中国的老百姓不再那么看重节日的喜庆气氛,购物、聚餐、音乐会、电影成了他们的选择。在有着多种多样的娱乐方式和艺术形式选择愈发多元化的今天,传统的戏曲演出似乎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追捧与喜爱。

时代的潮流不可强加干涉,现如今年轻的受众更偏爱快节奏的艺术表现形式,流行的、摇滚的统统好过缓慢的、抒情的。许多人没有那么多耐心坐在戏院去听几个字可以拖唱一分钟的戏曲。现在戏曲的受众相比以往有所减少,有些人便唱衰中国传统戏曲,有人言道其气数已尽,该让位退场了。普通观众可以这么想,我们却不能这么做,因为我深知还有一群像我一样热爱戏曲的人存在,还有许多艺术家在为戏曲这个行业奉献心血,甚至贡献一生。前段日子曾经去过南京博物馆,去过的朋友大概都知道从南京博物馆的民国馆走出来会看见一个戏台,下面摆着十几张桌子,每次都座无虚席,十几二十几元一位的点心瓜子茶位费,也不算贵,大爷大妈们每一出戏结束后都会在下面叫好,掌声雷动,就连过道走廊里也有人驻足观看。每每此时,也只有在大家都爱看戏听戏的氛围中,我才能从纷扰的日常琐事中暂时解脱出来,专心去感受戏曲的魅力,因为这戏曲的魅力啊,是需要静下心来才能体会到的。

但是尽管戏曲还有受众,我们仍然要承认,中国传统戏曲正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严峻考验。现在大多是我们这些从小有着听戏体验的人还贪恋着戏曲的那一份韵味,许多年轻人对戏曲的态度漠然甚至抗拒,他们有的对历史典故不熟悉导致听不懂戏曲的内容而兴趣乏乏,有的觉得听戏的人都是老年人不符合年轻人的气质而把戏曲挡在门外。当然更严重的不是观众的流失,而是戏曲在传承过程中人才的缺失。戏曲作为“角儿的艺术”,传承离不开人才支撑,但目前面临的情况是,在一个戏班子里,能够登台演出的演员的平均年龄都是中年以上,有的剧团甚至都没有三十岁以下的演员,而学习戏曲又不同于别的学科,非得是通过师傅口传心授,如没有系统的规范的教学,靠自己慢慢摸索,花费三五年还不一定有多大起色,要想唱好戏那必然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要成为名角那更是难上加难。受众年龄层偏大和戏曲人才青黄不接是目前戏曲传承面临的重大困境。

基于此种情形,我想戏曲在传承方面需要做出一些改变来适应新形势新环境,譬如剧团经常组织戏曲体验日的类似活动,让更多人走进戏曲了解戏曲;譬如剧团与学校合作,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建设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定向培养人才;譬如剧团与政府合作,开展走入基层的巡演活动,这种文化惠民政策不光使农民受益,也是戏曲传播的一个良好途径;譬如跳脱出原有的戏曲专业学生一定要出来唱戏的培养计划,让更多的学生去学习戏曲的编曲与舞台服装的布置。我们需要顺应潮流变化,在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加入新鲜血液,不可固步自封,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老味”与“新味”结合,使戏曲文化再次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中国戏曲文化是一座蕴藏丰富的文化宝库,时至今日,我还是能偶然想起幼时在田间玩耍,田野里传来的那一声清澈明亮的“斩单通”。戏曲,就像我老家对面的千年不变的高山,她的神韵、风采永不会改变,因而我这颗热爱戏曲的心亦不曾改变。衷心希望中国传统戏曲这一有着深厚底蕴的国粹能够传承地更久,流传地更广。

猜你喜欢

剧团戏曲受众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欢迎加入“蓝狠狠小剧团”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