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有线电视的发展策略探讨

2018-03-30李彩莲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濮阳分公司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互动性局限性用户

李彩莲 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濮阳分公司

长期以来有线电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大众传媒,并且是被普遍认可的一种传播媒体。随着新媒体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网上看电视,并且大部分人上网时间与看电视时间重合,有线电视观众明显减少。这给有线电视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此,本文主要探讨在新媒体背景下有线电视媒体应该如何发展,使自身利于不败之地。

一、新媒体时代有线电视媒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单一,强调接收

互联网能够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尽管有线电视媒体受众更加广泛,是面向大众所设置的一种媒体平台。但是与新媒体相比,缺少了互动性与交流性,大多是单方面输出,用户只能被动接受。新媒体突破了这一局限性,用户不仅能观看节目,并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看法,实时进行交流。这极大调动了用户的使用热情,也让他们逐渐淡忘了有线电视。

(二)有线电视媒体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有线电视在传播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信号传播质量。比如,电视上存在重影、雨刷效应等问题,降低了画面质量,甚至有时还没有信号[1]。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用户观看电视的心情。此外,有线电视可观看的频道数量是有限的,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多元的需求。通过互联网人们能搜索到自己想要看的节目,非常方便快捷,这正是新媒体的优势所在。

(三)有线电视网络使用空间存在局限性

目前,有线电视网络在空间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像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空间上的任意转换。相反,有线电视网络要求必须在固定地点才能使用,因此,大多数用户就倾向于选择互联网。可见,如何拓展有线电视网络空间,使其不受限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问题。

二、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有线电视发展策略

(一)确定业务多元化发展战略

为了改变有线电视业务单一的现状,应实施业务多元化的发展战略。首先,要强调有线电视网络的互动性。比如,互动电视就是近年来的一个重大突破,改变了传统单一输出的局面。用户可通过语言发送指令,具有极强的互动性与趣味性[2]。这是有线电视应该继续保持的发展优势。此外,制作一套调查问卷,发放给用户填写,收集用户对有线电视的意见与建议。在此基础上改进有线电视的服务方式与节目内容,制作用户喜爱的节目,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二)努力改进有线电视传播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有线电视面临的困境,必须加强技术革新。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首先,要研究造成雨刷效应、重影、清晰度差等问题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从而增强用户的观赏体验。同时,在节目传播运营成本上加以革新,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提供多元化的价格方案[3]。这能让不同经济水平的用户找到合适的产品,让价格设定更加合理。比如,一些有线电视公司设置了按次收费的频道,用户可付费收看某些特定节目。附加费用可预定单次收看时间。还有一些有线电视公司提供视频点播业务,用户可自行选择观看的影视、体育等节目。有的点播节目需要付费,有的则是免费的。通过上述措施来推动有线电视媒体的发展,使其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要。

(三)努力突破有线电视网络使用空间上的局限性

为突破空间使用上的局限性,有线电视公司可在人流量集中的地方设置一些站点,比如在机场、地铁站、客运站、大型商场等地,构建起大型的有线电视网络。根据使用时间来设计一套合理的收费制度。这不仅能解决有线电视户外难使用的问题,也能起到宣传作用,增加收入来源。如此,有线电视网络就能在人们的生活中迅速普及,从而获得新的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有线电视网络的发展趋势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各产业间的联合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发展模式。当下,有线电视与互联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属于竞争关系,但是二者还是可以合作共赢的。有线电视网络与互联网各有优势,二者联合可以取长补短,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借助互联网提高有线电视网络的智能化;利用有线电视网络提高互联网的使用频率。在不久的将来,有线电视网络与互联网的联合发展是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全新形态。

综上所述,有线电视作为一项特殊产业,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有线电视必须转变单一的经营模式,并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增强自身的优势。在应对新媒体挑战的同时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的功能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互动性局限性用户
基于CDIO模式的互动性动画视频受众群体特征挖掘方法
汉德公式的局限性——《侵权责任法》第87条视角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玩转表演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对汉语研究的理论意义
关注用户
胸腹部局限性Castleman病的CT特征
我国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可行性、必要性及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