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方电视台如何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2018-03-30孙少怡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广播电视台
孙少怡 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广播电视台
近年来,地方广播电视台加快融合新媒体,基本实现内容多渠道、多平台展现,突出表现为事件反应越来越敏捷;电台的声音、电视台的画面变得越来越接地气;内容优势、品牌优势、公信力优势全面提升。关于地方广播电视台与新媒体如何加深融合,笔者观点如下:
一、深度融合不能丢掉“内容为王”
媒体融合指的是传媒生产流程、媒介、技术等多个方面同时发生的立体式发展,是影响整个传媒领域的一场革命。
长期以来,“内容”和“渠道”哪一方更应受到传媒人的重点关注的问题备受争议,笔者的观点是,不同科技背景、时代背景下,信息的载体不同,但内容却始终是传媒的核心。坚持以内容为主,才能始终占据发展优势。
二、深度融合不是简单的“1+1”
当前,地方广播电视台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单向融合特征显著,甚至有的电视台只经过了简单处理,就将陈旧的观念和内容移植到了“两微一端”,不同的地方电视台客户端基本都处于内容同质且陈旧的问题,这种做法并非“融合”,只是“凑合”。
三、深入融合不够的原因分析
笔者将地方电视媒体与新媒体无法深度融合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地方广播电视台落后体制机制与媒体融合大环境不相适应,部门间、岗位间融合性较差,管理上、业务上、考核上、激励上都存在严重的壁垒。媒体融合要求人力与物力的统一调配,资源共享程度低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无法深度融合的原因之一。
第二,地方广播电视台缺乏适应多媒体平台业务开发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也缺乏在新媒体技术、市场、经营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的工作者。
此外,由于地方广播电视台在规模、经济实力、科技技术实力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因而地方广播电视台的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融合平台存在内容整合程度较差、推广力度疲软等弊端,在与商业网站的竞争中往往落于下风。
四、解决融合不深的策略和措施
在笔者看来,媒体融合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内容向新媒体媒介的简单迁移,而是在新媒体时代,传媒理念更新、创新意识增强、技术支撑有力的情况下,对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宣传模式的改良。为了促进地方电视台在影响力和生产效率两个方面均获提升,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给出建议:
互联网思维的搭建是首要问题。地方电视台媒体工作者要学会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过去的传媒方式,将互联网作为延伸和补充过去传媒工作的素材。要将媒体融合与传媒介质的转变区分开来理解,在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将工作的思路放在利用新媒体技术、新媒体平台,提升地方电视内容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上。
二者,地方广播电视台应当顺应时势,将移动化、社交化的传媒方式作为未来工作整改的方向。这种做法是贴近受众、服务受众的突出表现。定向、个性化的服务将通过与受众建立情感认同的纽带树立起地方电视台在受众心中的牢固位置,通过增强已有受众的粘性提升自身竞争力。
此外,人才的培养、队伍的建设是从长远角度发展媒体融合的必然选择。轮岗制度可以使记者、编辑等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相互渗透工作思路,对于新媒体融合同时打破岗位壁垒,塑造全能化采编人员大有裨益。在新媒体融合背景下,地方电视台各岗位工作人员不仅应当谙熟于电脑、相机、录音笔、摄影机等传统采访编辑设备的操作方式,更要及时更新最新的网络技术,利用手机、PAD等便携式传媒工具进行全方位素材采集与传播,大幅度提升采编工作效率和质量。除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初级传媒素材外,媒体工作者还应当掌握通过后期加工,将素材搬上网络、搬上微博、微信等平台的技能。
笔者认为深化融合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盈利模式的改革,总结为如下三点:
盈利,实则为赢得受众,地方电视台应当将有限的资本投入到技术、品牌、广告等有利于吸引受众,且具有全面运营效应的方向去,彻底抛弃着眼眼下,忽略长期效应的观念和做法。短期内削薄收益,将资金投放到用户体验的加强上,定制化的信息内容服务、社交化的双向交流模式、精准化的优惠推送,这些做法都将有利于树立口碑。当口碑效应形成后,地方电视媒体将与受众形成情感上的共鸣,此时获益也将产生。
跨界经营最具发展精神。地方电视台要勇敢迈出跨界经营的一步,对于一些已经成熟的技术、受众认可的平台,地方电视台应当积极争取与其合作,利用他人的长处,推动自身媒介资源的整合与发展。
最后,地方电视台应当积极培养和引进经验管理人才、研发人才、市场人才,这些人才掌握着经营管理的高新思维和丰富经验,将促进地方电视台将“旧”的做“新”,将“新”的做“好”,将“好”的,做的更具有持久发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