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纸媒新闻摄影报道的融合创新
2018-03-30丁磊工人时报社
丁磊 工人时报社
新闻摄影报道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被赋予了全新的发展语境。在碎片式阅读习惯逐渐侵蚀读者的背景下,以读图见长的新闻摄影报道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媒体环境下,“公民记者”、“全民摄影”等新闻理念层出不穷,传统的专业新闻摄像规则被打破,新闻图片的信源变得多元化,新闻摄像的设备器材也不再依赖于“长枪短炮”,而是朝着效率优先的原则发展,手机摄影、无人机摄影等被广泛应用在专业新闻摄影。社交网络让专业新闻摄影走出艺术的象牙塔,开启了大众摄影时代。数字化传播环境作为全新的传播渠道和存储载体,正在以全新的传播方式构建时代影像的形态及走向。
一、媒介环境:新媒体提供了新闻摄影传播的新语境
新媒体给新闻摄影传播赋予了新的特点,首先,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报道的传播载体是多样化的,除了传统报刊之外,还有电脑、电视、手机等终端设备和传播渠道,并且移动互联网传播渠道和手机、平板电脑终端的使用比例正在逐渐侵占传统纸媒的市场。其次,新闻摄影的传播内容呈立体化发展趋势,伴随着网络技术和便携拍摄设备的发展,动态图片、有声图片、新媒体交互影像等新形式的影像内容层出不穷,交叉发展。最后,新媒体拓宽了新闻摄影的受众,向全面化发展。纸媒的新闻摄影报道尤其是专题报道,受众定位是年龄稍长的人群和知识分子,而将新闻摄影内容搭载到移动终端后,捕获了大量年轻受众,达到了传播受众的全面化。立体、全面、综合的传播充分展示了新媒体的真功夫。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解码了有线传输的时空局限,一部手机可以洞察世间事。“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在列车脱轨前,部分乘客就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发布了一系列不正常现象,从高铁脱轨后,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由当事人用手机真实记录了高铁脱轨、乘客伤亡、人群疏散、医疗救助等全部环节,传统媒体在新闻时效性上的缺位与公众新闻的即时发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事人的部分手机照片也成为了珍贵的新闻摄影作品,所以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专业新闻摄影被拉下神坛,对专业新闻摄影创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信源开放:新闻摄影作品的来源多元化
在图片摄影技术和设备普遍化的当下,普通群众的摄影作品的新闻价值有时会超过专业摄影记者,尤其在重大、突发性新闻事件中,当事人和现场第一人在天时和地利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在专业新闻记者赶赴现场时已经捕捉不到有效图片,所以传统纸媒的摄影新闻由接受群众投稿转向新闻编辑的主动出击,通过互联网的信息海洋遴选并把关价值新闻图片。除了微信、微博、即时通讯应用等社交媒体之外,纸媒也可以通过权威的摄影网站来购买摄影作品的使用权。这是新闻信源开放在图片获取渠道的多元化。
摄影作品获取的多元化还体现在摄影主体方面。传统纸媒的摄影队伍包括摄影记者、采访记者等,一般为命题采访,自由采风较少,解海龙的《大眼睛》(希望工程纪实系列)、王凡的《流水线前的打工妹》、徐永辉的《全家福系列》等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都是命题创作。而“公民摄影”打破了专业新闻工作者对新闻议程的垄断,将公民参与新闻提升到较高层次,在摄影作品的发布渠道上也突破了原有的报刊投稿、电视新闻投稿,更加青睐于图片新媒体和新闻客户端。或许在新闻摄影图片的获取上,公民摄影占比会攀升,专业新闻摄影会不断压缩空间。
三、摄影器材:无人机与手机
无人机的发展迅猛,在短短几年内由高不可攀的价格降至数千到上万元不等,成为摄影发烧友和媒体的标配设备。无人机拍摄在拍摄高度、拍摄视角、拍摄地点等方面达到人力所无可比拟的优势。“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事件发生后,事故现场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和未知的污染,国内外新闻媒体大规模使用无人机拍摄灾情。《北京青年报》摄影记者郁骁在13日当天清晨用无人机航拍的照片被《中国日报·美国版》(China Daily USA)使用,成为头版头条,《法制晚报》摄影记者付丁、《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张志韬等报社摄影记者都使用无人机进行了拍摄,其中付丁的作品被台湾《联合报》头版头条使用。
“手机+自拍杆”成为灾难报道的理想装备。手机在动态新闻摄影拍摄与传播上的强大功能和优势,远远超出了非专业人士的想象。“手机+自拍杆”近两年已有静态新闻摄影记者使用,它免去了爬梯子的辛苦和易摔倒的危险,手杆儿轻轻一举,就占领了摄影制高点,深受摄影记者欢迎。新闻摄影人数参与之多、传播范围之大、受众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摄影传播者、摄影传播器材、传播媒体、传播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传播环境下的新闻摄影彰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其社会意义将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