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主题*
2018-03-30马强强
单 良,马强强
马克思哲学是一个理论整体,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资本主义批判的政治经济学以及开拓未来共产主义的社会论构成了其内在的整体逻辑、清晰的理论框架和突出的核心主题。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已经成为当今人们普遍认同的常识性理念,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现代自然科学、社会历史科学自觉遵循的首要的和基本的方法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科学剖析和深刻批判,揭示了资本的逐利本性和剩余价值的剥削机制,认为资本主义内在固有的矛盾和问题是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绝症。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作为未来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形态,在经济和社会结构上的变革是恢复生产手段的社会化以及实现自由劳动者的联合。
一、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世界观的立场是唯物论的,认为构成世界的本原是自然的、物质的。站在唯物论的立场上可以认识到,在人的精神意识产生之前,就已经有了自然这一物质世界的存在;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上,唯物论认同一个客观事实,即我们的大脑是产生意识和感情的物质器官和生理基础,大脑是被高度结构起来的物质,构成人的精神活动的基础;关于拥有意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承认具有独立人格是人与人进行活动交流的前提,认同自己以外的人是独立于自己的存在。“意识和精神,是物质世界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被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所形成的大脑的产物”,人对外部客观世界信息的把握,是通过物质器官产生感觉,然后由大脑进行综合,最后形成一个关于事物的完整影像。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生命的产生不过是物质世界中更高层次的一种现象,也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常识了。
在马克思的唯物论中,以辩证的思维方式或方法去观察和研究世界,是其极具特色的重要特征。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方法,并不是像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那样从外部生硬移入到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中,“而是一种反映出在自然和社会的结构和运动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并发挥作用的辩证法”,是一种能够将现实世界按照所客观呈现的姿态来解读的灵活方法。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法则是,在对自然和社会的诸多现象及其过程作出分析时,注重事物的变化、运动和发展,在各种事物、现象整体之间的联系中把握世界,主张全面的、矛盾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在对整个世界及其发展过程的理解中,要特别注重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以及对立物的相互统一,这些法则和表征构成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重要特征。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所有事物和现象都遍布于宏大的历史之中,整个物质世界都拥有自身诞生和发展的历史,是一个充满辩证法的世界。
马克思站在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立场上,对人类社会的认识也实现了革命性变革。马克思所引发的社会观、历史观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从历史中发现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具有核心意义的三个基本主张: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人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的阶段性划分出历史的不同时代;阶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角。首先,社会的基础在于人类的经济活动,这意味着,无论在什么社会形态或哪一个社会发展阶段,如果没有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生产及服务活动,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都会无法进行和开展。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真实关系也是在这些活动中实现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基础和原始动力。其次,处于经济活动中的人的社会关系叫生产关系,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巨大变革。生产关系的阶段性发展和变革是划分历史不同时代的基础和依据,伴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人类社会中的政治、文化等方面也会发生相应的调整和变化,经济基础与建立其上的政治的、思想的上层建筑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那个时代的历史样貌。最后,作为社会历史活动主体和推动社会发展主角的是阶级。原始社会还不存在阶级差别,到了奴隶社会,出现了阶级分化和剥削,奴隶社会的奴隶主和奴隶以及后来封建社会的地主和农民、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构成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变革的主要内容。马克思认为,经济关系中的矛盾和危机是社会变革的客观基础,但是,即使经济的客观条件成熟,也需要阶级的成熟以及阶级斗争的不断发展,才能开启社会形态更替的大门,打开把社会推向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变革路径。
二、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主义作为代替封建主义的现代社会,在发展生产力、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却存在着贫富差距、生态恶化等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剥削问题,揭示出了造成诸多不合理现象的资本主义根源。资本主义区别于封建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剥削的机制和形态相对隐蔽。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关系不是依靠权力来控制的关系,而是在市场交换中通过劳动力商品的买卖而形成的消费者与生产者、买家与卖家的关系。但是,买卖双方在市场平等交换原则基础上建立的对等关系却产生了剥削,以及令人惊愕的贫富差距,生产的财富绝大部分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而作为财富生产者的大多数劳动者只拥有社会财富的一小部分。对于这种不平等、不合理的社会现状,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以及社会学家都无法解释和澄清在劳资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劳动者遭受剥削的根源。
马克思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的生产机制,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资本主义剥削机制的原理架构是:第一,劳动者出卖给资本家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第二,劳动力作为商品,其价值取决于劳动者维持劳动能力和工作状态所需要的费用,即劳动力商品再生产的费用;第三,资本家作为消费者对劳动力商品的消费,就是劳动者的劳动,而劳动创造新价值,这个新价值远大于资本家付给劳动者规定时间段里产生的价值,大的这一部分叫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的机制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的未来新社会运动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目的,这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制度来讲具有决定性意义。资本家手中的货币不断转化为资本,其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使资本不断增殖。这种“为了生产而生产”或利润至上主义的拜物教特征,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根本的病理,它把工人阶级捆绑在资本的统治上,导致了一系列社会性灾难问题。可见,劳动者在马克思的眼里是资本的受害者,同时,《资本论》所描述的劳动者形象或角色还是“改造未来社会、肩负着未来社会建设的一个阶级在成长发展的状态”。具体来说,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造就了劳动者的“协同劳动”,这种协同或联合不是劳动者自发意识的驱使,而是在资本的意识控制之下,但马克思依旧看到了这种非自觉的协同联合是作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主角的“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萌芽状态。工人阶级在被组织和联合起来后,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反抗也在不断增长,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实现之后,生产工具和手段会交给社会,劳动者根据自身的意识使劳动的协同和联合成为真正的现实。
最大限度攫取剩余价值的利润至上主义,导致产品生产过剩,使整个社会堕入经济危机的灾难和恐慌之中,这是人类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才出现的新灾难形式。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问题上,马克思展现出了伟大理论家的科学洞察力。马克思认识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性危机的表现,意味着资本主义体制的矛盾和灭亡。《资本论》揭示了经济危机理论或恐慌论的三个核心问题:第一,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实物直接进行交换,能够确保供需平衡,但在货币出现后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商品之间的交换以货币为中介,依靠市场来解决,但这存在着交易出现挫折的风险,资本主义在商品买卖阶段就已经蕴含着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了。第二,经济危机的根源及成因。这是马克思对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理论分析。他认为引发经济危机的原因就是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矛盾,而矛盾的两极都是资本逻辑、利润至上主义的必然产物,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所造成的困境。“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在追求剩余价值生产的最大化、为了生产而生产的逻辑驱使下,资本主义掉进了经济危机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预示着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相矛盾、自我毁灭。第三,经济危机的运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市场对需求与供给、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平衡所具有的调节功能不再正常发挥作用,不平衡积累到爆发点时就会出现过度投机、虚拟信用等经济泡沫,并且会周期性反复出现。因此,经济危机是一种集中表现资本主义内在体制性矛盾的致死顽症,资本主义体制不是人类社会的永续状态,而是准备向下一个更高社会形态转变的过渡阶段。
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合理展望
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社会,才能有效消除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矛盾和弊病?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弊病的经济社会根源,那么,未来能够代替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将会在经济和社会结构上进行怎样的变革,这是马克思未来社会论最为重要的核心内容。
马克思的社会论首先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弊病及其根源,并找到了解决这些弊病和问题的社会变革对策。资本主义造成的社会弊病主要包括三个:一是劳动者的贫困。资本主义的社会机制是生产者贫困的根源,劳动是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但对劳动者的劳动来说必不可缺的生产资料和手段,被资本家从劳动者那里剥离开来,从而使劳动产品落入了生产资料和手段的所有者即资本家的控制之下。二是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作为资本主义本身固有的周期性病症,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本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导使经济陷入混乱,造成失业和贫困。这种不合理的问题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不是以满足社会和成员的生活需求为目的,而是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三是生态危机。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资本逻辑左右着现实的经济活动,凸显对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界的极不负责,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不负责主义是资本主义体制所特有的。可以看出,所有这些弊病都可以归结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这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把生产者和生产手段分割开来并无限扩大化,从而使资本主义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更加突出和尖锐。
马克思认为,要彻底解决资本主义造成的上述社会弊病,必须要恢复劳动生产的本真状态,即实现生产者与生产工具的内在结合,生产者运用真正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手段,为了自身生活和社会发展去从事生产劳作。在未来没有阶级差别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本身就具有生产者联合体的属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指出:“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将生产手段转移给社会,实现生产手段的社会化变革,是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也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根本特征。在未来社会里,人们能够利用社会发展所积蓄的生产力来消灭贫困,使财富的分配更为合理;社会的经济活动不再单极性地遵从利润至上主义,而是实现经济的有计划运行,保证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社会本身的重要目标是保证所有人都有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力、机会和条件,在提高人们物质生活走向富裕的同时,还能够让人们的精神素质得到开发,享受生活应有的乐趣;伴随生产手段的社会化变革,经济生产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把满足提高社会和人类生活的要求作为目的,并且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以及劳动时间的进一步缩短和自由时间的进一步扩大,“自由人的联合体”这种人类社会的崭新生活形态将会出现。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理论阐释,明确指出了人类社会开拓新阶段的基本方向,但没有细节性地去描绘蓝图。社会变革的大致方向可以向往和确定,至于它的具体样态和实现方式是不能事先规定的,要交给未来具体从事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变革事业的那一代人去完成。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合理性展望,并开始探索走向未来社会过渡期的途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体制的基本形成需要经过一个过渡期,才能进到一个没有阶级也没有国家的自治社会,在此之前过渡时期的国家,其重要特征是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执掌政权而实现专政,这种政治体制的目标是保障国家人民的主权和人权。未来社会的发展目标是阶级、国家的消亡以及向自治社会的转化,其面貌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实现和平、平等、和谐、共享和发展。
在当今世界,资本主义正逐渐失去对世界的主导地位,马克思所展望的未来社会图景也越来越清晰,在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事业的开拓与探索中,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共产党人持续不懈的努力奋斗,独立自主地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其他什么主义,而是科学社会主义,这个新时代不仅仅是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理论体系和文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实践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已经由坚守变为引领。
[1]不破哲三.马克思还活着[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张清俐.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强大生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1-10(002).
[4]王成伟,邓黎.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想的现实性考察[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