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乡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路径

2018-03-30

成才 2018年8期
关键词:樱花乡土武汉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厚植其文化素养,成为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我们尝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知识,精心选择融入乡土文化的路径:在新课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用本地风情创设教学情境;呈现课后拓展的学习材料;组织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等。语文教学别有洞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乡土文化,通俗地讲是指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包括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等。可以说,乡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乡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有着改良课堂生态、扩大课程开发空间的可能,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武汉三镇是历史文化名城,三江汇聚三镇鼎立,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因其江河密集而被称为“江城”,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风流人物古有钟子期,今有李四光;宏伟建筑古有黄鹤楼,今有万里长江第一桥。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美食、丰厚的历史、传统的习俗等文化资源。因此将武汉乡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有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等好处,那么怎样选择融入乡土文化的路径呢?

(一)在新课导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新课的导入是教学的第一步,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呈现武汉本地的文化材料、提问学生熟悉的武汉风物。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地域文化信息,就能缩短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亲切,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并能营造一种生动活波的教学氛围。

案例:九年级语文教材《我的四季》

教学环节:新课导入

设计思路:《我的四季》采用的写作手法是用四季的特点比喻人生的不同时期,含有深厚的哲理。如果凭空讲四季、生硬地对应人生哲理的话会显得空洞无物。因此需要充分激发起学生心中对四季的印象与回忆,为新课的学习助力。

展示资料:武汉春天、武汉夏天

春天是播种的时节。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荷兰风情园就曾开展过播种活动。园方从外地运回三万余盆名为道琼斯、金检阅、小黑人、检阅等近10个优良品种的郁金香,并邀市民种植郁金香,体验“播种春天”并配图。

武汉因为地处季风带,降水集中在夏季,又受长江汛期影响,夏天经常遇到洪水围城。

在《武汉地方志》的记载中,“大水”几乎每三年就来拜访武汉一次,武汉市民也几乎成了看天的专家。在有记忆的年份里,印象深刻的洪水多达数十次。1931年,大水在丹水池破堤而入,汉口在洪水下浸泡数月之久;1954年大水后武汉开始堤防建设;1998年,见惯了洪水的武汉人已经从容不迫,昔日的江滩成了市民的游泳池,小孩子趟着齐膝深的水去学校。

说一说你印象中武汉的秋天和冬天是怎样的?具有什么特点?本课采用这种导入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主动学习。

(二)用本地风情创设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中很多重点难点都集中在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上。由于学生的阅历与经验有限,或与作者的时空差距太大,往往很难有深刻体会。因此需要有相关的情境渲染进行教学辅助,常用的音乐、图片、视频都可以作为呈现武汉文化、渲染情境的手段。正如画的主体和背景都是这幅画的组成部分一样,语文课堂教学和地域文化背景都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背景的呈现和烘托有利于对主体的理解。

案例:古诗词诵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教学环节:理解诗人的送别之情

设计思路:由于古代的交通与通信极不发达,平常一别可能会阴阳两隔,因此古代送别诗篇中很多都写得情深义重。但学生的人生经验尚不丰富,同时作为现代人很难体会古人的惜别知情。因此在让学生理解这一诗歌的送别情谊时,需要适当的情境渲染。黄鹤楼是武汉著名的古建筑,大部分学生都有游览经历,因此可以以此创设所需要的情境。

呈现内容:借助PPT呈现黄昏的黄鹤楼加上古诗的配乐朗诵,以此达到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古诗的主题有深入的了解。

(三)呈现课后拓展的学习材料

课后拓展学习材料是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课文知识、提升个人语文素养的过程。补充课后拓展资料、联系自身生活谈体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都是将乡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可行方案。

案例:九年级课文《白杨礼赞》

教学环节:拓展延伸

设计思路:《白杨礼赞》的主题思想在于歌颂白杨树的精神品质,并借物喻人升华人生哲理。文章的写法以及作者的思考、情怀都值得学习。因此在结束课文教学后,可以借用本地特色的风物文化进行拓展学习。可组织学生进行课文仿写、习作训练等不同方式的教学活动。

课堂展示资料:樱花也有“樱花精神”

1.团结为美的精神。樱花并不具有特别出众的姿色,也没有什么醉人的香气。单独地看,它一点也不起眼,无论颜色还是造型,都很单调。因此,看樱花只看一株两株是看不出名堂来的,一定要成片地看,成林地看,在远处看,才能发现它不俗的魅力。那是一种铺天盖地、汪洋大海、浩浩荡荡的集合之美,洋溢着无限的生机和令人恐惧的生命能量。

2.哀而不伤的审美情趣。樱花虽好看,但其花期短,一般十几天花就开始谢了。花开满山,花谢满山,这种不滞不沾、转瞬即逝的美是一种残缺的悲怆之美。

同学们,武汉大学和东湖磨山里也有很多樱花,你在观赏樱花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写一写。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四)组织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语文的外延就是无比广阔的生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本地域的大环境,因为地域文化常为本地人津津乐道,所以这样的活动效果是非常好的。通过与现实生活的对接,语文学习就成了一潭活水。因此可以以武汉文化为载体,设计相关的语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其综合素质。

案例:七年级课文《一起长大的玩具》

教学环节:布置作业

设计思路:武汉的乡土文化中同样包含有丰富的玩具历史,对于过往的了解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也会促进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与理解。可以借此设计一举多得的实践活动。

课堂资料展示:

金波是北京人,他笔下的童年玩具是典型的老北京的玩具。武汉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也有一些传统的玩具。

展示部分老式玩具资料。

同学们说一说你有哪些玩具?有没有制作过玩具?

上述展示的玩具和你们的玩具有什么不同?你们应该像过去的孩子学习什么?

可以这么说,上面展示的简陋的玩具却仍然让很多大人念念不忘,那么让大人们念念不忘的是玩具本身吗?大家说说他们难以忘怀的是什么呢?课后回家问一问父母曾经玩过的玩具是什么?将他们的玩法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进行分享展示。

可见,将武汉乡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是开发校本课程、特色课程的可行路径。于学生而言,乡土文化融入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增强文化积淀,提高审美情趣,使学生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于教师而言,可以挖掘教师的教学潜质,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于社会而言,二者的整合能让散落民间的优秀乡土文化得到系统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因此,乡土文化融入课堂是一举多得的课程开发方式。

猜你喜欢

樱花乡土武汉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赏樱花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乡土中国
樱花
樱花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