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统一“行”为重
——关于小学生德育工作的一点思考
2018-03-30
德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从而使学生在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发生预期的变化。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曾经说过:“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在这里,笔者不对“知情意行”的概念做赘述,只谈谈在教学中对“知”与“行”的关系的一点浅显认识。
周一有班会课,为了测试学生们(六年级)是否有班级主人翁意识,我将教室里洗拖把的桶拎出来放在了教室门口,并且有意遮挡了一点入口。从上午,到下午,学生们进进出出,或绕着走或跳着过,没有一个人将桶拎回教室。上班会课时,我将此事拿出来说道,话还没说完,坐在第一排的两三个学生就抢着将桶拎了进来。为什么大半天的时间他都没拎,却在这半分钟里就去拎桶了呢?班会课继续,我设置情景问题:如果你看到隔壁班教室里有很多垃圾,你有什么想法?我的本意是引导学生说出:会感觉很脏,留下坏印象,所以如果我们班教室有垃圾的话,也会给别人留下坏印象;继而引出本课授课内容:我们要保持教室干净整洁,地上有垃圾要主动去捡,要争当班级小主人……可是当我的问题抛出后,第一个回答的学生是这样说的,他说“我会主动去捡”,我重复问他:“当别人班教室有垃圾的时候,你会主动去捡吗?”他回答,“是的”。我转头去问其他同学,“还有多少人会主动去捡?”十几只小手举了起来。他们笑吟吟地看着我,我的心却沉了下去。他们真的会去捡吗?各位读者应该能想见答案,自己教室的一只桶在门口放了大半天都没人去拎,他们又怎么可能去捡拾别人教室的垃圾呢?那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回答呢?
这是一个值得我深刻反思的教学案例,我觉得这个事例所折射出来的学生德育方面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知不足
小学生对于道德认知的不足体现在:学生知道应该去这样做,但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就像有很多小学生知道要好好学习(他之所以知道要好好学习是老师和父母不停地这样跟他强调),但是他认为学习是为了让老师满意为了让父母高兴。德育也是这样,当老师反复强调不要乱丢垃圾,看到垃圾要主动捡起时,他知道了这条规则的存在,他不会去思考规则存在的意义和重要性,他只认为我遵守规则了,老师会表扬我。所以,在上面的事例中学生们没有主动去拎桶,而在我刚起头说这件事的时候抢着去拎,说明学生们是为了我(教师)而做的这件事。而后面的那十几个举手的同学,争当学校小主人,告诉老师他会去别人班捡拾垃圾,并且笑吟吟的仰着脸,那是在等待老师的表扬。
据此,反思我的德育工作,道德认知是德育的起点,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我们可以把说教和感化结合起来。在说清楚“是什么”“怎么做”之时,也一定要在“为什么”上面多做扩展,让他们有更深刻的认知和体验,“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充分明理是导行的坚实基础。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明白道德知识,形成道德观念,明确行为方向,达到以理服人的效果,从而利于指导行为实践。只有对某一道德规范认识深刻,对某一类道德概念掌握牢固,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丰富的心向往之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也正是这个道理。让学生们从心底里认识到:我这样做是对的,我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也就更乐意去做。
二、知而不行
知而不行,应该是学生们道德问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教师要讲的道理,学生们早懂了,只不过不去做。他们“知”却不“行”,甚至将“知”与“行”完全割裂。固然,我们要承认,“知”与“行”本身就是脱节的,在两者之间还有“情”和“意”,即道德情感和道德意识,但这两者都是内隐的,很难去分清楚学生们到达了哪一层,可以看到的外在就是“行”与“不行”。
要改变这种情况,除了提升认知外,可以从“情”入手,对学生们的道德行为进行强化。学生表现优异时能得到教师的及时肯定和表扬,这样即使学生最初的确是为了教师的表扬而行,但是做的多了就养成了习惯,“习惯成自然”,内心就接受了。
在生活中,教师还可以利用身边人和事,及时进行情感教育。课堂的浸染和守则规范的记忆只能停留在知这一层次,如何让它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呢?在我们的“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以及“语文”等课堂上有许多的道德故事,也记述了很多的道理,学生们会普遍认为,知识都是从书本上得来的,也应该在课堂上运用。如果学生能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受到教育的话,自然也会更好的在生活中运用。如果能用身边人作为榜样去激励的话,有可能会比书本上的伟人名人有更好的效果。再比如,在上面的班会教学中,我从学生们的实际表现入手去教育,确实会比之前的很多书本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我们会发现,学生在校外的行为表现不如在学校的表现。例如,在学校不乱丢垃圾,在校外则管不住自己的手。道德是社会生活的规范和准则,学习道德必须在社会经历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得道德体验,如果仅仅局限在学校进行德育,说教多、训练少,使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的内心体验,就自然难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和意识,也就自然知而不行了。我们的德育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我喜欢这样做,即使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我依然会这样做。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要为人师表,自己的言行举止、举手投足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我在平时要尽量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在参加义务劳动时,跟学生一起动手,顶着烈日,坚持到最后。无论课堂内外,都以平等姿态与学生交流,即使在批评他们时,也注意不使用过激的言语和动作,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在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
三、知行相悖
知行相悖应该是德育生活中一种比较严重的问题了。但我们要承认,这种现象仍然屡见不鲜。我是一个班主任,也是语文教师,同时还是心理健康教师,可以说,我承担了我班大部分的德育工作。在此之前,我自以为自己教的不错。知识也好、道理也好能够讲得透彻,学生们悟性极高,举一反三,接受能力也不错,一点一点的学会了为人处事的道理。可是,他学会了就会去做吗?他知了就会去行吗?如果从知的角度来评价的话,学生们真的是非常优秀的。可是,为什么他们会对父母大吼大叫,他们不知道孝顺父母吗?为什么同学之间相互争吵,他们不知道团结同学吗?为什么会乱丢垃圾,他们不知道爱护环境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知行相悖的问题?
学生们接受的道德观念是理想化的,有句话叫“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教师们“传道”的时候预设的环境都是单纯的、或者单一的,但是现实生活是复杂的,学生在之前所学习的理想化的道德经不起现实的冲击。比如说:学生捡到10元钱,在课堂上说起的时候每个同学都知道要上交老师或者交还失主,可是在现实中,这个捡钱的学生可能有想买却没能买的东西,可能自己前两天刚掉过钱,可能在他想上交的时候朋友说我们去买零食吃……于是他做出了与“拾金不昧”相悖的行为。我教过高中、初中、小学三个阶段的学生,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小学生经常会将捡到的钱物交给老师,初中生偶尔会,而高中生基本不会,是不是可以说明接触的现实越多,学生的道德观念越受到冲击,价值判断越困难,知行相悖的几率越大呢?
具体该怎么做呢?学校就是学校,教师不可能把学生带到社会上去上课,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道德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发生、发展和形成。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表现出较大吸引力。可以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形成德育一体化,有的放矢的展开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有趣、不拘一格的活动。通过诸如主题班会、知识竞赛、讲故事,演讲会,歌咏比赛,文娱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模拟复杂的社会生活场景,营造教育氛围。在和谐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活动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注重思考和总结。这样,学生不但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艰辛,通过人际交往,学会辨别是非善恶,而且在活动中受到启发,道德情感被唤起,更为重要的是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学生们产生以上种种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有社会的、有学校的、家庭的、自身的,因为它的原因很复杂,所以想要“对症下药”也是艰难的。历史上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的教育都把德育放在首位。我国古代教育中,礼(德育)就是“六艺”之首。我想除了是因为德育的重要性,还有一个就是因为它的艰巨性。在“知”与“行”中,教师的教育重点偏向哪一边?诗人克雷洛夫写道:“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知”与“行”之间隔着一条河,如果“行”不能跟上的话,“知”的越多,却是越危险。
有人会问:知、情、意、行四个方面那个更重要?有人认为“知情意行”中“知”排在了第一位,“行”排在了最后,所以知比行重要,这种观点显然错误。也有人认为“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所以小学德育教学要重“知”。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这样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知”固然重要,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在家庭教育中,在各学科教学中,有太多的渠道让学生们去“知”了,作为教师,请将“行”作为评价自己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标准,请将引导“行”作为自己教学内容的侧重点。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住一切有利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使他们成为知识丰富、道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