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师生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3-30卢范一妮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师生政治思想

卢范一妮

(哈尔滨师范大学 法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在高等院校中,教师与学生关系十分密切,两者间互动的程度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有很大影响。教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者,是和大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群,对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师生互动为着力点,在知识传授与生活困惑引导中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通过教师自身的“德”“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道德的素养。

一、师生互动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师生互动亦称师生交互作用、师生交往现象,指师生间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方式和过程,是师生信息交换和行为交换所导致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改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使自身与学生、环境、教学内容等互相协调、互相促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在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下,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具有目标性、启发性、可操作性、反思性、可评估性等特点。

师生互动是师生关系在课堂中的具体体现。准确把握师生互动的特点与规律,有利于构建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多年以来,师生互动一直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约翰·罗伯特·安德森认为,教师行为具有命令、威胁等明显的控制型特征时,会引起学生对学校作业的不满,有时会与教师进行激烈对抗;教师对学生表现出欣赏、同意、支持的态度时,会更好地促使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高度重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切入点,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立场、个性发展,把握学生多元化的成长需求,以师生互动为载体,在传递信息与知识的同时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强大的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准则,并以此来约束与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师生互动,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师生互动的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一同参与、互相交流,以提升教育对象思想道德水平为目标的一种教育活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准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思考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

(一)学生主体地位未充分体现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并将这一理念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学生不再静静地待在座位上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而是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随着主体地位的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能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汲取知识的活动中,渴望自己的价值观得到他人的认同。

目前,许多教师仍无法摆脱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这削弱了师生沟通的有效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个体需求难以被满足,缺乏必要的人性关怀。久而久之,学生便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体现,主体性得不到有效发挥。这集中体现在师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和渠道上:从沟通方式来看,仍沿袭传统的一对多方式,很少有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平等沟通;从沟通渠道来看,教师不能将微媒介的优势发挥出来,难以满足信息时代学生的成长需求,因此受到学生质疑。这充分表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二)学生普遍缺乏自我思考意识

互动的过程是信息传输的过程。优良的个体形象对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人格发展和健全、科学知识的学习等有很大影响。课堂是大学生打造优良形象的主要平台,但由于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缺乏学习积极性,他们很难打下牢固的根基。

大学生作为对自我期望很高的人群,通常经受不住挫败,当遇到问题时较易出现悲观、忧愁等不良情绪。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部分学生以逃避的方式来面对枯燥的知识,进而丧失了自主思考的能力,不能积极地审视自身的行为,不能有效地对教师所传授的思想教育内容进行反思,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三)学生习惯于保持沉默

由于知识的匮乏与自信心的不足,部分大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时会采用不回答的方式加以应对,对知识的学习欲望不强烈,缺少主动建构知识的意识。保持沉默的态度会造成以下两种后果:一是学生的精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讲;二是教师的教学热情受到不良影响,渐渐地对学生的状况不闻不问。

三、基于师生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议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构建民主、优良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互动,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一)创造双向互动的对话空间

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双向互动空间。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总是以挑剔、苛责的目光看待学生,学生也会简单地认为老师就是知识的代表与权威,自己只需要安静地听讲、机械地记笔记即可。这样的课堂无异于一潭死水,师生间缺乏良好互动,教师成为课堂的中心与主角,不会在意学生的真实感受。有鉴于此,师生间的对话要以双方平等为前提,在汲取知识过程中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教师要充分解读教学内容,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心理特征,将难易适中的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锻炼。学生要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客观、公正地对自己的能力作出评判。

(二)深入学生群体,给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

首先,教师应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教师要贴近大学生群体,以实际行动拓展大学生的思想空间。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当深入到学生寝室与教室中,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教师的存在,将教师视为寝室的特殊分子、课堂上的特殊学生。教师以“同窗”“朋友”的角色出现,会对学生的思想理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对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要利用好国家鼓励政策,使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对不适应高校生活的学生,要积极引导他们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努力加以克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增强人际交往能力,以包容与理解之心对待他人,逐渐适应集体生活,为日后顺利融入社会夯实基础。

(三)注重将心比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做到将心比心,从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是注重将心比心,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重视换位思考。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应该从根本上融入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体会到教师是和其站在同样立场的。

二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大学生个性鲜明而张扬,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与理解,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拘泥于形式,也不能墨守成规。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与理解,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一方面,教师要深入学生群体当中,善于发现他们的思想动向,明确他们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为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要致力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努力冲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制约,制定行之有效的奖惩措施,发挥制度的权威性与约束性,使他们在广阔的发展空间里习得知识、学会做人,进一步彰显人性化管理的魅力。

在实际工作当中,教师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学生的个体差异,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摸清学生的身心成长特征与规律。教师不仅要做良师,更应该成为学生的密友,鼓励他们扬长避短,自觉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勇于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四、结语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教育任务。重视师生互动,构建平等交流的双向互动对话空间,从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重视换位思考,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自身“德”“行”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并帮助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操守,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着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1]张文安,黄光云,霍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师生互动机制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5):121-123.

[2]丁慧民.师生互动中“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课程案例教学的路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5-88.

[3]刘明海.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浅析[J].教育与职业,2004(17):63-64.

[4]宋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师生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