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经典 推陈出新

2018-03-30湖北省阳新县白沙中学

中学数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证法平行线变式

☉湖北省阳新县白沙中学 罗 峻

☉武汉市汉南区纱帽中学 段利芳

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一些陈题.所谓陈题,是指以前常考的题目或研究过的题目,其中,不乏经典“名题”.对教师而言,见过的陈题太多,往往会从心底摒弃这些题目,于是千方百计地搜集大量的新题,进行了大运动量的练习,结果适得其反,收效甚微.其实,如果能对这些经典陈题作些适度的探究和挖掘,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训练,那么可以获得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及有价值的解法,进而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下面以一道经典陈题为例说明如下,供读者参考.

一、原题再现

如图1,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延长BC到D,延长BA到E,且使AE=BD,连接CE、DE.求证:CE=DE.

二、解法探究

这是一道典型的几何证明题,涉及等边三角形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对初学几何知识的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给出的图形中,线段CE和DE无法直接证明,既无法证明∠ECD=∠EDC,也无法证CE、DE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因此,应想到作辅助线,而作出适当的辅助线,是初学者的软肋.初看题目,与课本一道习题的图形有很大联系(见“试题起源”中的图形),于是产生了下面的解法.

思路一:利用△ABC是等边三角形的条件,过某个点作平行线,产生新的等边三角形,再证与CE、CD有关的三角形全等.

证法一:过点E作平行线,产生以BE为边的等边三角形.

证明:如图2,过E点作EF∥AC交BD的延长线于F.

由△ABC是等边三角形和平行线的条件易知,△BEF是等边三角形,所以BF=BE=EF.

又BC=AB,则CF=AE=BD,则BC=DF.

又∠B=∠F=60°,

所以△EBC≌△EFD(SAS),

所以CE=DE.

注:作平行线后,把△BED补成等边三角形,产生相等的线段,为三角形全等铺平道路.也可以说△EBC与△EDF关于CD的垂直平分线对称.证明所用的图形、方法与课本习题类似.

证法二:作两条平行线,产生两个等边三角形.

证明:如图3,过点E作EF∥AC交BD的延长线于F,过点D作DG∥BE交EF于点G.

由△ABC是等边三角形,易证△BEF、△GDF也是等边三角形,那么四边形ACFE是等腰梯形,则CF=AE=BD,则BC=DF.又∠EAC=∠EGD=120°,AE=EG,AC=DG,

所以△ACE≌△GDE(SAS),

所以EC=ED.

注:作两条平行线后,产生了新的轴对称图形,这样的轴对称图形不止一个:△EBC与△EFD,△BED与△FEC,△EAC与△EGD,△ABC与△GFD,它们都关于CD的中垂线对称,这样又会产生几种证法,证法可类比证法二,这里略去.

证法三:作平行线,得到以AE为边的等边三角形.

证明:如图4,过点E作EF∥BD交CA的延长线于F.

由△ABC是等边三角形,易知△AEF也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EF=AE=BD,∠F=∠B=60°,CF=BE,

所以△CEF≌△EDB(SAS),

所以CE=DE.

注:证法三充分运用AE=BD这个条件,以AE为边作等边三角形,证以CE、DE为边的三角形全等.

证法四:作平行线,得到以BD为边的等边三角形.

证明:如图5,过点D作DF∥AC交BE于F,则△BDF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FD=BD=BF=AE.

由AE=BF,得EF=AB=AC,

又∠CAE=∠DFE=120°,

所以△EFD≌△CAE(SAS),

所以CE=DE.

注:证法四的实质是构造以BD为边的等边三角形,再证分别以ED、CE为边的三角形全等.

证法五:作两条平行线,在BD下部以BD为边作等边三角形.

证明:如图6,分别过B、D点作AC、AB平行线交于点F,连接AF.

由△ABC是等边三角形,易证△BDF也是等边三角形,

易证AC=AB,BF=BD=AE,∠EAC=∠FBA=120°,

则△EAC≌△FBA,

所以AF=CE. ①

则AF=DE. ②

结合①②得CE=DE.

注:作两条平行线后,会产生两个特殊图形:等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这样为证全等提供了多个条件.

思路二:受证法五启示,作平行四边形,得出等边三角形,再证有关三角形全等.

证法六:如图6,以AE、DE为邻边作▱AEDF,连接BF.

由BD=AE,AE=DF,则BD=DF,

而DF∥BE,∠B=60°,则∠BDF=60°,

所以△BDF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ABF=∠EAC=120°,AB=AC,BF=BD=AE,

所以△EAC≌△FBA,

所以AF=CE,由平行四边形知,AF=DE,

所以CE=DE.

证法七:如图7,以AB、BD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DF,连接EF.

由AE=BD=AF,∠EAF=60°,

易知△EAF是等边三角形,

则∠EAC=∠EFD=120°,AE=EF,AC=AB=DF,

所以△ACE≌△FDE(SAS),

所以EC=ED.

证法八:如图8,以DE、BD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BDEF,连接FA,则∠FEB=∠EBD=60°,由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知,EF=BD=AE,

所以△AEF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EAF=60°=∠BAC,

所以点F、A、C在同一条直线上.

易证FA=EA,∠FAB=∠EAC=120°,AB=AC,

所以△FAB≌△EAC,

所以EC=BF=DE.

注:思路二中的三种证法,即证法六、七、八,思路别具一格,都是先作平行四边形,再证等边三角形,最后证三角形全等,所用的知识点较前面五种证法更多,方法更灵活,综合性增强了,沟通了各知识间的联系与契合点,是创新思维的再一次运用.

思路三:利用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线段的中垂线.

证法九:作三条垂线.

如图9,过点C作CF⊥BD于C点,过点E作EH⊥CF交BD于H,过点F作FG⊥EH于G.

由∠B=60°知,∠BFC=30°,

所以BF=2BC.又BC=AB,则BA=AF.

由∠FEG=30°知,EF=2FG=2CH. ①

由BD=AE,BC=AF知,CD=BD-BC=AE-AF=EF. ②

结合①②得EF=CD=2CH,即H为CD中点,进一步得EH为CD垂直平分线,

所以CE=DE.

证法十:作一条垂线.如图10,过点E作EF⊥BD于F,易得∠BEF=30°,所以BF=①

由△ABC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AB=BC.

又AE=BD,BF=BC+CF,

所以由①得2BF=BE=AB+AE=BC+BD=BC+(BC+CD)=2BC+CD. ②

所以EF为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

所以CE=DE.

注:60°的角是一个特殊条件,与直角结合起来后会有定理“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证法九和证法十正是遵循这一特征,实现条件之间的转化,证得EH(EF)为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解答过程虽然迂回曲折,但另辟蹊径,为初学者提供了一次绝好的思维训练,应该值得肯定.

三、试题起源

仔细观察原题及证法一可以发现,该题由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82页第6题改编而来,具体题目如下:如图11,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1]

对照课本题目与本文原题可以发现:将课本题目图形中的AC、CE去掉,赋予∠ABC=60°,并以BD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即为本文原题.本文原题的证法一正是受课本题目的启示,作平行线补全图形,证三角形全等,这也是绝大多数学生最先想到的证法.

课本例题和习题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权威性,将它们衍变会得出一个个新的甚至颇富思维含量的考题,可见课本是推陈出新的源泉.对演变的题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解答,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变式探究

张奠宙先生说:“变式练习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一个创造.”作为教师应抓住习题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对典型习题进行演变、拓展和应用.习题的每个变式,看似重复但都具有创新成分.通过变式练习,教师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一个个不断向上的阶梯,有利于学生夯实基础,建构完整合理的知识体系,发展数学思维和能力.

变式1:原题背景不变,将△ABC放大,并赋予数值,求线段长.

题目1:如图12,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是4,D在BC上,E在BA的延长线上,且CE=DE,若AE=2,求BD的长.

解析:如图13,延长BC到F,使CF=AE=2,则BE=BF.

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BEF也是等边三角形,易证△BDE≌△FCE,所以BD=CF=2.

说明:本题将原题中的△ABC放大,并将条件与结论互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没有改变.

变式2:探索原命题的逆命题.

题目2:如图14,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E在BA的延长线上,D在BC的延长线上,且ED=EC.求证:AC+DC=AE.

说明:本题实质是原题的逆命题,只是求证的结论写成两条线段的和的形式,证明的思路方法并没改变,解答过程略.

变式3:探究原命题的大前提.

题目3:如图15,已知△ABC中,∠B=60°,延长BC到D,延长BA到E,使AE=BD,连接CE、DE,若CE=DE,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如图16,延长BD到F,使DF=BC,连接EF.

又CE=DE,∠BCE=∠EDF,则△BCE≌△FDE,

因此BE=EF.又∠B=60°,所以△BEF是等边三角形,

则BE=BF.

又AE=BD=CF,即AE=CF,

所以AB=BC,而∠B=60°,所以△ABC是等边三角形.

说明:本题设置的命题背景不变,将结论CE=DE变为条件,进一步探究原命题的前提条件,△ABC是否为等边三角形.

变式4:改变部分条件,探求角的度数.

题目4:如图17,△ECD中,EC=ED,A是三角形外一点,且∠ECA=60°,AC+AD=EC.求证:∠EDA=60°.

解析:如图18,延长CA到F,使CF=CE,连接EF、AE.

由∠ACE=60°,CF=CE知,△CEF是等边三角形,

则EF=CE=DE. ①

由AC+AD=EC和AC+FA=FC=EC知,AD=FA. ②

结合①②和公共边AE知,△AEF≌△AED(SSS),

所以∠EDA=∠F=60°.

注:本题实际将本文原例题中的图形,BA和BC隐去,并将已知与结论互换,来设置题目.解题的方法与原命题类似,都是利用60°角的条件来构造等边三角形,再证三角形全等.

变式5:改变C点位置,增设条件,探究线段和差关系.

题目5:如图19,已知△ABC中,AB=AC,D是△ABC外一点,且∠ABD=∠ACD=60°,求证:BD+CD=AB.

证明:如图20,延长BD至E,使DE=CD,连接AE.

因为∠ABD=∠ACD=60°,所以A、B、C、D四点共圆.

由四边形ABCD对角互补、等腰及圆周角定理得

∠ADC=180°-∠ABC=180°-∠ACB=180°-∠ADB=∠ADE,即∠ADC=∠ADE.

又边AD公共,CD=DE,

所以△ADC≌△ADE,

所以∠E=∠ACD=60°,

所以△ABE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AB=BE=BD+DE=BD+CD.

说明:本题实际是“题目4”的逆命题,证明的难度增加不少.本题利用60°角的条件,把△ABD想象成等边三角形的一部分,运用补形法解题.解题的关键是运用四点共圆找出隐性圆,并运用圆周角进行角的转化,后面容易得出两个三角形全等和另外一个等边三角形,其解法极富思维含量.

变式6:改变C点位置,增设条件,探究线段的大小.

题目6: 如图21,∠ABD=∠ACD=60°,∠ADB=90°-DC,比较:线段AB与AC大小,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如图22,以AC为边在形外作正△ACE,则D在CE上,AC=AE,∠E=60°. 又因为∠ADB=90°BDC,所以∠ADE=180°-∠ADB-∠CDB=180°-∠BDC)-∠CDB=90°∠BDC=∠ADB,即∠ADE=∠ADB,∠ABD=∠E=60°,AD=AD,

所以△ADB≌△ADE,于是AB=AE,从而AB=AC.

说明:解题的关键是还是利用60°角构造等边三角形,并如何将条件“∠ADB=90°-1∠BDC”有效转化,为

2此将∠ADB放在平角中考虑问题,得出∠ADB=∠ADE,为后面的全等作铺垫.

变式7:补全图形,去掉AC,探究图形特殊形状.

题目7:如图23,设C、D为线段BF上的两定点,且BC=DF,E为BF外一动点,当E点运动使∠BEC=∠DEF时,△BEF为等腰三角形吗?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如图24,作△BEF的外接圆,并延长EC、ED交△BEF的外接圆于M、N,连接BM和FN.

由∠BEC=∠DEF,则弧B(M=F(N,则BM=FN, ①

那么B(N=F(M,其所对的圆周角∠BFN=∠FBM. ②

结合①②和BC=DF知,△BCM≌△FDN(SAS),

所以∠M=∠N,所以B(E=E(F,则BE=EF,

所以△BEF是等腰三角形.

说明:本题实际是本文提到的课本练习题的逆命题.解决本题通过作出三角形外接圆,并运用圆的最重要的两个性质——圆心角定理和圆周角定理,来实现圆弧与线段及角度之间的转化,思维跨度大,解法独特,虽然是一道年份较久远的数学竞赛题,现在做起来,同样很有思维价值.

五、一点感想

现在许多教师把教学的主要精力放在寻找网络教学资料、制作课件、上课、批改作业和讲评题目等环节,而很少有人愿意花较多时间去进行解题研究.尽管有的教师为了教学需要解一些综合题,但也是为了求得答案,保证课堂教学的顺畅.如果这样长此以往,课堂教学会很低效,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应在海量的习题中筛选的基础上,结合教材、辅导和命题经验精选、批选典型习题,其实陈题、旧题都无所谓,只要方法够典型就行.

美国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解题,就好像游泳一样,是一种实际技能.当你学习游泳时,你模仿其他人的手足动作使头部保持在水面上,并最后通过实践(实地练习游泳)来学会游泳,当试图解题时,你也必须观察并模仿其他人在解题时的行为,并且最后通过实践来学会解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精选一些与所授内容有关联的典型问题,进行多角度解答.因为同一道数学题,可能有不同的解法,解题方法的不同,决定了“长度”的不同,难易程度的不同,适用的普遍性不同,而数学的一个重要崇尚法则就是解题的简单性.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不但要引导学生怎样去探究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让学生体会、揣摩、模仿解题,学会“游泳”;还要对这些解法作对比,哪些方法最简单、最实用.这样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探究问题的深刻性和广阔性,择优比较中的独创性、灵动性.

波利亚指出,“拿一个有意义而不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领域”,引导学生一题多变,将经典题目适当引申、拓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新知,而且能在更广阔的数学空间中探究几何图形的性质,感受图形、题目之间的内在相互联系,优化思维过程,完善认知结构.通过变式训练,对教材中的例题、习题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拓展,能加深学生对诸多知识和方法的理解,给学生营造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探究氛围,变式教学给人一种新鲜、生动的感觉,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产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动力,保持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变式,学生学会从事物之间的联系的矛盾上来理解事物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思维僵化及思维惰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精挑细选一些经典考题,多角度分析探究解法,解题时应总结思路,反思回顾,并提供该类题型的知识储备、链接式讲解,最后给出同类习题进行训练,练就一双能够洞察问题深层结构的慧眼,以便同学们能举一反三,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

1.林群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J

猜你喜欢

证法平行线变式
平行线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一道数列不等式题的多种证法
R.Steriner定理的三角证法
添加平行线 求角真方便
“平行线及其判定”检测题
不可思议的平行线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
三个猜想的另证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