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案例分析与优化策略

2018-03-30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

中学数学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桔子案例创设

☉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 陆 军

教学情境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发现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情境创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谈谈笔者的一些思考.

一、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案例分析

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和各类观摩活动中要积极审视情境创设的基本情况,分析有关情境的实效性.笔者就发现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存在这样一些问题:情境花样过多,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的分散;问题台阶密度太大,无法凸显教学重难点;启发性不强,无法有效推动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等等.

案例1“垂直”一节的情境创设

在“垂直”一节的课堂导入环节,有教师是这样来创设情境的.

师:同桌的两个同学都是好朋友,请你们现在相互之间握个手,问声好!

学生相互握手和问好.

师:请同桌之间说这样的话:我是你的好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

学生在老师的要求下,相互之间复述了上述对话.

师:刚才你们之间说的那段话没有任何语病,但是能否表述成“我是好朋友”呢?

生:不行,必须说成“我是某人的好朋友”.

师:是不是也可以表述成“某人与某人相互之间是好朋友”呢?

生:可以.

随后,教师采用PPT展示出如图1所示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图片中哪些直线存在着相互垂直的关系?

图1

学生自主观察并相互交流了五分钟,很多学生都能发现图片中的垂直现象,但是也有不少学生因为画面所展示的场景而分神.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咱们教室内部是否存在直线相互垂直的关系?

学生又开始进行观察、思考、讨论,最终罗列出几种垂直情况.结合上述一系列的问题讨论和分析,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垂直”的概念进行了总结.

案例分析:上述案例中一共涉及了三个情境的创设,第一个情境属于导入设计,突出学生的互动和参与,教师设计该情境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明确“相互”的含义.事实上对于初中生而言,这一点是多余的,这样创设情境反而显得节外生枝,分散了教学重点.第二个情境属于生活化情境的引入,它的出现让课堂内容显得更加丰富,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能更加真切地认识到“垂直”在生活中的存在,但是图片过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这一做法也存在不妥.第三个情境朴素而直观,因为情境本身就依附于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因此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由于观察角度的差别,学生在交流中也能获得更多的认识,这样的处理显然有助于学生对“垂直”概念的认识.

案例2“一元二次方程”一节的情境创设

在课堂上,教师创设了这样六个问题情境,并要求学生根据相关情境,建立方程.

情境1:一个正方形的花园面积是2m2,求该正方形的边长.

情境2:一农场主准备依托自己的房子用篱笆围出一个花圃,如图2所示,花圃为矩形,它的一面直接用房子的墙壁,其他三面用篱笆,已知篱笆总长度为19m,花圃的总面积为24m2,求矩形的长和宽.

情境3:入驻本市高新开发区的公司在两年内由500家增加到720家,平均每年的增长百分率为多少?

情境4:如图3,一副靠墙架设的梯子,其长度为10m,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8m,若让顶端的高度再向下滑动1m,则梯子底端需要怎样移动?

情境5:某市组织中学生足球联赛,已知每个球队都要和其他球队进行两场比赛,总比赛的场次为132场,请问参加联赛的球队一共有多少支?

情境6:某种植园一共栽种桔子树一百棵,平均每棵树可以收获桔子1000个,现在准备通过增加桔子树的棵数来提高产量.通过试验发现,每增加一颗桔子树,则种植园中每棵桔子树的平均产量会减少2个.若要让总产量增加15.2%,则应该多种植多少棵桔子树?

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并解决上述问题.然而,时间过去了二十分钟,学生的解答迟迟没有到位,教师也慌了神,就完全不顾学生是否已经经历过思考,开始自顾自地对六个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将答案全部灌输后,距离下课还有十分钟,教师继续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灌输给学生.

案例分析:上述案例的一系列情境设计都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一味求全,最终让课堂教学深陷本末倒置的泥沼.设计的初衷是好的,将各种情境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分析中体会到方程的存在和基本概念,教师再引导他们进行总结和提炼,即可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出现最后的结果,原因是教师的设计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起点,这其实还是学情分析不到位,所以教师在情境创设前一定要慎重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让情境能够有效启发学生,让学生确实能在情境的引领下得到发展.

二、初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优化建议

学生的认知构建需要相应的情境,我们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深刻领会相关过程中所蕴含的方法和思想,由此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并提升学生应用数学的基本意识和能力,这也有助于学生学习信心的培养和提升.结合上述案例的思考,笔者认为我们在教学中应让情境设计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进而让他们产生有效思维.

1.情境创设的素材应源自生活

教师在组织情境创设的素材时,要积极研究学生的生活,要让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特点相符,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呈现在课堂上.此外,我们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有效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由此激起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质疑的欲望,这样的教学显然能够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更好的认识与理解.

结合上述案例,我们也发现,如果教师能够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来选择有关素材,则能让情境更好地收获成效.在案例1中,有关“握手”的活动情境是多余的,因为这一情境与教学内容相去甚远;以图片来引导学生认识“垂直”现象的设计初衷是好的,但是应该选取线条清晰、形式简洁的画面,这样的处理才不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2.教学情境应能激活思维

如果将探究称为数学的生命,那么我们就应该将思维视为数学的灵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该为学生提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给予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如果我们的探究问题高于或低于学生的能力基础,偏离学生的思维发展需求,这将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能力提升.

为了让我们所创设的情境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引领学生高效展开探究,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并对学生的现有经验和认知水平进行充分考虑,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富有挑战性,且值得探究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让问题能够起到承上启下、指明方向的作用,同时还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探究.

3.情境创设应讲究效率

高效的课堂需要高效的情境创设.一般来讲,一节课仅有四十五分钟,如果我们将太多时间花费于情境创设,那么很容易挤占其他内容的教学时间,因此在设计情境时,教师要善于进行精致化处理,让情境的创设和课堂的进展能相互协调,并行不悖.

上述第一个案例出现了本末倒置的情况,这是教师没有整体分析教学的各个环节引起的,由此导致教学缺乏焦点,学生在学习中容易迷失方向.第二个案例中,教师没有立足于学生实际进行设计,以致于各方面都显得匆忙,学生在慌乱中就不知道学习到什么.这两个案例都要求教师能反复加工和推敲,不能将情境作为一种摆设,我们要将情境作为学生认知发展的助推器,这样教学才更符合学生的需要,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获得快乐与成长.

1.刘丹.情境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案例分析——情境创设与合作交流真的那么重要吗[J].数学教育学报,2006(3).

2.杨进禄.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理念下的教学情境创设随想[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5).J

猜你喜欢

桔子案例创设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快乐吃桔子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桔子味
桔子熟了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