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县域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的探究
——以园艺专业蔬菜方向为例

2018-03-30徐文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子项目县域现代农业

徐文娟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00)

2004-2017年党中央连续发布了十四年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县域农业的发展是搞好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点,发展县域农业需要农业职业院校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互联网+”背景下县域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具有可行性且实践效果良好。

一、“互联网+”背景下县域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需求分析

现代农业的内涵是动态的,它随着科学技术、生产设备等硬实力与经营、管理等软实力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现阶段,现代农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生产资料集约型、农业发展可持续性以及生产经营一体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农业效益综合化等特征。我国农业生产大多分布在县域范畴以下区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互联网+”背景下县域农业需要用全新的理念去经营,这就对农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农业从业人员提升综合素质。农业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变化,培养复合型农业人才。

以现代园艺专业蔬菜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为例,它要求培养具备生物学和园艺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蔬菜、食用菌等的生产技术、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的高素质职业农民,或者是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现代农业从业人员结构包括:园艺(蔬菜)专业知识,植物生长环境知识,栽培设施知识,施肥、灌溉知识,虫害、病害防治知识,农业机械、智能装备知识,经营管理及销售知识,互联网应用知识,农业政策法规,职业道德知识,创业知识等。可见,“互联网+”背景下县域现代农业对农业从业人员要求更加综合化,不仅要有更广的技能、更深的应用理论,而且还要有对农业生产、经营整体设计的能力。项目教学法通过项目设计,可以将复杂、零散的知识结构整合到一个完整的项目中,更加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传统教学方法中设置的小而多,缺乏连贯性的实验。同时,项目教学法可以相对灵活地克服农业生产地域与季节限制给教学实践带来的困难。

二、实施项目教学可行性分析

项目教学法是指根据社会与职业教育的要求,使学生通过独立或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工作情境中完成完整的工作项目,以获得相关的识识与技能,并最终形成完整职业能力的教学方法。

(一)从县域农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来看

县域农业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农业应用型人才,主要服务于当地“三农”建设。“互联网+农业”的创新成果应与县域农业院校专业、课程设置深度融合。项目教学法通过及时灵活地更新教学项目,加快新科技的落地生根。同时,项目教学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符合县域农业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二)从县域农业职业院校学生来看

县域农业职业院校学生的基本文化水平、学习能力、互联网使用技能差异大、生源结构复杂,有学生、新型职业农民、传统农民等。项目教学法对职业能力进行了细化,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方向和不同难易程度项目进行学习。把人作为完整的人来培养,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项目教学法的价值还体现在培养人才的全面性,不仅重视学生职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还重视学生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的教育,避免因为生源结构的复杂性而出现教育的盲区。

“互联网+”背景下农民具有很强的学习内生力,他们清醒地意识到科学知识与技能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知识的渴望强烈,符合项目教学法对学生在学习自主性方面的要求。受农业生产季节性影响,农业学习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阶段性学习,项目教学法可以通过灵活调控时间来克服这一困难。

农业各类知识较多是应用型的程序性知识,需要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适量的操作、体验相结合,才能将知识内化和实际灵活应用。项目教学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组建到一个项目中,避免知识的碎片化,有利于学生接近更加完整、真实的工作情境。

(三)从县域农业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来看

教学方法的选用应当与学校办学条件相匹配。从县域农业职业院校硬件条件看,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县域农业职业院校网络资源的覆盖率近90%,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实现优势资源的共享,弥补了县域农业院校师资短缺、学习资源匮乏等问题。县域农业职业院校农业实训基地优势明显,但现代化经营管理、创业实习受限因素较多,模拟工厂、虚拟实验室、模拟创业等平台可以有效地辅助县域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开展此类实习教学工作。从县域农业职业院校软实力看,实施项目教学法需要有一套与其搭配的师资队伍、课程标准以及教材,县域农业职业院校农业专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重视农业专业师资、专业及课程建设。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县域农业职业院校已具备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办学条件。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以园艺专业蔬菜方向为例)

项目教学设计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基础,需要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对实际工作过程进行分解,设计出符合学习者的项目实施过程。

(一)工作任务分析

对项目进行工作任务分析以突出职业核心能力,是引导学生明确工作任务,顺利开展项目活动的关键环节。每个项目的设计都涵盖了工作任务中涉及的规则、技术、实践性知识和相关理论性知识以及一些缄默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或技能与工作任务之间的特定联系,产生认知需求,从而提升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二)确定项目

项目的选择是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组织。项目的选择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学校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具有可行性的对象、材料为项目,实现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一个完整的子项目应包括项目设计目标、实施过程、评价以及教学工具等内容。首先将基本知识和技能列入基础子项目中,让学生完成一些要求较低的基础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将综合项目引入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园艺专业蔬菜方向项目设置与工作任务情况如附表1。

(三)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是项目教学法的主体,分为项目导入、子项目实施、项目整合。项目导入是向学生讲解或演示项目实施的基本要求、实施步骤以及评价标准。进入子项目实施阶段之前,任课教师应根据子项目的实际要求进行分组,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材料和工具。实施过程中在必要时讲解相关知识,同时在职业道德、操作规范、硬件和资源使用规范方面予以必要指导,对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避免出现违规现象。所有的子项目完成后,要将其整合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教师只需说明基本方法,由学生自己完成。

(四)项目成果

项目成果既包括项目实施完成后的终结性成果,还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过程记录资料。终结性成果可以是成功完成相应种类蔬菜种植整套项目,或者是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或者取得相应的中、高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等。阶段性成果可以是项目实施笔记、社会实践表、查阅资料清单、任务实施过程的录像、录音资料等。

附表1 园艺专业蔬菜方向项目课程方案表

(五)项目评价

项目成果的评价是按照评价标准对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阶段性和终结性成果的客观评价,检验项目运行效果,积攒工作经验。评价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自评、小组成员之间互评或者教师评价,最后由评委小组对项目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项目教学法可以将学习情境与工作情境相糅合,学生能够身临工作岗位情境以获得现代农业所要求具备和达到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但项目教学法并不是全能的,在决定是否选用项目教学法之前,要对专业、课程等进行全面分析,检验其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

[1]刘玉石,丁九敏.高职院校园艺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931-17932.

[2]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职教论坛,2007(11):9-12.

[3]徐国庆.基于学习分析的职业教育项目教学设计模型[J].职教论坛,2015(18):4-11.

[4]闫丽新.“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子项目县域现代农业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服务进程中消费者对子项目顺序的遵从性研究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活性炭为中心综合项目总体布局
国内首单公路运输行业绿色债券发行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基于案例的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设备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