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水稻穗稻瘟高效药剂的筛选
2018-03-30许光文胡为侦王良吉
许光文,胡为侦,王良吉
(合肥市农业经济技术监督管理总站,安徽合肥 230091)
合肥市位于皖中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约33.33万hm2,其中杂交中籼稻16.67万hm2,单季晚稻9.33万hm2,双季晚稻4.00万hm2。常年单季中晚稻和双季晚稻感病品种均有较重程度发生。随着水稻种植的高产、优质化和高氮肥及管理粗放、秸秆还田等措施的落实,菌源条件和破口抽穗期的田间小气候越来越利于水稻穗稻瘟(Pyriculariaoryzae)的发生,其流行程度呈逐渐加重的趋势,对水稻的高产稳产和农民收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化学防治是控制水稻穗稻瘟病危害的最有效措施[1-2]。为了筛选防控水稻穗稻瘟的高效药剂,笔者收集了当前合肥及周边县市农资市场上防治水稻穗颈瘟的三环唑、稻瘟灵、稻瘟酰胺、春雷霉素等8种常用药剂,并在易感病水稻品种上进行了对比试验[3-5]。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条件
1.1.1栽培条件。试验在安徽省庐江县同大镇安徽春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包的水稻田进行。供试田为圩田,面积1 650 m2,田块平整,肥力水平较高且均匀,排灌条件好。供试水稻4月27日浸种,5月1日播种,5月20日移栽(机插秧)。移栽密度为24万穴/hm2。基肥施51%复合肥(N-P-K=17-17-17)525 kg/hm2;移栽5 d后用尿素112.5 kg/hm2拌丁·苄WP撒施封闭除草。分蘖盛末期追施尿素75 kg/hm2、氯化钾150 kg/hm2。水稻长势茂盛且生长整齐,稻田郁闭度较高。其他田管措施一致。
1.1.2土壤条件。供试田为水稻土类湖泥田,肥力水平偏高,有机质含量1.96%,pH 5.3。
1.1.3气候条件。8月17日第1次施药当日多云,南风1~2级,气温24~32 ℃,施药时气温30 ℃左右;8月23日第2次施药当日多云,偏北风1~2级,气温26~35 ℃,施药时气温32~33 ℃。施药前后15 d水稻处于孕穗后期至抽穗期,是易感穗稻瘟病生育阶段,日平均气温偏高于常年同期0.9~1.3 ℃,降雨日6 d,占试验总日数的40%,降水量103.9 mm,是常年的1.3~1.6倍,但降水时段分布不均。降水时间主要集中在水稻破口至灌浆初期,为稻瘟病病菌的侵染、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1.1.4供试田稻瘟病的发生情况。为防止水稻穗瘟发生程度轻而导致试验失败,该研究在稻瘟病常年流行较重的老病区,选择易感稻瘟病的太湖糯稻田作为供试田[6]。孕穗期田间查见叶稻瘟,施药前叶瘟病叶率为2.73%,高于穗稻瘟偏重发生年份的同期,表明供试田有满足穗稻瘟发生的菌源条件。第2次施药后31 d最终病情调查,空白对照区穗稻瘟的平均病穗率、病指分别为28.80%、12.58,达偏重发生程度。
1.2供试药剂5%三环唑WP,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25%咪鲜胺EC,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20%稻瘟酰胺SC,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40%稻瘟灵EC(富士一号),日本农药株式会社;47%春雷·王铜WP(2%春雷+45%王铜,加瑞农),北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4%春雷霉素AS,陕西麦可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5%烯肟·三环唑SC(稻跃),中化农化作物有限公司;75%肟菌·戊唑醇WG(拿敌稳),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以上产品均为市售品。
1.3试验设计8种药剂以其登记用量的高剂量为参试药剂处理,共设9个处理:①5%三环唑WP 450 g/hm2;②25%咪鲜胺EC 1 050 mL/hm2;③20%稻瘟酰胺SC 1 200 mL/hm2;④40%稻瘟灵EC 1 200 mL/hm2;⑤47%春雷·王铜WP 1 500 g/hm2;⑥4%春雷霉素AS 975 mL/hm2;⑦25%烯肟·三环唑SC 1 200 mL/hm2;⑧75%肟菌·戊唑醇WG 300 g/hm2;⑨空白对照区。每处理3次重复,共27个小区,小区面积40 m2。处理区采用随机区组法排列。
1.4施药方法水稻主茎穗破口前4~5 d(8月17日)第1次施药,第1次施药后6 d(8月23日,主茎破口期,分蘖处于破口前1~3 d)第2次施药。试验全过程共施药2次。按试验设定的用药量及对水量450 L/hm2,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用金原野3WBD-16型电动喷雾器(喷孔直径0.9 mm,工作压力0.4 MPa)细水均匀喷雾于稻株中、上部。改变药剂处理施药前均用清水洗净喷雾器;空白对照区喷等量清水。2次施药时田间均有4~5 cm的浅水层,药后保水4~5 d。
1.5调查方法
1.5.1安全性观察。第1次施药后6 d,第2次施药后5、12、31 d观察各处理区水稻的长相、长势,看有无矮化、褪绿、药害斑、皱缩、抽穗异常等药害症状出现,评估各药剂处理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
1.5.2防病效果调查。第2次施药后31 d,水稻处于蜡熟期,病情稳定,调查并记载各处理区穗稻瘟发病情况。调查方法:每小区平行跳跃法选10个点,每点调查相连的50个有效穗,共500个有效穗。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规定的9级分级法分级记载病穗数[7-8]。穗瘟的分级标准:0级,无病;1级,每穗损失5%以下(个别枝梗发病);3级,每穗损失6%~20%(1/3枝梗发病);5级,每穗损失21%~50%(穗颈或主轴发病,谷粒半瘪);7级,每穗损失51%~70%(穗颈发病,大部瘪谷);9级,每穗损失71%~100%(穗颈发病,造成白穗)。
1.6数据统计按下列公式计算穗稻瘟病穗率、病穗率防效、病指、病指防效。应用SPPS软件,对各处理防效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进行方差分析。
病穗率=病穗数/调查总穗数×100%
病情指数=∑(各级病穗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穗数×9)×100
病指(病穗率)防效=[CK病指(病穗率)-处理区病指(病穗率)]/CK病指(病穗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各药剂处理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4次观察均未见各参试药剂处理区水稻生长有明显异常,表明在试验环境条件下各参试剂量处理对孕穗末期至抽穗期的水稻生长安全。
2.2各药剂处理预防穗稻瘟病的效果由表1可知,各参试药剂处理预防穗稻瘟效果均较好,病指防效均接近或高于70%,能满足种植者对穗稻瘟防效的期望值。综合各处理的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值来看,各参试药剂处理大致可分成4个层次,以25%烯肟·三环唑SC 1 200 mL/hm2防病效果最好,病穗率防效、病指防效分别达81.48%、83.75%;其次是4%春雷霉素975 mL/hm2和47%春雷·王铜WP 1 500 g/hm2,其病穗率防效分别为74.54%、74.77%,病指防效为78.80%、75.32%;第三是40%稻瘟灵1 200 mL/hm2、20%稻瘟酰胺1 200 mL/hm2、75%三环唑450 g/hm2,病穗率防效分别为71.30%、70.60%、68.29%,病指防效依次为74.20%、72.61%、72.50%;最后是75%肟菌·戊唑醇WG 300 g/hm2和25%咪鲜胺1 050 mL/hm2,病穗率防效分别为66.67%、67.13%,病指防效依次为69.49%、69.73%。
表1药后31d三环唑、稻瘟灵等防治水稻穗稻瘟病效果
Table1Controleffectsof8kindsoffungicidesagainstriceblastin31daysafterapplyingdrugs
处理Treat-ment病穗率Diseaserateofear∥%病穗率防效Controleffectofdiseaserateofear∥%病指Diseaseindex病指防效Controleffectofdiseaseindex∥%①9.1368.29cB3.4672.50cdBC②9.4767.13cB3.8169.73dC③8.4770.60bcB3.4472.61cdBC④8.2771.30bcB3.2474.20bcdBC⑤7.2774.77bAB3.1075.32bcBC⑥7.3374.54bAB2.6778.80bAB⑦5.3381.48aA2.0483.75aA⑧9.6066.67cB3.8469.49dC⑨28.80—12.58—
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不同处理间在0.01、0.05水平差异显著
Note:The capital and lowercase letters at the same column represen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t 0.01 and 0.05 level, respectively
3 结论与讨论
8种药剂参试剂量对水稻穗稻瘟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尤以25%烯肟·三环唑SC 1 200 mL/hm2、4%春雷霉素975 mL/hm2防效最好,是重发年份预防穗稻瘟的首选药剂。40%稻瘟灵EC 1 200 mL/hm2、75%三环唑WP 450 mL/hm2成本偏低,防效较好,也可重点使用。如需兼治水稻穗期其他真菌类病害,则建议选择咪鲜胺、肟菌·戊唑醇等药剂[9]。施药时期应掌握在水稻主茎破口前4~5 d第1次施药,6~8 d后再防治1次。喷药液对水量应不少于450 L/hm2,施药时田间应有4~5 cm浅水层,药后保水4 d以上;施药的重点部位是稻株的中上部,喷雾要足压、细水、均匀、周到,以确保防治效果。
[1] 陆明红,刘万才,朱凤,等.2014年稻瘟病重发原因分析与治理对策探讨[J].中国植保导刊,2015,35(6):35-39.
[2] 陈利锋,徐敬友.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14-317.
[3] 王杨,张淑颖,徐源辉.4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田间药效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642-16643.
[4] 温小红,谢明杰,姜健,等.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190-195.
[5] 唐正合.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新型复配剂研制与使用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31-45.
[6] 郑永利,施德,姚晓明,等.晚稻稻瘟病局部突发流行成因与治理对策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1):92-9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GB/T 15790—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8]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菌剂防治水稻叶部病害[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78-81.
[9] 柳美云,何明远,戴建平.25%咪鲜胺乳油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J].湖南农业科学,2008(3):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