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M2/GDP比率与货币发行、资产泡沫的关系研究
2018-03-30
1.引言
M2/GDP常被界定为研究我国宏观经济运作特点以及趋势的重要指标,孟小雨等[1]结合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观点,简要分析了影响M2/GDP的因素以及中国该比值较高的原因,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邹蕴[2]通过对国内外的研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我国货币层次对货币和准货币供应量进行研宄,得出了准货币中的储蓄存款是影响比率的重要因素这一初步结论。由于影响的因素可能并不唯一,他还对典型国家队和总储蓄率的特征进行研究,从多个层面分析与居民储蓄相关的因素,从而对高比率的成因得出更加全面的结论,同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这一观点。黄昌利等[3]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国经济变迁的背景,主要从货币供给的视角,分别研究了自改革开放 30 年来央行的基础货币增长及货币乘数增长的影响因素。认为未来应着力改善央行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转变货币政策操作工具,优化金融结构,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以应对货币供给的过快增长。李腊生等[4]以货币数量理论为基本的理论依据,构建同时包含实体经济产品价格与金融资产价格的货币数量方程,并利用这一扩展的货币数量方程来探寻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资产泡沫与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经验分析和实证分析证实了货币数量方程扩展的有效性。最后,综合经验分析结论与新的理论框架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及货币政策取向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何金星[5]从经济货币化、不良贷款以及外汇占款三个角度较为全面地解释了M2/GDP偏高原因,通过分析,得出中国M2/GDP高比率与金融风险之间的确存在着密切联系的结论,明确了这种风险是商业银行积累的流动性向商品市场或资本市场转化造成的。
2.M2/GDP与货币发行的研究综述
2.1 M2/GDP趋势与结构的数据实证分析
2.1.1 M2的组成分解及各部分的变化趋势
根据事物的研究过程,认识事物一般要从该事物的组成成分出发。故本文对M2进行分解为M1、QM(准货币)两部分,并作出M2/GDP、M1/GDP、QM/GDP的图像以观察其特点。
图1.1 M2/GDP、M1/GDP、QM/GDP趋势对比图
通过M2/GDP、M1/GDP、QM/GDP趋势对比图可发现2001年-2008年几年间三者均处于平稳状态,无太大的波动。此后M2/GDP立即上升,然而根据查阅文献,此时物价水平的增长幅度远远小于M2/GDP的增长幅度,见下图:
图1.2 M2/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对比图
从以上图像可以看出,货币供应量与物价的变动呈现反向关系,而这种反向关系被称为“中国之谜”。以下本文将从造成M2/GDP持续增长的原因角度进行分析,以判断这种增长是否代表货币量供给过多。
2.1.2 费雪方程式的再推导
原费雪方程式:MV=Py
其中:M是货币供给量即M2;
V是货币流通速度(一段时期平均1元全用于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次数)
V=K*M1/M2
注:K为常数,P是价格水平;
y=g*GDP
注:g为常数,y是收入水平;
又 M/y=P/V
所以 M2/GDP=N*P/(M1/M2)
注:N为常数;
以上公式的推导结果建立了M2/GDP与变量P、M1/M2的二元函数关系,将问题的分析变得更加直观。
2.1.3 M2/GDP与M1/M2的相关性分析
为了解M2/GDP与P的关系,首先要考虑M2/GDP与M1/M2的关系,继而在M2/GDP与M1/M2的关系的条件下,进行后续分析。
(1)M2/GDP与M1/M2的相关性检验
首先,利用之前搜集过的M2/GDP、M1/M2的数据,做出如下的趋势对比分析图。
图1.3 2001-2016年M1/M2趋势分析折线图
图1.4 2001-2016年M1/GDP趋势分析折线图
结论:从直观上分析,两个变量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可以猜想两者具有相关性。但此判断方法可能误差较大,故本文将采用较为精准的相关性分析。
进一步的,使用SPSS软件分析了M2/GDP与M1/M2的相关性,结果如下所示:
由相关性表可知,M1/M2与M2/GDP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达到了0.826,大于0.5,与此同时,显著性水平sig达到了0.000,可见两者显著相关。
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和等式Ω可知,M2/GDP比值的变化直接对M1/M2产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物价水平即CPI对M2/GDP的变化不太敏感。如图所示,尽管M2/GDP的波动较大,但是CPI的变化相对平稳。
图1.5 2001-2016年CPI趋势分析折线图
结论:相对来说,虽然M2/GDP与M1/M2的相关性更大一些,但是由Ω式仍然可以看出价格指数也对M2/GDP的变化做出了贡献。也即M2/GDP的变化是CPI和M1/M2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单方面的认为是P过大造成的。由P没有过大可以认为货币发行过大也是夸大的说法。
2.2 M2/GDP高比率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现观察2001年-2016年M0、M1、M2变动情况,收集数据做趋势分析图如下:
图1.6 2001年-2016年M0、M1、M2变动情况折线图
由图中年货币供应量各成分变动情况可以看出,在这年的数据中,流通中的现金的增长幅度相对较小,货币和准货币供应量则出现了较大幅度增长,由此不难得出值高速增长的关键在于准货币部分的结论。准货币是一种以货币计值的资产,它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是准货币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它由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客户保证金等构成。下面就需要对准货币的构成元素进行分析。
表1.1 我国准货币构成元素明细
通过对表进行分析,发现在准货币的几个构成部分中,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所占的比重较大。在增长速度方面,准货币供应量的同比增长率基本上取决于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增长率。这说明导致准货币持续高速增长,也就是导致值不断升高的原因极可能是储蓄率的不断增加。为验证该结论的正确性,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表1.2 各国M2/GDP比率
分析结论:世界各国的都共同受到经济货币化的影响,不同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对货币层次划分的差异导致各国的比率处在不同区间段;除此之外至少有一种要素对影响较大。为了证实前文的猜测,研究储蓄率与增长的关系,将其他国家总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做对比分析。
如表所示,中国一直保持着总储蓄率的最高值,其他多数国家的储蓄率和的比率也形成正比,如新加坡、日本的储蓄率和比率都很高,而波兰和美国的储蓄率和比率都很低,但仍有一部分国家并不遵循这一规律,这说明储蓄率不是影响这一比率的唯一因素。
表1.3 世界各国总储蓄占GDP的百分比
图1.7 我国各类储蓄分布及趋势
同时从储蓄存款构成上看,定期存款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增速上都高于活期存款,说明我国居民存款流动性较弱,存款意图多为长期储蓄。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存款储蓄率相差较为悬殊,显著偏高。
广义货币供应量主要由流通中的现金和存款两部分构成。流通中的现金主要表现为交易性动机,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相比之下,存款则主要表现为储藏性动机和预防性动机。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而广义货币的增长表现为居民储蓄的不断增长,这一现象有其深厚的社会原因。首先,我国居民的消费惯性和消费习惯都属于延期消费的类型,提前消费包括贷款、信用卡消费等都只为一小部分人所接受,这主要有我国的传统文化所导致,短期之内无法彻底改变。其次,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教育、住房和医疗消费在我国居民消费中占比较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居民消费,增加了我国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预期,从而导致需求不足。
根据本节的分析可以得出,除了上升的价格水平P,过高的储蓄率也是造成M2/GDP高比率的原因。
3.M2/GDP与资产泡沫的研究综述
3.1 资产泡沫概述
资产泡沫[5]是指资产价格中不能被基本面(如现金流、折现率等)因素所解释的部分,其对现实经济的影响非常大。
3.1.1 M2/GDP与资产泡沫的关系推导
根据之前所推导出的结果M2/GDP=N*P/(M1/M2),N为常数。由我国实际价格水平和前一章节的推导可知,我国P值上升相对M2/GDP变化较缓,因为M1/M2与P都是导致M2/GDP变化的因素,所以M2/GDP上升反映的是P的增大和M1/M2的减小。
M1/M2是用来分析资产泡沫的重要指标之一,M1/M2减小意味着储蓄率的增加和投资额的增长,同时意味着市场供给增长的速度超过了需求增长的速度,因此造成了资产泡沫的风险。
3.1.2 基于相关分析的M2/GDP与房地产泡沫问题探究
以近几年最典型的房地产为例,下图给出了从2000年至2015年房地产投资额与商品房价格的数据及折线图。
下图给出了从2000年至2015年房地产投资额与商品房价格的数据及折线图。
图2.1 房地产开发分项投资额趋势对比图
图2.2 商品房价格指数趋势图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15年房地产投资额迅速上涨,涨幅为原来的几十倍。商品房价格也随着房地产投资额的上涨水涨船高,涨到了原来的3.5倍左右。
相关性
房地产投资储蓄率房地产投资Pearson相关性1.950**显著性(双侧).000N1515储蓄率Pearson相关性.950**1显著性(双侧).000N1515
**.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相关性
储蓄率房价储蓄率Pearson相关性1.891**显著性(双侧).000N1515房价Pearson相关性.891**1显著性(双侧).000N1515
**. 在 .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上一节的论证认为M1/M2的减少导致了资产泡沫的风险,即投资额的迅速增大和商品价格的剧烈上涨。接下来做M1/M2对房地产总投资额和商品房价格的相关性分析来验证这一观点。
分析结论:相关性分析的结果为M1/M2与房地产投资的相关系数为0.95,M1/M2与商品房价格的相关系数为0.891,且都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说明了M1/M2与房地产投资额高度负相关,同时与商品房价格高度负相关。即随着M1/M2的减小,房地产投资额在增加商品房价格在上升,因此有理由认为M1/M2的减小增加了房地产泡沫的风险。同时M2/GDP的增大反映了M1/M2的减小,因此可以认为M2/GDP的增大增加了房地产泡沫的风险。这便证实了上节的理论分析。
通过房地产的例子说明了,M2/GDP的上升增加了资产泡沫的风险。
4.M2/GDP研究结论
4.1 M2/GDP与货币发行的研究小结
(1) 实际生活中M2/GDP的高比率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单一变量货币发行过大引起的,而应该考虑另一个变量M1/M2下降所造成的影响,货币发行量没有猜想的那么大;
(2) M1/M2和价格水平P共同导致M2/GDP比率上升,从侧面论证了货币发行量没有过大的观点。
4.2 M2/GDP与资产泡沫的研究小结
(1)由费雪等式经过推导演绎得到结论 MV=N*P/(M1/M2) 可知:M2/GDP比率上升反映了M1/M2的减小;
(2)M1/M2的减小使得投资增大,使供给增长的速度超过了需求增长的速度,增加了资产泡沫的风险。
(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1] 孟小雨,殷文娟,姚洁丽. 中国高M2/GDP现象浅析[J]. 中国商论,2017,(07):157-158.
[2] 邹蕴. 中国M_2/GDP持续增长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 黄昌利,王艳萍. 改革开放30年中国M_2/GDP比率问题研究:基于货币供给的视角[J]. 宏观经济研究,2012,(08):18-25.
[4] 李腊生,翟淑萍,蔡春霞. 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资产泡沫与货币政策——基于独立性资产交易货币数量方程的分析[J]. 经济学家,2010,(08):54-63.
[5] 何金星.中国M_2/GDP高比率与金融风险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